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訊息,美國微控制器(MCU)及模擬晶片大廠微芯科技(Microchip)已暫停申請美國“晶片法案”的補貼,成為了第一家退出的已獲美國“晶片法案”補貼資格的公司。
早在今年1月初,美國商務部就曾宣佈,已與Microchip達成初步協議,計劃依據《晶片與科學法案》向Microchip發放1.62億美元的政府補貼,以幫助該公司提高在美國的晶片產量。
Microchip承諾將其在美國的兩家工廠的半導體和MCU的產量增加到原來的三倍。這1.62億美元計劃撥給Microchip的專案包括:花費9,000萬美元擴建科羅拉多州的製造設施,7,200萬美元用於擴建俄勒岡州的工廠。
但是,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在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初步的補貼協議之後,由於客戶需求減少、產能過剩,Microchip的俄勒岡州廠已兩度停工,並計劃關閉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約500名員工將面臨被裁員。
Microchip CEO Steve Sanghi在11月3日的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已經暫時暫緩與晶片計劃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的談判,等我搞清楚時,我們將進入新政府上臺階段”,這也無形中印證了彭博社的報道。
報道稱,Microchip的決定對拜登政府是一擊重拳,因為他們正趕著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前,與相關半導體廠商們敲定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晶片法案補貼。
美國“晶片法案”為在美國進行半導體制造投資的企業提供了約390億美元的直接補貼資金,同時還有低息貸款和稅務減免,希望重振美國本土的半導體制造業。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希望在卸任前儘可能敲定這些補貼資金。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正與Microchip針對“晶片法案”流程及公司長期計劃進行溝通。
Steve Sanghi於上個月剛剛接替了Ganesh Moorthy,擔任Microchip CEO一職,承諾將帶領Microchip度過產業低迷時期,讓公司恢復獲利能力。
事實上,Microchip為汽車和消費性裝置等產品製造成熟製程晶片,目前車用晶片訂單需求放緩、甚至陷入銷售衰退。根據Microchip公佈的2025 財年第二財季(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財報顯示,該季營收為11.64億美元,雖然高於之前的指引,但同比下滑了48.4%,環比也下滑了6.2%。
Microchip表示,該季度的業績與之前的指引一致,因為公司繼續應對庫存調整,該調整發生在許多製造企業宏觀疲軟的情況下,而公司集中在工業和汽車客戶的歐洲業務加劇了這一情況。
對於新一季的業績指引也並不樂觀,Microchip 預計 2025 財年第三財季(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可實現 10.25~10.95 億美元營收,低於上季。GAAP 毛利率位於 56.2%~58.1% 區間,GAAP 營業利潤率則落在 4.8%~9.1%(大幅低於上季的12.6%),GAAP 淨收入 -2110~+1650 萬美元(大幅低於上季的 0.7849 億美元),對應 GAAP 攤薄每股淨收益為 -0.04~+0.03 美元(大幅低於上季的0.14 美元)。
以整個2024年自然年來看,Microchip 的營收或將同比下滑40%,該公司股價今年至今也下跌了27%,是費城證券交易所半導體指數中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
顯然,在目前Microchip業績持續下滑,產能過剩的背景之下,為了拿到1.62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貼而繼續擴大工廠產能並不是明智之舉。
Steve Sanghi指出,這筆補助金是在約一年前申請,當時大家都認為工廠產能永遠都不夠,全世界永遠會興建晶圓廠,“如今,我們有太多的產能”。
在Microchip近期確定獲得補貼(即將可以與美國商務部簽署最終的補貼協議)的訊息的幾天後,該公司以庫存累積為由,讓俄勒岡廠的員工放假兩週。
在被問到是否能完成“晶片法案”補貼計劃時,Microchip表示公司目標並非完成擴充,目標是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最後決定關閉亞利桑那州廠、暫停申請補貼並不意外,這也凸顯半導體業的週期性,其盛衰對決策者而言也是一項挑戰。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