【導讀】科創板公司奧浦邁擬收購澎立生物,2月10日復牌
中國基金報記者 江右
停牌多日之後,科創板公司奧浦邁披露,擬收購澎立生物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擬於2月10日(星期一)開市起復牌,此前該股於今年1月17日開市起停牌。
澎立生物的股東名單中,有著大量合夥企業形式的投資機構,知名私募高瓴、紅杉等身影出現在其中。
擬收購澎立生物100%股權
2月7日晚間,奧浦邁擬透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PharmaLegacy Hong Kong Limited、嘉興匯拓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紅杉恆辰(廈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景數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谷笙澎立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TF PL LTD.、上海高瓴辰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共31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澎立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澎立生物)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知名私募機構高瓴、紅杉旗下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現身其中。
奧浦邁表示,鑑於本次交易尚存在不確定性,為了保證公平資訊披露、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開市起停牌。
根據相關規定,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奧浦邁公司股票擬於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開市起復牌。鑑於本次交易涉及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公司董事會決定暫不召開審議本次交易事項的股東大會。公司將在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完成後,再次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交易的相關事項。奧浦邁稱,本次交易尚需滿足多項交易條件後方可實施,存在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奧浦邁稱,本次交易的審計及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標的資產估值及定價尚未確定,本次交易預計達到《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標準,同時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因而不構成重組上市。
奧浦邁歸母淨利潤連續2年出現下滑
澎立生物是國內最早聚焦於創新藥研發臨床前藥效學研究評價的CRO公司之一,依託自身科學的研究評價體系、完善的核心技術平臺和先進的技術創新能力,向全球創新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臨床前藥效學、藥代動力學和non-GLP、美國GLP標準的安全性評價等服務,以及向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提供臨床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評價服務。
財務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澎立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6億元、3.11億元和2.7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717.09萬元、5688.47萬元和3530.69萬元。
奧浦邁是一家專門從事細胞培養產品與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基於良好的細胞培養技術、生產工藝和發展理念,公司透過將細胞培養產品與服務的有機整合,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加速新藥從基因(DNA)到臨床申報(IND)及上市申請(BLA)的程序,透過最佳化細胞培養產品和工藝降低生物製藥的生產成本。
2022年、2023年,奧浦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4億元、2.4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5億元、5403.85萬元。2023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較2022年出現明顯下滑。今年1月份,奧浦邁釋出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033.22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370.63萬元左右,同比減少62.37%左右。
截至停牌前的1月16日收盤,奧浦邁股價報39.16元,總市值為44.47億元。
校對:紀元
製作:艦長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