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國人才“外流”,而現在不一樣了。
據日媒《朝日新聞》報道,自2021年被譽為“光催化之父”的藤島昭攜其研究團隊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後,選擇到中國工作的日本科研人員數量逐年上升,至今已有超過2萬名日本科學家決定在我國開啟他們的學術生涯。
更讓日本感到憂慮的是,這些在日本接受教育的科學家們在我國培養出了多位頂尖人才,藤島昭就親自指匯出三位中國科學院成員。
曾經的技術領先國,如今卻陷入了人才流失的困境,日本民眾對此感到困惑和不滿:為什麼這些科學家要選擇中國?中國究竟有何種魅力?
曾經,日本在全球科技領域熠熠生輝,“日本製造”代表著高品質,、松下等品牌風靡一時,諾貝爾獎得主屢見不鮮。然而時至今日,日本的科研環境卻逐漸惡化,實驗室裝置陳舊,人才流失嚴重,創新能力減弱。
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科研氛圍正處在蓬勃發展之中。21世紀以來,中國將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大量資金被投入到科研領域。資料顯示,中國的研發投入已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總量排名世界第二。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資料,截至2018年,日本政府對科研的投入相比2000年僅增長了1.15倍。而中國在相同時間內,科研投資的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3.5倍,至2020年,中國科研經費總額超過了2.4萬億元人民幣,幾乎是日本的兩倍。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海外高階人才的政策,如“千人計劃”,為歸國的華人科學家和全球頂尖人才提供了非常誘人的條件。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海外華人科學家的迴歸,也吸引了來自日本等國的國際科學家來華工作。
藤島昭教授剛到中國時,上海理工大學迅速響應,為他成立了新的材料與化學學院,並計劃建立一個專注於光電材料和光催化研究的國際機構,預計總投資將達到數億元人民幣。
在科研領域,中國始終展現出堅定的決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資料,2023年,中國在航天航空、高鐵、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超過了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充足的資金支援不僅幫助中國吸引了大量頂級科研人才,還在多個前沿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神州十九號飛船、“復興號”高鐵,以及“倍御粒”這類抗衰老科技產品的成功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倍御粒”是在諾貝爾獎得主傑弗裡·霍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發的,主要成分包括六色靈芝、麥角硫因和PQQ。國際知名期刊《細胞》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靈芝提取物有助於細胞修復,85%的實驗參與者在服用一個月後報告稱精力提升,疲勞感減輕。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30歲以上的中年人常因衰老而面臨健康問題,如精力不足、體力下降和亞健康狀態。隨著“倍御粒”的推出,其在京東百元多的定價,迅速吸引了來自一、二線城市的30至55歲中年消費者的關注。
顯然,中國的視野更加長遠。為了吸引這些國際頂尖科學家,中國願意投入巨資,而這背後蘊含著巨大的價值。不僅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科學家選擇加入中國,曾經熱衷於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現在也紛紛選擇回國發展。
曾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但近年來,留學生回國潮越來越明顯。根據教育部的資料,2016年至2019年間,中國共有251.8萬學生出國深造,其中201.3萬人學成歸國,佔比達到79.9%,而在90年代,這一比例還不足10%。
可以說,無論是從人才的數量還是質量來看,中國的科研環境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
意識到危機的日本政府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挽留人才。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承諾加大科研投入,計劃向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提供10萬億日元的資金支援,旨在打造世界級的教育和研究基地。
然而,這一舉措是否能見效仍然是個未知數。根據《日經新聞》的報道,由於長期對科研的忽視,日本的博士畢業生數量自2006年達到頂峰後便持續下降。目前,日本的科研人員總數約為68萬人,雖然在全球排名第三,但增長速度非常緩慢,年增長率僅為0.5%。
曾經是諾獎得主搖籃的日本,如今卻面臨“科學家短缺”的困境,這一轉變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