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馬:還記得四年前的約定嗎?如果你認輸,北京老王那一個億,我幫你給!廣州阿富這是2016年,廣州某報紙上出現的一段離奇文字。漫天的熱議之下,人們才搞清楚,杭州老馬是指阿里馬雲,北京老王是萬達,神秘的廣州阿富則是名創優品創始人。這事的起因是2012年,馬雲和王健林因實體零售的爭議,設立了“一個億”的賭局。彼時的葉國富尚不出名,但透過與馬雲的隔空叫板,人們記住了這個人,並送給他一個外號“葉大炮”。時隔多年,昔日的“葉大炮”已經收斂不少,但他熱衷“搞大事”的風格依然沒變。9月底,名創優品釋出公告稱,將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股份,一躍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這是一場“蛇吞象”的豪賭。2023年,永輝超市營收786億,名創優品則只有152億,只有永輝超市的1/5。更重要的是,永輝超市已經連續虧損三年。一家新消費企業,為何會“豪賭式”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線下商超?這番操作,吃瓜群眾看不懂,投資圈也看不懂,葉國富卻霸氣直言:你們看不懂就對了,看懂了哪裡有我的機會。1出海挑戰葉國富是不是真的看懂了,我們也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名創優品確實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公開資料顯示,2022財年和2023財年(即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截至2023年6月30日),名創優品中國市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1%和2.8%。同期,名創優品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8.5%和44.6%。此外,行業觀察者“DoNews”全面梳理了名創優品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速、市場增速等指標,都指向一個趨勢:名創優品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已經進入疲軟期。趨勢不可阻擋,但豪言猶在耳邊。早在2017年,葉國富就制定了“百國千億萬店”的規劃——在2019年進駐100個國家,開1萬家店,年銷售收入1000億。
這個戰略目標,哪怕到現在,也才實現了“1/3”。根據名創優品此前公佈的資料,目前該公司已在全球111個國家和地區開出了7000多家門店。銷售額更是離“千億”相差甚遠。眼看著目標遙遙無期,葉國富把目光瞄向了海外。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名創優品總營收同比增長25%至77.6億元,其中海外業務成為亮點——海外業務收入突破27億,實現43%的同比增速。高增速背後是快速的擴張。僅2024上半年,名創優品在海外市場新增了266家門店,海外市場門店總數達到2753家。名創優品擴張的密碼,則是加盟。資料顯示,截至2024上半年,包括名創優品、潮玩品牌TOP TOY在內的集團全球門店已經突破7000家。但它們在中國內地的4115家門店中,只有29家為直營店,佔比僅為0.7%。
在海外,名創優品分為直營、合夥人及代理三種模式。一般而言,海外代理商更熟悉當地市場情況,能幫助品牌快速實現本土化。但這種模式下,名創優品的產品所有權歸代理商,在門店運營、品牌宣傳推廣等方面,名創優品參與度也較低。這樣的代理商管理難度也更大。南方週末就曾報道過,由於矛盾升級,名創優品曾向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申請,讓其加拿大代理商破產。
而且,相比於國內,海外對原創版權的保護意識更強,對質量問題的容忍度也更低。此前,海外電商點評服務網站TrustPilot上,就有不少消費者吐槽名創優品存在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這些,都是名創優品出海必須面對的挑戰。2加盟背後的“金融遊戲”名創優品的成就離不開加盟商。十年時間裡,名創優品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是當初的150多倍。而且,這些門店99%都來自加盟。名創優品為啥能不斷吸引加盟商?資料顯示,加盟商在加盟前需要向名創優品繳納1.98萬元/年的特許商標使用金和25萬元的貨品保證金。此外,門店每天營業額的38%(食品為33%)作為加盟商的收入,在第二天轉入後者賬戶,而租金、人工、電費、工商及稅收等雜費,則由加盟商自理。而且,名創優品還強調,加盟商無需投資商承擔庫存壓力,規避投資商市場經營風險。按照東吳證券的測算,加入名創優品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6%。
乍一看,按照這個模式,加盟商出資,名創優品全權管理,如果經營順利,加盟商相當於“躺賺”。但真有這種好事?實際上,名創優品的門店擴張,離不開加盟門檻的降低。資料顯示,名創優品的商標使用費從8萬元降到5萬元,後來降到2.98萬元,如今更是變成1.98萬元。再如貨品保證金,也從75萬元大幅降到25萬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種程度上,加盟商也是名創優品“賺錢”的物件。早期,對於那些財力不足的加盟商,名創優品提供了一種籌資方式——向分利寶借貸。資料顯示,分利寶成立於2015年,最大的股東是廣東賽曼投資有限公司。層層穿透之後,背後的大股東正是葉國富。憑藉分利寶這個借貸平臺,名創優品搭建起了一個完整的金融鏈條,和加盟商實現了深度繫結。
葉國富本就是玩金融的高手。根據騰訊財經的報道,葉國富曾說自己先後建立了30多個網貸平臺,總投資超過50億美元。“分利寶”、“人人收”、“缺錢麼”等赫然在列。後來,名創優品為了能夠在美上市,於上市前夕和分利寶完成了切割。但透過這種模式,名創優品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樣看下來,加盟商需要承擔大部分經營風險,還可能被葉國富的借貸平臺“擼一道”,但他們“穩賺”的夢想,卻沒人能保證。3“偽日系”在做名創優品之前,葉國富經營的品牌叫“哎呀呀”,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兩元店”。這個一度非常流行的快消品牌,隨著淘寶等電商的崛起,慢慢走上了下坡路。這個背景下,2013年葉國富到日本旅遊,驚訝地發現當地有很多百貨精品店,裡面很多商品只需要兩百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2元左右。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原產自中國。受到啟發的葉國富,回國就做起了名創優品。店裡的產品,主打的就是低價。有人曾做過統計,在中國市場,名創優品超過95%的產品零售價格低於50元人民幣。賣得這麼便宜,如何營造品牌?葉國富想到的辦法是:拉上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作為發起人,將日本元素植入產品中。從那之後,名創優品在“偽日系”的路上越走越遠:logo模仿,店內擺佈模仿無印良品,價格定位模仿大創。
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一直誤以為名創優品就是一家日企。但事實上,這是一家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它的創始人、創業地點都在中國,主要營收也來自中國。這種“矛盾”的狀態註定很容易翻車。2022年8月,有網友發現名創優品的西班牙門店賬號發了一張“公主系列”盲盒的推文,在文中,這個賬號把穿著旗袍的娃娃稱為日本藝伎(Geisha)。眼尖的網友好心在評論區提醒——藝伎是日本的,這些公仔穿的是中國旗袍。
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名創優品發出了致歉宣告,還曬出了和西班牙代理商解約的告知函,稱這是“翻譯錯誤”。但很快,網友們發現了更多不對勁的地方:有網友發文稱,名創優品巴拿馬地區的社交賬號寫著“我們是一家由日本創造的商店”。在美國的一家店鋪廣告中,名創優品寫的是“from Japan to US”(從日本到美國)。更有網友發現,名創優品曾在與國外合作方簽約時,多次懸掛日本國旗。
這令人疑惑,一家中國企業,為什麼要用日本國旗簽約?承認自己來源於中國,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嗎?搞得人民網都下場評論:這種錯誤不能犯。
這種“偽日系”做法背後,折射出名創優品的品牌力短板。例如此前,名創優品集團旗下的美妝集合店“WOW COLOUR”被起訴裝潢抄襲調色師。網友直言,如果遮住名字,根本分不清兩個品牌的門店。
類似的“模仿”並非孤例。2023年8月,全棉時代以“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糾紛”為由將名創優品多家關聯公司訴諸法院。更早的時候,2016年,名創優品因為將插畫家白關的作品《極簡動物園》系列印在本子上出售,被原作者告上法院。被NOME家居起訴商標侵權、被設計師舉報抄襲登上熱搜、涉及智慧財產權糾紛(被告)的司法訴訟有十幾起……名創優品頭頂的爭議,一直沒有停過。4尾聲要看懂名創優品的戰略,得先看懂葉國富的戰略。要理解今天的名創優品,得先理解昨天的葉國富。葉國富做十元飾品店起家,從“哎呀呀”做到名創優品,從廣佛做到全國再到全球,核心的秘訣就是他說的“三高三低”: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深層次看,其實就是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低價的秘訣,無非就是找到了優質的代工廠,砍掉了中間商。再透過巨大的出貨量,掌握了議價權。但薄利必然要依賴多銷,走極致價效比路線的名創優品,註定要在“多開店”的路途上疲於奔命。更重要的是,錨定“極致價效比”的背後,名創優品“節省”了智慧財產權費用,這為後來的侵權糾紛埋下了伏筆。實際上,如果不能走出“極致價效比”的慣性思維,無論做何種業態,葉國富都還是在做“十元店”。這也是名創優品一切問題的根源!“蛇吞象”永輝超市,正是葉國富的一次“轉型”嘗試。他希望透過永輝超市,切入商超領域,並夢想打造一個全國版的胖東來。這到底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還是一個幻想出來的“超級泡沫”?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