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訊息,1月29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應約會見烏克蘭駐華大使里亞比金。從外交部一貫簡單直接但又比較含蓄的措辭來看,烏克蘭大使是主動找上門,而且雙方只是進行了例行的交流。“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說明,中方的態度沒什麼改變,依然是拒絕烏克蘭版本的“和平方案”。
這次略顯突兀的會見,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特別是“應約”兩個字,說明會見是烏克蘭大使館主動提出的,而烏克蘭大使館必定是得到烏克蘭政府的指示後才這麼做。原因也很簡單,可以從不久前的達沃斯論壇上說起。本來,這個論壇是給各國政府和商界提供一個面對面交流場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赴瑞士,希望能在戰場頹敗之際,從這裡獲取一些支援和援助,而與中方代表會見可能是他行程的重要一站。
當然,澤連斯基並未能在達沃斯與出席論壇的中方政府首腦見面,事後被問到為什麼沒有與中方代表會面,澤連斯基極力找藉口,稱雙方的級別不同,因此他沒有與中方代表見面的打算。不過後來有來自美國的訊息爆料,稱烏克蘭官方提出了會見請求,但被中方拒絕了。此事真偽不得而知,但烏克蘭政府似乎並未放棄,不久之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又開始張羅中烏元首通話事宜,現在又讓大使主動“登門”,可見烏克蘭政府確實很需要儘快在外交上,與中國政府進行切實有效地接觸。
從孫衛東副部長這次會面來看,中方依然避免直接與烏克蘭政府,就俄烏衝突的立場進行表態,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中烏雙邊關係上。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就是俄烏衝突的性質,讓中國只能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手段結束這場悲劇,而且衝突爆發一週年之際,中國政府還提出了旨在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條立場建議。
這十二條建議今天就不做贅述了,略加總結就是呼籲各方,包括交戰的俄烏以及分別支援俄烏的國家,應當秉持人道主義精神,放棄霸權思維和冷戰觀念,尊重主權和人權等等。遺憾的是,這個本可以成為俄烏談判綱領的建議,並沒有得到烏克蘭政府的重視。在北約的挑動和攛掇下,烏克蘭一邊要求提供更多武器彈藥和裝備,一邊準備在2023年夏天發動“春季攻勢”,試圖一舉突破俄軍在烏克蘭東南部的防線,切斷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的聯絡,迫使俄羅斯放棄克里米亞,為今後在談判中獲得主導地位奠定基礎。
但時至今日,烏克蘭的攻勢明顯失敗了,損失資料尚不明確,一般認為烏克蘭半年多以來人員傷亡超過10萬,北約為烏克蘭訓練的精銳部隊基本被葬送殆盡,重型裝備也未帶來扭轉作用。可以說,如果不是俄軍的損失也不小,以及忌憚北約可能親自下場,俄軍若孤注一擲發起進攻,以烏軍現有兵力和裝備,能不能守住防線都是疑問。
近乎山窮水盡之時,烏克蘭政府表露出希望中國加入“和平談判”的意思,事實上並不是真的希望中國能居中斡旋,提出其他和平解決的辦法,更大可能只不過是在戰場不利,西方援助匱乏之際,想透過中國向俄羅斯施壓,暫時緩解烏克蘭面臨的壓力。不難猜測,等到過一段時間,戰場態勢略有緩和,或者美國結束大選,確定繼續支援烏克蘭之後,烏克蘭政府多半會再次變臉。
所以說,烏克蘭政府目前尚未表現出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的誠意,就拿這位烏克蘭駐華大使來說,快一年前,中烏元首通話後,澤連斯基任命里亞比金為新任駐華大使,當時外界一度以為,中國與烏克蘭政府在某些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結果,這位大使的象徵意義明顯大於實際意義,不但沒聽說推進和平談判,連正常的交流都很少見諸報端。
事實上,烏克蘭政府最應該感到緊張的,並不是中國已經不願意直接推動俄烏和平談判,而是俄羅斯都已經在談判這件事上,態度有極大轉變。
2022年3月,雙方其實都對停戰有急切的需求,在白俄羅斯和土耳其的調停下,幾輪談判雖然艱難,但也不是沒有成果。意外的是,隨著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突訪基輔,烏克蘭政府對談判的態度急轉直下,之後主動斷絕談判渠道,已取得初步共識的和談也被放棄。
現在,俄羅斯已經不再把烏克蘭視為可以談判的物件,更傾向於直接與美國談判,理由也很簡單:一開始是烏克蘭主動放棄談判,接收北約援助成為北約對抗俄羅斯的棋子,那麼現在也就不再擁有與俄羅斯談判的資格——畢竟,哪裡有棋手願意與棋子對話的?
兵敗之際,烏克蘭政府明顯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美國兩隻手堵不上五個窟窿,巴以、紅海、南海、半島等等,都需要美國拿出精力和資源去佈局或應對,並非利益核心的烏克蘭隨時可能被美國賣掉。明確這樣的情況後,也就不難理解烏克蘭政府為什麼急著與中國接觸了,只可惜當時有路不走,現在再想回頭,怕是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