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地廣人稀的蘇聯為何大搞計劃生育?後世俄羅斯又為何反其道而行?1955年2月2日:中國衛生部提出適當節制生育。
並不是只有中國搞過計劃生育,老大哥蘇聯也曾經透過計劃控制生育數量。
不過,蘇聯不是減少生育數量,反而想方設法的鼓勵生育。
蘇聯的領土面積很大,高達224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北美洲的面積。
國家這麼大,蘇聯的人口卻並不算多。二戰爆發前1939年,蘇聯人口約1.6億。
1.6億人口在歐洲是很牛逼的存在,就蘇聯的面積來說並不算多。
二戰德國面積僅有69萬平方公里,人口有7000萬;55萬平方公里的法國,人口有4000多萬;34萬平方公里的英國也有5000萬人口。
只是人口較少的歐洲,放在世界範圍就不同了。
900多萬平方公里的美國,人口有1.3億;38萬平方公里的日本,則有7000多萬人口。
對於蘇聯來說,工農業向來落後於歐洲發達國家,人口就是該國最重要的資源。
歷史上,蘇聯、沙俄遭遇過多次大規模入侵,每次都是連戰連敗,最後則是依靠地廣人多,硬是拖垮了敵人。
以二戰為例,蘇德戰爭中,德軍損失1180萬人,其中死亡及失蹤380萬、傷病約700萬。
蘇軍損失則遠遠大於德軍,總數高達2960萬,死亡及失蹤915萬、傷病1832萬。
可見,蘇軍的傷亡幾乎是德軍的三倍,硬是拼人口的消耗,才獲得最後的勝利。
以往蘇聯是個農業社會,城市人口稀少。由於現實和宗教因素,蘇聯建立前的俄國人根本不會限制生育。鄉下婦女不避孕,也沒有避孕的手段,都是連續生育到絕經為止。
小說《復活》女主角瑪絲洛娃的母親,是一個風騷的未婚女農奴,不斷和不同的男人同居,每年都要生育一個孩子。因為養育孩子影響幹活,這個女農奴生下孩子以後選擇不餵奶,讓孩子活活餓死。這就是俄國女人避孕的手段了,相當的殘忍。
即便如此,俄國鄉下婦女一生通常生育七八個孩子。可惜沙俄相當落後,醫療水平差,導致兒童夭折率很高。而婦女持續生孩子,也很容易難產或者產後感染而死,導致生育中斷。
所以,雖然婦女大量生育,俄羅斯的人口增長率很慢。
蘇聯成立的20年代,很強調男女平等。
蘇聯認為生育權應該是女人的一項權力,不能強行干涉。所以,蘇聯必須給予婦女合法權力,也就是選擇是否生育的權力,允許婦女選擇墮胎。在之前,由於東正教的存在,婦女墮胎是不被接受的,只有極少數醫院敢於做這種手術。於是,蘇聯出臺法律允許婦女墮胎,還改革了《婚姻法》,加大了對婦女的保護。
有意思的是,隨後出現了讓蘇聯領導人預料不到的事情。
1926年,蘇聯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離婚率為世界第一。蘇聯每7起婚姻中就有1起離婚,是德國的兩倍、法國的三倍、英國的十倍。
更誇張的是,蘇聯墮胎率也極高。
1926年,蘇聯的兩個主要城市莫斯科與列寧格勒,人口占全國的3.5%,墮胎數佔全國的39%。國家允許合法墮胎後,一夜之間,這兩個城市的墮胎數量翻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是在蘇聯的歷史上,婦女承受的苦難比其他國家要大得多。
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沙俄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男性社會,男人掌握一切權力,婦女只是附屬品。
然而,沙俄卻又同歐洲發達國家不同。在西歐很多國家,婦女的地位較高,尤其不需要從事繁重的勞動,多在家做做家務,照顧孩子,男人則負責主要的生產和生活工作。在西歐的鄉下,婦女基本是不下地勞動的。
沙俄則完全不同。
蘇聯歷代領導人,只要是生活在鄉下的,都有一個健壯、勤勞的母親。
戈爾巴喬夫的母親瑪利亞·潘捷耶列夫·戈爾巴喬娃,辛苦勞作了一輩子。蘇德戰爭時期,戈爾巴喬夫的父親去參軍,生死未卜,母親一個人幹農活還要照顧孩子,獨立支撐起了家庭。
以農村為例,至少有47%的沙俄婦女在從事和男人一樣的農活。為什麼會有如此情況?
除了沙俄的鄉下勞動力不足、農業生產技術低下以外,沙俄男人嗜酒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國家每年因為酒精中毒死亡的男人就有幾十萬,失去勞動力的就更多。
在沙俄任何一個村子,女人的數量都高於男人,老太更是大大多於老頭的數量。
家裡男人沉溺於酒精,婦女也就只能出來工作。
那麼,對於蘇聯婦女來說,生活的壓力過於沉重。既然婚姻和大量生育孩子,只是讓婦女在艱苦勞作中早一點進墳墓,又何必苦苦維持。
以往由於東正教的原因,婦女想要離婚和墮胎都有很大的難度,現在國家既然立法支援,自然就趕快離婚、趕快墮胎。
這兩件事,都大大影響了蘇聯人口增長。
時間到了四五十年代,蘇聯建立以後出生的那代人到了婚育年齡,這類情況就越多。
這些蘇聯女人接受了新的教育,不再願意成為男人的附屬品,也不願意成為生育機器。
尤其重要的是,蘇聯婦女不再需要男人養活,二戰前城市婦女就業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十幾。
蘇聯婦女成為重要的勞動力,出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甚至蘇軍中也有80萬女兵。於是,蘇聯人口增長越來越慢。
一來法律規定蘇聯婦女可以合法墮胎和離婚,二來蘇聯老百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建國後已經二三十年,年青一代至少也受過中學教育,大學生也不少。受過一定教育又有法律保護的女性,一般不會願意生育大量的孩子。
這樣一來,生育率低下成為蘇聯歷代領導人最頭疼的問題。
以50年代為例,每個蘇聯婦女在整個生育年齡期間生育的子女數為2.6。
也就是說,蘇聯婦女一般只生育2到3個孩子。
到了1990年蘇聯解體之前,數字更是降到了1.9,婦女只願意生育1到2個孩子。
相比起來,50年代的中國,這個數字高達五點幾。
生育率降低最直接的後果是,蘇聯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在1980年,蘇聯總人口為2.61億,到了1990年則降低到2.53億。整整10年時間,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到蘇聯解體的1991年,人口又減少了2.29億。
為此,蘇聯歷任政府都各顯神通,想方設法的鼓勵生育。
二戰前後,由於戰爭需要人口,斯大林不惜代價鼓勵生育,甚至廢除了合法墮胎的法律。
斯大林的政府規定,婦女不得隨便墮胎,除非有重大的原因,如身體虛弱或者生病不能生育,或者家庭情況太差,實在不能生育。
這個時期,私下做墮胎手術的醫生被認定為涉嫌故意殺人,要被送到西伯利亞勞改2年。
同時,斯大林政府進行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生育7胎以上的“英雄母親”五年內每年按每孩可領兩千盧布獎金,生育11胎以上的“英雄母親”每孩可領五千盧布獎金。
這些獎金可不是小數字,雖然算不上鉅款,也相當不少了。
可惜,這些政策的效果都不明顯,蘇聯的人口增長率沒有明顯提高。
赫魯曉夫時代比較寬容,政府允許蘇聯婦女合法墮胎,不再強調一定要有重大理由。赫魯曉夫政府的政策主要是利誘,比如生育多的家庭可以擁有較多的補貼,分配較大的住房,政府承擔大部分養育孩子的經費。
可惜,當時蘇聯婦女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大學中的女性比男人還多,沒有多少女人還願意去做生育機器。
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政權即便可以阻止婦女墮胎,但總沒有辦法幫助婦女懷孕吧。
所以,蘇聯的出生率一直都很低下。
到了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人口問題就更嚴重。
在90年代,俄羅斯遭遇經濟危機,退休老人拿不到足額養老金,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婦女更不願意生育。2000年,俄羅斯婦女平均生育1.2個孩子,創造了歷史紀錄。
誇張的是,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好轉,出生孩子數量並沒有增高。到了2006年,這個數字也不過是1.3而已。
俄羅斯婦女為什麼不願意生育?
以薩沙在俄羅斯看到的東西,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受教育程度高。
現在俄羅斯女人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女大學生司空見慣。
在25到64歲的俄羅斯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高達54%,而俄羅斯的高校學生中女生佔比達到了57%。
換句話說,俄羅斯老百姓的學歷較高,而女性的學歷水平還高於男性。
在這個世界上,沒聽說過受教育程度高的婦女,還拼命生孩子的。
第二,婦女地位比較高。
俄羅斯婦女不是阿拉伯婦女,她們社會地位比較高,就業率也較高。
2019年俄羅斯女性就業率為70.9%,相比男性的72.2%稍低,卻也相當了不起。
作為一個福利較好的國家,俄羅斯人不用太考慮醫療、教育和養老的支出,生活壓力較輕。現在又有七成婦女在外工作,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是相當獨立的。
這種情況下,她們不願意成為生育機器,要實現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意義。
第三,俄羅斯人大多沒有傳宗接代的觀念。
除了少數富豪、官僚以外,俄羅斯人基本沒有傳宗接代觀念。
他們認為人的生命是上帝賜予的,不是父母賜予的。人活著是享受上帝的恩惠,死了以後就回到上帝身邊,即便是沙皇或者總統都是如此。
因為這種思想,俄羅斯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更沒有一定要生男孩的思想。
大家注意,新沙皇普京可以說是權傾一時,隻手遮天,他也只有卡佳和瑪莎兩個女兒。
第四,俄羅斯男人比較挫。
俄羅斯的女人很好,但男人比較挫。
上面也說了,俄羅斯有很多酒鬼,完全不喝酒的俄羅斯男人比較少。
這些酒鬼基本上只能禍害家庭,對妻子和孩子沒有任何幫助。
除了酒鬼以外,很多俄羅斯男人比較懶惰,有不少人遊手好閒吃軟飯,讓女人來養活。
這就導致了,一些俄羅斯女人找不到合適的伴侶,或者找到一個不太合適的男人又選擇離婚。在這種情況下,婦女不願意生育,不願意害了孩子。
第五,躺平思想很嚴重。
俄羅斯人的躺平思想,可是幾十年前就存在了。
無論男女都有一批人,只希望輕鬆地過完人生,可以規避超量工作的艱辛、家庭的矛盾、破裂的婚姻。
一些俄羅斯男人嗜酒以後就完全不工作,整天吃社會福利,最終某一天醉酒而死。
而這些男人多半還有家暴之類的問題,女人苦不堪言。
不少俄羅斯女人看到母親、姨媽、姑媽等婚姻和人生的悲劇,也選擇躺平生活,根本就不結婚,也不生育。
有種說法是,目前俄羅斯人口增長率為-0.44%,也就是倒退了。這點可憐的增長率,竟然主要還是少數民族貢獻的,如穆斯林婦女。自1989年以來,俄羅斯的穆斯林人口增加了40%,達到了約2500萬,接近總人口的20%。
很多俄羅斯學者憂心忡忡,認為若干年後俄羅斯族因為不生育,會淪為少數民族,俄羅斯也會變為穆斯林國家。
最後說幾句中國的人口問題。
目前即便粉紅們也承認中國經濟陷入困難,如此重大的結構問題,短短几年內是難以好轉。
在這種經濟情況下,老百姓選擇不生育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家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嗎?西方學者認為,即便中國經濟在5到10年後重新恢復生機,又出現高增長的水平,中國人仍然不會願意大量生育,人口仍然會急劇減少。
聯合國曾做出預測:2050年我國人口總數將不足11億,甚至可能會跌破10億。
個人認為,這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具體就不多說了。
至於經常有人說什麼人口紅利,薩沙極其厭惡聽到這種說法。
試問,人口紅利對誰是紅利?
很多人說,將人口紅利等同於廉價勞動力是不對的。
試問,中國的高知高技術人才又有多少?
即便同老外一樣的高知崗位,中國人的薪資又是多少?
以薩沙這樣打工人來說,我的工作表面上薪資不錯,實際上每月加班高達70到80個小時,同部門還有超過100甚至120個小時的人。
換句話說,我每個月比西方人多工作10天左右,後者只工作20天。
即便如此,做同樣的工作,我的薪資是西方同樣崗位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疊加上面提到的加班因素,連四分之一都不到。
高科技公司尚且如此,試問廉價勞動力又是如何?
這種人口紅利是誰的紅利?反正不是對老百姓的紅利。
寫到這裡,薩沙想到了當年朝鮮和韓國合作搞得,開城工業園區。也就是朝鮮出工人,韓國出技術、資金和機器,一起開工作。後來出現政治問題,朝鮮關閉了開城工業園區。有趣的是,韓國企業家集體跑到青瓦臺去大鬧,要求政府向朝鮮服軟,恢復開城工業園區。
大家知道為什麼嘛?一個韓國企業家的話最直白:韓國工人每個月要給1萬多塊工資(人民幣),朝鮮工人每個月給幾百塊工資。這種天大的好事,你讓我們做生意的到哪裡找去?
此時,薩沙又莫名其妙想到好友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發出來給大家看看:
朝鮮婦女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她們具備婦女所有的美德。可是在貧窮的國家裡,婦女們卻遭受著更大的苦難。
1997年以後的三年裡,朝鮮因自然和人為的各種原因,經濟處於頻臨崩潰的邊緣。這段困難時期,朝鮮官方稱之為“苦難的行軍”。最嚴重的是缺乏糧食,沒有市場經濟,吃供應糧食的城市居民,居然幾個月都領不到供應糧。朝鮮官方封鎖一切真實的訊息,無從知道那三年究竟餓死了多少人。從熟悉的朝鮮人口中得知,許多地方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
當時我們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朝鮮。我每天都去朝鮮辦公,送糧的卡車到朝鮮後,要辦理一些過境手續,然後交給我們合作的朝鮮商社。朝鮮婦女是各種重體力勞動的主體。每次卸車搬運糧食的都是朝鮮婦女,而那些男人們往往都在點數、記賬什麼的。
朝鮮的婦女大都身材矮小,瘦弱。扛一袋麵粉走路,雙腿會不斷地顫抖。卸一車糧食,她們往往大汗淋漓。每次卸車我都不忍心看這些婦女勞動的場面。我透過翻譯瞭解到,其實這些婦女來做這麼重的體力活,只是為了多掙點糧食,她們每天有300克的糧食的定量,如果來幹活就可以掙到500克的糧食。
按照我們現在每天所攝入的食物,300克大概也足夠了,可朝鮮不同,他們副食匱乏,整年都吃不到肉,在太陽節,也就是領袖金日成生日的時候才供應兩塊豆腐。肚子裡沒一點油水,因此他們的飯量都很大。當兵的定量最高,每天600克,也是照樣不夠吃。那些年,見到的所有的朝鮮人,大都黑瘦。
於是,我每次運送糧食的時候,都要帶上幾箱麵包和餅乾之類,卸車的時候,先發給這些婦女,讓她們吃飽了再幹活。可發給她們的時候,她們都不吃,把麵包放到衣服裡,帶回家給孩子吃。可惡的是那些當官的等我們走後,經常搜查她們,麵包統統收上去供他們享用和支配。
我知道了以後,非常憤慨。因為這些商社的頭頭都很富有,我們和他們做生意,都送給他們很多禮品,而且每單生意都有回扣,用美元支付。即使這樣,他們卻連婦女們的一點麵包都不放過。下次過去時我只好多帶食品,先給頭頭幾箱,然後給婦女們分發,關照她們先吃下去,幹完活以後再發給帶給孩子的。因為我曾經捱過餓,我知道捱餓的滋味,雖然每次要多花上幾百元錢,但覺得心裡能好受一些。
朝鮮的勞動婦女在外面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回家還要最全部的家務。在朝鮮,誰家的男人如果做了諸如洗衣服這樣的家務活,那是會被人笑話的。男人回家以後什麼都不做。女人揹著孩子要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飯好了以後,要服侍男人和孩子先吃,自己往往就在灶房裡吃幾口。千百年來的傳統使得這些朝鮮婦女任勞任怨,從來不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平,每天就這樣辛辛苦苦的勞作著。
張愛玲: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自卑,那麼不生(他),也是一種善良。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