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界2024/12/06
第 1039期
新聞速遞
北京時間今天(12月6日)凌晨,NASA宣佈原計劃2025年9月發射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推遲至2026年4月,原定2026年底實施的3號登月任務推遲到2027年年中,好有時間完成獵戶座(Orion)飛船首次載人飛行的準備工作。 這是繼今年1月宣佈這兩次任務推遲之後的又一次大幅延後。
迄今為止,獵戶座飛船已經進行了兩次飛行——2014年短暫的地球軌道試飛和2022年的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它們都是無人飛行。 阿爾忒彌斯1號似乎一切順利, 但飛行後分析顯示,飛船隔熱罩在再入大氣層時的燒蝕超出預期。
飛船內部溫度保持在接近室溫的水平,這意味著如果有人的話,他們是安全的。 但NASA在今天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工程師們需要弄清楚情況—— 現在的調查結論是,不均勻燒蝕是飛船“打水漂”式再入的結果:飛船從大氣層反彈上去、然後又進入大氣層,這種策略有利於消解月球高速返回的巨大能量,但它對飛船產生了意外的不利影響。
“當飛船在打水漂式再入過程中進入和彈出大氣層時,熱量在隔熱罩外層積聚,形成氣體並困在隔熱罩內。內部壓力因此積聚,並導致外層開裂和不均勻脫落。”NASA副局長帕姆·梅爾羅伊(Pam Melroy)在今天的新聞釋出會上說。
該新聞釋出會強調,進一步研究表明獵戶座飛船的隔熱罩將能夠在為期10天的阿爾忒彌斯2號中保護宇航員,不需要開發新版本;如果更換隔熱罩,2號任務可能會推遲一年到2026年底才能實施。但該任務將改變再入彈道,以儘量減緩阿爾忒彌斯1號遇到的問題。
“工程師將透過修改飛船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和著陸之間的飛行距離,以限制飛船停留在1號任務隔熱罩問題發生的溫度範圍內的時間。”彈道修改後,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中的獵戶座飛船將在太平洋上更接近聖地亞哥。這意味著如果再入出現任何問題,將更容易為4名宇航員提供幫助。
被拆下檢查(圖源:NASA)
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的時間表同樣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鑑於該任務更復雜,制約因素可能更多。比如,SpaceX的星艦要用作3號任務的月球著陸器,但星艦仍在開發中,目前只完成了6次試飛。
美媒稱:“根據新的時間表,美國載人登月仍然將領先於中國。”中國表示計劃在2030年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兩國都瞄準月球南極,那裡的水冰是建立定居點或科研站的關鍵資源。
NASA局長納爾遜(Bill Nelson)多次表示,美國需要首先建立月球立足點,這樣中國就無法在月球上推行自己的標準和慣例了,包括禁止其他國家進入某些地區。納爾遜今天說,他認為美國成為月球領導者的態勢是很好的。
“我認為我們正在交接給新政府一條安全可靠的前進道路,那就是重返月球,在中國之前到達那裡,在地月空間建立存在——這對我們的國家很重要,而不是隻是對NASA——並走上‘從月球到火星’的道路。”
新聞來自Space.com:
Mike Wall, NASA delays Artemis 2 moon mission to 2026, Artemis 3 astronaut landing to mid-2027,
https://www.space.com/space-exploration/artemis/nasa-delays-artemis-2-moon-mission-to-april-2026-artemis-3-lunar-landing-to-mid-2027
航天界
航天政策解讀
技術發展跟蹤
商業航天報道
Powered by愛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