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摘要:駁殼槍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在中國大受追捧和歡迎。從1930年代軍閥混戰,到八年抗戰,再到解放軍戰爭,駁殼槍都是各方武裝首選的近戰神器。所以很自然,在這些年代背景的戰爭劇中,隨處可見駁殼槍的身影。但是在眾多影視劇中,還要數《平原游擊隊》和《亮劍》關於駁殼槍的細節最到位。
圖1:在眾多戰爭題材影視劇中駁殼槍幾乎無處不在駁殼槍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在中國大受追捧和歡迎。從1930年代軍閥混戰,到八年抗戰,再到解放軍戰爭,駁殼槍都是各方武裝首選的近戰神器。所以很自然,在這些年代背景的戰爭劇中,隨處可見駁殼槍的身影。但是在眾多影視劇中,還要數《平原游擊隊》和《亮劍》關於駁殼槍的細節最到位。在劇情上不僅是出現駁殼槍,而且還明確提到駁殼槍,就是2010年播出的《雪豹》,男主周衛國(文章飾演)在奇襲萊陽日軍軍火庫時,就向團長提出要給特戰小分隊配備12支德國原廠駁殼槍,還特別講到不要晉造駁殼槍。所謂晉造,就是山西太原兵工廠仿製的駁殼槍,太原兵工廠是當年中國一流的兵工廠,仿製的駁殼槍口徑改為11.43毫米,因為是在1928年開始生產,所以這款大口徑國造駁殼槍就命名為“一七”式(1928年是民國十七年)。晉造“一七”式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做工,都是中國各廠仿製型裡頂流的,只是因為口徑增加,整體尺寸也相應放大,所以不太便於攜帶,而且不是全自動,沒有連發功能,所以周衛國肯定看不上。接著團長將全團連以上幹部的配槍全部收了起來,讓周衛國自己從中挑12支德國原廠駁殼槍。這就有些扯了,八路軍虎頭山獨立團,一個也就千把人的地方部隊,在抗戰早期竟然就能有12支德國造駁殼槍,基本上沒有可能性。當年所有廠家的駁殼槍,從歐洲到中國,毫無疑問德國毛瑟廠的質量是最好的,所以當年一支德國原廠駁殼槍絕對是極其令人豔羨的寶貝。八路軍地方部隊,差不多百八十人就有一支德國造駁殼槍,基本上沒有可能性。
圖2:德國原廠駁殼槍一支千把人的八路軍地方部隊根本拿不出這麼多1930年代,國民政府和德國軍事合作比較密切,因此曾向德國訂購過5000支駁殼槍,用來裝備第一批德械師。按照當時德械師的裝備標準,每個步兵連裝備12支駁殼槍。5000支駁殼槍差不多可以裝備12個師。這也是在德械師的歷史照片中,經常可以看到駁殼槍的原因。
圖3:歷史照片,四行倉庫前的德械師,可以清楚看到手裡就拿著駁殼槍
圖4:歷史照片,手持德國原廠駁殼槍,頭戴M35德式鋼盔的德械師士兵相對而言,還是《平原游擊隊》和《亮劍》裡對駁殼槍的描述,細節比較靠譜到位。1955年上映的《平原游擊隊》是紅色老電影中的經典之作,由郭振清扮演的游擊隊長李向陽,是家喻戶曉的銀幕形象,雙槍李向陽的知名度非常高。李向陽用的就是兩支駁殼槍。而這兩支駁殼槍,還不一樣,儘管兩支都是採用10發短彈匣,外形上差別不大,但右手的是全自動型,而且還磨平了準星。而左手是半自動型,並保留了準星。右手的駁殼槍磨平了準星,就是為了在快速拔槍時,不會因為準星勾掛衣服而影響出槍速度,要知道在戰場上,可能十分之一秒的耽擱,都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雙槍的一般情況,右手的駁殼槍負責“快”和“近”,一旦發現有情況迅速拔槍開火,由於駁殼槍指向性比較好,在10米左右的近距離,概略射擊也能八九不離十,而且用20發彈匣的全自動型,一開火就是連發射擊,能夠起到很有效的壓制作用。加上20發彈匣比10發彈匣要重,連發射擊時後座力也更大,自然需要用右手——當然左撇子就另說了。而左手的駁殼槍負責“準”和“遠”,用於在50米距離的精準射擊,所以10發彈匣也就足夠用了。據說,這是當年手持兩支駁殼槍的老槍手最常用的雙槍組合。
圖5:手持雙槍的李向陽,請注意右手駁殼槍被磨去了準星,左手駁殼槍保留了準星2005年上映的《亮劍》堪稱抗戰劇的經典,劇中自然少不了駁殼槍。秀芹用李雲龍給的手槍打死了一個日軍和一個偽軍軍官,繳獲了一支王八盒子和一支駁殼槍,還是德國造的鏡面匣子。在《亮劍》中,駁殼槍最高光的時刻就是第十一集,李雲龍魏和尚楚雲飛孫銘四人潛入清源縣城,大鬧日軍憲兵隊長平田一郎在聚賢樓舉辦的生日宴,將出席生日宴的幾十名日偽軍官全部幹掉,這一橋段讓人看得暢快淋漓,直呼過癮。在大鬧聚賢樓時,李雲龍魏和尚楚雲飛孫銘四人雖然每個人都是左右開弓兩支駁殼槍,但從駁殼槍的具體型號,以及不同的持槍姿勢中,可以看出很多名堂:首先看李雲龍,右手是一支10發短彈匣駁殼槍,左手則是一支20髮長彈匣駁殼槍。說到彈匣,早期的駁殼槍都是固定彈倉,彈倉容量絕大多數都是10發,只有少數極初期型號彈倉容量才有6發的。採用6發固定彈倉的本來產量就很少,流入中國的就更少了。至於20髮長彈匣,雖然早期駁殼槍也有極少量採用20發固定彈倉,但主要都是在出現了全自動型之後才大量採用的,以適應全自動型連發射擊消耗子彈快的特點。全自動型連射狀態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900發,這就必然帶來子彈消耗快的問題,原先容彈10發的固定彈倉顯然不夠用了,採用20發彈匣勢在必行。
圖6:李雲龍右手是10發短彈匣半自動型,左手是20髮長彈匣全自動型早期型號駁殼槍都是固定彈倉,20發固定彈倉顯然有些怪異,而且固定彈倉都是要用橋夾從槍身上方的拋殼窗壓裝子彈,裝彈速度明顯跟不上節奏。這樣,可拆卸式彈匣就應運而生了,主要有10發短彈匣和20髮長彈匣兩種。10發短彈匣裝在槍上時,彈匣底蓋與扳機護圈正好齊平,這主要是為了便於裝入槍套攜帶,裝上20髮長彈匣就裝不進槍套了。另外,即使採用了彈匣供彈方式,依然保留了10發橋夾從拋殼口壓填槍彈的功能。同時,由於採用了可拆卸式彈匣,使得彈匣倉部分明顯凸出,就像是大腹便便的大肚子,因為這個原因,採用可拆卸式彈匣的駁殼槍在中國就有了“大肚匣子”的俗稱。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可拆卸式彈匣主流是20發彈容,也有10發彈容,還有更為罕見的15發和24發彈容。不管彈容量多少,只要是可拆卸式彈匣,彈匣插座突出都可以被稱為“大肚匣子”。而“20響”顧名思義一定是採用20發彈匣的駁殼槍。李雲龍右手10發短彈匣半自動型,左手20髮長彈匣全自動型,這個組合和李向陽的雙槍正好相反,而且兩支槍都保留著準星。可以連發的全自動型,後座力要比半自動型大多了,李雲龍能夠左手拿全自動型,說明他左手力量更大,是個左撇子。保留準星,說明李雲龍還是注重精準射擊,儘量還是要依法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再看魏和尚,他的兩支駁殼槍都是10發短彈匣,基本上可以確定都是隻能單發的半自動型。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八路軍當時裝備的窘迫,連李雲龍魏和尚這樣的身份,四支駁殼槍裡也只有一支是連發的全自動型!這才是比較真實還原了歷史上的情況,相比之下,《雪豹》裡八路軍地方部隊都隨隨便便能有德國原裝20響“大肚匣子”,細節上差距就大了。
圖7:魏和尚用的是10發短彈匣半自動型晉綏軍一方,楚雲飛是右手長彈匣全自動型,左手短彈匣半自動型;孫銘兩支都是長彈匣全自動型。兩個人四支駁殼槍裡竟然三支是全自動型,可見晉綏軍的裝備水平確實要比八路軍強。不過,楚雲飛雖然是晉綏軍,但這四支駁殼槍都不是晉造“一七”式駁殼槍,因為晉造駁殼槍沒有全自動型,而且是11.43毫米口徑,尺寸更大,不便攜帶。
圖8:楚雲飛右手長彈匣全自動型,左手短彈匣半自動型;孫銘兩支都是長彈匣全自動型。李雲龍兩人和晉綏軍楚雲飛兩人,雖然都是四支駁殼槍,但質量上就差多了,李雲龍這邊只有一支全自動型,楚雲飛這邊卻是三支!就是不比射速,大家都是在不換彈夾的一輪射擊中,楚雲飛一方能打出七十發子彈,而李雲龍一方只能射出五十發!在火力密度上完全落後於楚雲飛。最後看看四個人的持槍姿勢,李雲龍、楚雲飛和孫銘三人都是將槍身橫過來,側平著射擊。因為駁殼槍有個致命的缺陷,射擊時槍口上跳非常明顯,尤其是在連發射擊時,第三發以後基本就打到天上去了。這也是毛瑟C96在歐洲不受歡迎的一大原因。但到了中國後,聰明的中國人只用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把這個困擾歐洲人始終無法解決的難題搞定了,就是在射擊時只需要將槍身傾斜45度,或者乾脆將槍身傾斜90度,成為水平橫射狀態,這樣連發射擊時原來槍口上跳的子彈,就轉而成了在水平方向形成散佈狀掃射。原來子彈朝天上亂飛,這下就變成了在水平方向掃射,如果是對叢集目標射擊,效果絕對是槓槓的。
圖9:橫轉駁殼槍進行射擊可以有效解決槍口上跳的問題只有魏和尚一個人是例外,他是豎直端著槍開火(參見圖7)。雖然說他兩支都是不能連發的半自動型,上跳現象不如全自動型那麼強烈,但也存在槍口上跳的缺陷,難道他就不怕子彈打到天上去?對於子彈非常寶貴的八路軍來說,駁殼槍這樣打,簡直就是在犯罪!魏和尚能這麼做原因只有一個——他是在少林寺練過武,腕力臂力都要比一般人強勁得多,所以他可以用自己超乎常人的力量駕馭住駁殼槍槍口上跳的缺陷,即使這樣直端著開火照樣可以確保射擊精度。應該說,《亮劍》在大鬧聚賢樓這一橋段,細節上還是相當用心的,就是簡單的四個人八支駁殼槍,就將當年八路軍和晉綏軍裝備上的差距表現了出來。從持槍姿勢上,則更加突出表現出了魏和尚的功夫過人。《平原游擊隊》裡的李向陽,《亮劍》裡大鬧聚賢樓的李雲龍、楚雲飛四人,全都是左右開弓雙手持槍,看起來很酷,很威風,在細節上也很到位。但在真實戰場上,雙手持雙槍射擊沒有任何戰術意義。現代戰爭,軍隊建設和軍事技術發展迅猛,然而現代軍隊當中,並沒有進行類似專案的訓練,在特種部隊當中倒是有過類似的訓練內容,但特種部隊是什麼性質的部隊?他們的訓練內容具備普遍意義嗎?何況特種部隊雙手持槍射擊訓練,跟我們討論的雙槍射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特種部隊的雙持訓練是考慮戰鬥時習慣手受傷無法開槍時,能夠迅速用另一隻手射擊,而且精度也要有個保證,不至於因為習慣手受傷而喪失作戰能力,並不是像影視劇裡那樣,雙手各持一把槍左右開弓射擊。
圖10:其實雙手持槍沒有任何實戰價值雙手持槍不過是影視劇為了表現人物的英勇神武才設計出來的。真實的歷史中,李向陽的原型是武工隊隊長郭興,他確實手持雙槍。這是因為,當時他只有兩支俗稱“撅把子”的單發土製手槍——根本不是20發駁殼槍,撅把子手槍每次只能打一槍,隨後就要重新裝彈。而在敵後活動,因為日偽軍遍地都是,武工隊不能攜帶長槍,只能攜帶手槍。而當時的情況下,有一支駁殼槍是非常困難的,搞兩支駁殼槍更是難上加難,能有兩支撅把子就已經不錯了。但即便是郭興的槍法非常厲害,近距離一槍命中率也只有七成把握。只要他一槍沒有打中,對方必然反擊,他卻無法迅速射出第二槍,那麼結果肯定就是必死無疑。所以,郭興攜帶雙槍完全是出於無奈,因為單槍的火力太單薄了,兩把撅把子雖然也不咋地,但至少可以接連開兩槍,總比一支要強。這就是說,他是有些“被迫”帶著兩支撅把子,這樣要是第一槍沒射中,還可以馬上用另一支撅把子開第二槍。這都是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逼出來的。當然,如果他有一支自動手槍,比如駁殼槍或者擼子,就根本沒有必要帶兩支撅把子了。(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