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OSIRIS-REX任務實現了歷史性的里程碑,成為美國首個將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並帶來了大量開創性的資料。 由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現在分享了太空艙重返大氣層的初步發現。
OSIRIS-REx 飛行任務實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返回了美國第一個小行星樣本,同時還進行了突破性的研究。 由 80 多個合作者和 400 個參與的大規模觀測活動提供了有關一米大小的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寶貴資料。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CI 實驗室
OSIRIS-REx任務返回了小行星樣本,實現了大規模的觀測活動,利用創新的分散式聲學感測技術為大氣進入提供了新的見解。這一成功為現在的 OSIRIS-APEX 號航天器在 2029 年前往小行星阿波菲斯執行任務做好了準備。
太空艙的返回標誌著最大規模的地球物理觀測活動。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克里斯-卡爾(Chris Carr)說:"這個專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我們能夠觀測到一米大小的物體以高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地球物理訊號。科學家們很少有機會準備收集這類資料,而我們需要這些資料來推動未來數年的科學探索。"
這項活動涉及 400 多個感測器,其中許多感測器都安裝在內華達州尤里卡附近的"美國最孤獨的公路"上。 鑑於該專案的規模,80 多名合作者有許多目標。 由洛斯阿拉莫斯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小組主要研究分散式聲學感測(DAS),整個論文包含了在太空艙返回過程中獲取資料的多種方法。
2023年9月24日,美國國防部猶他州測試和訓練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OSIRIS-REx任務的樣本返回艙在沙漠中著陸後不久。 該樣本由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航天器於2020年10月從小行星貝努採集。 圖片來源:NASA/Keegan Barber
雖然太空物質確實會穿過地球大氣層,但很難確定物體會在何時何地進入地球大氣層。 即使有可能確定這些因素,資金和後勤方面的限制也幾乎肯定會使其成為泡影。 這導致有關進入大氣層的外來物體行為的實時觀測資料非常有限。 OSIRIS-REx 樣品返回艙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收集這些資料的獨特機會。
卡爾說:"對於我們的DAS分小組來說,這是我們使用表面鋪設的電纜記錄訊號的事實。這是 DAS 首次記錄到這樣的訊號,在進行實地考察時,我們並不確定是否會成功。 看到我們的第一批資料圖,看到記錄到了它,我們非常興奮。"
美國宇航局的 OSIRIS-REx 航天器在採集樣本後離開小行星貝努表面。 圖片來源: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CI Lab/SVS
這次活動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了對未來太空和地面專案的影響,特別是有助於開發進入和傳播模型。 本文記錄了用於探測和記錄太空艙進入的過程,並表明這些方法能夠處理如此大規模活動所需的觀測。 它大大增加了空間物體進入探測的知識,並將使研究人員更好地瞭解物體是如何進入地球大氣層的。
OSIRIS-APEX 對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執行擴充套件任務。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CI 實驗室
現在,太空艙已經著陸,資料也已準備好釋出,OSIRIS-REx 正在為下一次任務做準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新命名了航天器OSIRIS-APEX,準備於2029年抵達小行星阿波菲斯。
編譯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