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面世不久,其“高仿版”也亮相市場,生產方億境虛擬的背後是上市公司億道資訊,作為消費電子代工企業,億道資訊在PC、平板領域積累頗深,但從財務資料看,其經營狀況有所下滑,而其依靠外協廠商的業務模式也遭到一些質疑。
在業內觀點看來,涉足虛擬實境終端產品,或許是億道資訊不安於現狀、奮力轉型突圍的關鍵一步,雖然其憑藉“高仿”之作吸引了目光,但最終能走多遠仍有待觀察。
“產品邏輯是通的”
2月7日,一家名為“億境虛擬”的公司受到關注,因其近期推出了一款外形幾乎復刻了Vison Pro的VR產品,售價僅1000多元,名為Vision SE,據媒體測評,目前Vision SE只有簡單的顯示能力,可連線手機等裝置播放影片,透過網頁瀏覽資訊,並支援VST,即透過攝像頭捕捉現實畫面並呈現在VR世界中,但拍攝出的畫面質量一般。
對於“山寨Vison Pro”的詬病,億境虛擬CEO石慶認為,“一款低端產品來滿足大家看影片的基本需求,這個邏輯是通的”。“可能顯示效果沒有那麼極致,但可以讓普通老百姓感受一下這個時代的新東西,技術普惠。”“錯位和互補定義產品是核心。”
雖然億境虛擬將高仿Vison Pro定性為技術普惠,不過其背後的“老闆”上市公司億道資訊或許有更大野心,億道資訊曾表示,公司願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MR行業的發展,讓空間計算和空間影片技術落地於更多的、不同定位的MR產品,服務更多的客戶、消費者,踐行“讓前沿科技更平易近人”的使命。
推出Vision SE或可視作億道資訊在產品端的突圍,雖然其在消費電子代工領域有著深厚積累,但似乎並不甘於只扮演代工廠的角色。長期以來,億道資訊採取ODM代工模式,從事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智慧硬體等電子裝置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該公司的產品形態主要分為整機、主機板以及散裝套料。
從經營資料上看,億道資訊當前面臨瓶頸,雖然2023年年報尚未釋出,但截至去年三季度,該公司營收18.72億元,同比下滑約12.08%;歸母淨利潤約9503萬元,同比下滑44.42%;作為代工廠,其毛利率也並不高,截至去年三季度為18.24%。
雖然億道資訊積極投身虛擬實境風口,但其傳統的代工業務仍然佔了絕大比重,據億道資訊2023年中報披露,去年上半年,億道資訊XR及AIoT產品實現營收3949.67萬元,同比減少了58.28%,佔總營收比重僅為3.34%。其中,XR業務營收同比減少了49.85%。
業務模式能否持續
在業內觀點看來,想打造“華強北”版Vision Pro並不那麼容易,雖然Air pods等蘋果旗下產品很容易找到平替,但鑑於Vision Pro較高的技術門檻,其他公司難以照貓畫虎。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不可否認,蘋果旗下電子產品有較高的品牌溢價,把部分潛在消費者擋在門外,這也給了高仿產品生存空間,不過長期來看,蘋果的溢價還是有科技實力支撐,模仿者與原版還是有不小差距,尤其對於Vision Pro這種新生產品更是如此。
從技術角度看,Vision Pro同時搭載了M2+R1兩顆晶片,除了強勁的M2外,全新的R1晶片支援沉浸式環境,其多模態處理時間僅為12毫秒,比眨眼快8倍左右。顯示屏方面,蘋果Vision Pro的內屏搭載了兩塊1.42英寸索尼Micro OLED顯示屏,畫素密度約為3400PPI,擁有2300萬+畫素,可提供雙目8K級解析度,這些都令“山寨”版難以看齊。
無論億境虛擬的Vision SE能走多遠,億道資訊或許都要奮力嘗試轉型,除了營收利潤下滑外,其當前的業務模式也遭到一些質疑。
億道資訊曾在招股書中披露,除行業三防類電子產品的整機組裝工序由企業自身完成外,其他產品生產環節均由外協廠完成,因此公司的多數生產環節依靠外協廠商完成。換言之,就是有的產品或工藝本公司不能完成,需要找其他公司代為加工。
這樣的模式不無風險。億道資訊曾表示,如果公司不能持續保持對外協廠商的良好管理,或現有外協廠商出現加工任務飽和、加工能力下降而公司未能及時找到替代廠商,將面臨產品質量問題和訂單無法如期交付的風險,進而對公司整體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在消費電子領域,對國內大多數代工廠而言,躋身更多的大品牌供應鏈或打造自主品牌,是常見的兩種出路,這也是企業分散風險的必要舉措,畢竟如果客戶產品端出現變動,例如減產、下架,代工廠將失去一塊重要的利潤來源,更何況在消費電子市場低迷的背景下,下游品牌“節衣縮食”,上游代工企業要承受更大的壓力。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