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截至2月7日記者發稿,除了,上述其他6家公司已經公佈最新財報。
在生成式AI(人工智慧)競賽白熱化背景下,科技巨頭們2025年資本支出計劃集體飆升。但DeepSeek以低成本技術突破引發的市場震盪,疊加分析師對美股估值過熱的警告,為這場狂歡蒙上陰影。分析指出,科技股單靠資本堆砌的成長敘事正遭遇挑戰,行業或將迎來盈利驅動與估值重構的關鍵轉折點。
增長與挑戰並存
本季度美股科技巨頭的財報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特徵。
北京時間2月7日,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財報。營收為1877.9億美元,略好於預期值1873億美元,相較上年同期的1700億美元增長了10%;淨利潤為2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6億美元幾乎翻了一番。
儘管營收和盈利資料都好於預期,但云計算部門的營收略低於預期,同比增長19%,增長速度仍不如競爭對手。與此同時,由於業績指引令投資者失望,亞馬遜盤後交易中一度跌超7%。
微軟和Alphabet雲業務也不及預期。
微軟釋出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雖然該公司本季度營收為69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24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但商業雲端計算業務的營收低於預期411億美元,為409億美元,同比增長21%。
Alphabet公佈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營收為96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2%,但低於市場預期的965.6億美元;淨利潤為26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8%;每股收益為2.15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13美元。雲業務收入增長了30%,達到119.6億美元,但低於第三季度的35%增長率,也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2億美元。更令市場擔憂的是,公司宣佈2025年資本支出將激增至75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導致財報釋出後股價暴跌7%。
特斯拉在“七巨頭”中最早公佈財報,營收、盈利、每股收益、毛利率、核心汽車業務收入等各項指標均弱於市場預期。2024年全年,特斯拉營收976.9億美元,同比增長1%,但淨利潤同比下滑53%。第四季度營收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同比大跌71%,整體利潤空間被持續壓縮。
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面臨銷量增長乏力和利潤下滑的雙重挑戰。2024年全年交付量為178.92萬輛,同比下降1%,單車收入顯著下降,毛利率創下歷史新低。儘管第四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2%,但汽車收入同比下降8%,單車均價環比下降2200美元。
和上述四家企業形成對比的是蘋果和Meta的超預期亮眼財報。
蘋果營收和利潤創下新高,CEO庫克稱,這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財報。具體來看,在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蘋果營收達到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為363億美元,同比增長7%;季度攤薄後每股收益2.4美元,同比增長10%。不過蘋果公司的隱憂已然浮現:iPhone產品線收入同比下滑3%,大中華區銷售額下降13%,顯示出在高階手機市場飽和與地緣政治壓力下的增長瓶頸。
Meta第四季度營收達到483.9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全年營收增長22%,至1645億美元;第四季度淨利潤增長49%,至208.4億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為8.02美元。核心數字廣告業務依然是公司的“現金牛”,本季度貢獻467.8億美元收入,佔總比97%,增長超20%。此外,Meta的社交平臺使用者規模持續增長,日活躍使用者達到33.5億,較上一季度的32.9億有所提升,短影片平臺Reels的商業化加速與AI廣告系統的效率提升成為關鍵驅動力。
英偉達將於2月26日公佈財報,受DeepSeek和關稅影響,這家全球AI晶片龍頭正在遭遇市場猛烈拋售。在第四季度盈利公佈前,投資者開始對英偉達的增長前景、護城河甚至盈利能力提出質疑。
資本支出向AI擴張
在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頭的資本開支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擴張。
據法國興業銀行的研究,美股“七巨頭”2024年在資本支出上增長了4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其他公司則僅增長了3.5%。2025年“七巨頭”的資本支出將繼續增加。
亞馬遜計劃到2025年將資本支出從去年的約830億美元提高到1000億美元,主要用於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服務。第四季度資本支出為2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6億美元大幅增長。公司CEO安迪·賈西強調了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包括新的人工智慧模型Nova和自主研發的Trainium晶片。
Alphabet計劃在2025年投入約750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其中大部分將用於AI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數字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579億美元,與2024年的520億美元相比,漲幅接近44%。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Anat Ashkenazi表示,AI產品在第四季度展現出強勁需求,目前處於供需緊張狀態,因此公司計劃在2025年全年繼續擴大產能。Alphabet的AI基礎設施投資將主要用於伺服器、資料中心和網路方面,以支援其AI模型的訓練和部署。此外,Alphabet還在不斷探索AI在廣告業務中的應用,以進一步提升廣告效果和使用者體驗。
Meta預計2025年全年的資本支出將在600億至650億美元之間,主要用於增加對生成式AI以及核心業務的投資。Meta CEO扎克伯格將2025年稱為“AI的定義之年”,計劃建設一個超過2吉瓦的資料中心,並大幅增加AI團隊的人員。Meta希望透過提升社交平臺上AI產品和功能的使用率,來推動其廣告業務的增長。此外,Meta還計劃在2025年底使其AI助手的使用者數超過10億,並推出新一代的Llama 4大型語言模型,以提升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
微軟在AI領域的投資也毫不手軟。儘管最新一個季度的資本支出為158億美元,但微軟仍計劃在截至6月30日的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建設AI資料中心。微軟的AI投資旨在支援其雲服務和AI應用的開發,以滿足市場對AI技術不斷增長的需求。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表示,儘管AI投資的增長率在2025財年將低於2024財年,但公司仍將繼續投資以滿足強勁的市場需求。
與上述公司相比,蘋果在AI投資方面顯得更為謹慎。庫克表示,公司始終對資本支出採取審慎、慎重的態度,並將繼續利用混合模式推進AI戰略。蘋果的AI戰略更注重將AI技術融入其現有的產品和服務中,以提升使用者體驗和產品競爭力。公司正透過自研晶片最佳化裝置端AI算力,傳聞中的Apple GPT或將深度整合於iOS 18系統。這種“軟硬協同”的策略雖未披露具體投資規模,但研發費用率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在7.5%的歷史高位。
DeepSeek衝擊波
事實上,對AI的鉅額投入未能帶來可觀回報,一直是美國科技巨頭面臨的質疑之一。而在此輪財報釋出前夕, DeepSeek的“現象級”崛起,更對美股科技股投資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與OpenAI相當的效能,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恐慌巨震。
1月27日,英偉達股價暴跌約17%,、谷歌、Meta市值蒸發超4000億美元。
Alphabet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對DeepSeek表示讚賞,並認為AI使用成本的降低將推動更多的AI應用案例。對於谷歌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扎克伯格也在電話會上表示,Meta正在消化DeepSeek在技術上的創新和進展,並思考如何將其運用到Meta的模型中。他認為,儘管推理模型的增加可能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但從長遠來看,大力投入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將是一種戰略優勢。
瑞士聯合私立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董事總經理Vey - Sern Ling表示,DeepSeek可能會打破整個AI供應鏈的投資格局,目前整個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是由少數超大規模企業的高額支出推動的,而DeepSeek的出現使得這種投資格局面臨挑戰。
貝萊德投資研究院指出, DeepSeek釋出了更高效的人工智慧模型,這可能對AI行業的資本支出產生重大影響,可能會繼續引發市場動盪。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在一份研報中表示,自2022年美股牛市啟動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了約70%,現已經開始顯示疲態。除了技術面因素外,還出現了兩個基本面因素。一是美聯儲在經歷一輪降息後保持利率不變;另一個是DeepSeek推出的低成本AI創新引發科技股拋售。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Lisa Shalett表示,美股市場的核心貢獻力量後續有望從美股“七巨頭”股票轉向價值股、週期股以及“非生成式AI型別”的長期業績增長領域。
Lisa Shalett認為,“美股牛市敘事正在轉變,我們正在進入全面正常化時期。這一階段將以利率和市場估值正常化為主導勢力;盈利增長將重新成為股市的主要驅動力,同時標普500指數的市值集中度有望大幅下降。”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警告稱,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狂熱助長了美股的“泡沫”,其程度類似於千禧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的情形。“定價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還存在利率風險,這種組合可能會刺破泡沫”。
高盛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提醒,美股、科技股和大型公司的股價增長是其基本面的體現,並非非理性繁榮的泡沫,但未來這一盈利增長的勢頭必將減弱。估值過高且市場集中於科技股的局面存在一定風險,建議投資人進行地域多元化投資並擴大其他行業的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