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發射大爆發!一箭四星,一箭十星,我國全面開啟火箭發射年底“收官”任務,但這的確也是比較瘋狂,這發射力度真的是太強悍了。
當然,這也說明了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射突破性還在不斷增強之中。
不過,針對我國進行的航天發射任務,外媒針對中國的衛星發射任務,又看不下去了一樣,那就是“巧用”語言來描述我國的任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詳細看看。
只能說讓國外都有點著急了,因為衛星的發射在瘋狂增長,建立星座系統已經成為了他們關注的轉折點。
一箭4星,一箭10星,中國年度發射爆發
當然,針對這兩次任務,其實我國都是進行的衛星發射,只不過,這兩次任務還是有一點差別。一箭4星比一箭10星稍微晚點。
一箭4星——是我國在北京時間2024年12月17日2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4星方式,成功發射升空航天宏圖PIESAT-2 09~12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成功。
這個4顆衛星是屬於低軌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搭載高解析度SAR載荷以及星上智慧處理、星上任務規劃等載荷,具備單星高解析度成像、多星高精度干涉測量、星上智慧處理與自主執行、應急通訊與快速響應,以及長期穩定資料產出等能力,將在軌進行遙感觀測與相關應用。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在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的第一、二級基礎上研製,起飛推力達300噸,具備地球近地軌道(LEO)和太陽同步軌道(SSO)要求的單星、多星發射能力,運載能力近地軌道4噸,對應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3噸,具有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短週期發射等特點。
一箭10星——是我國在北京時間2024年12月16日18時0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二號上面級,成功將衛星網際網路低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是以長征五號火箭為基礎改進而成,是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全箭總長53.7米,起飛重量837.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其本次任務之中,有一些新功能的體現。
那就是首次搭載了“扁鵲”故障診斷與處置系統、還擁有了一級火箭亞軌道受控離軌功能,火箭完成任務後可以迅速再入大氣層,從源頭上解決了空間碎片問題,同時也提升了落區安全性等功能。
所以,時間是一前一後,但是兩次任務的發射時間有點差別,而一箭10星是外媒熱議度更高的一個任務,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簡單的衛星發射,而是我國在執行更大的任務。
美媒:中國衛星保密,兩個巨型星座一起在建
的確,在我國執行一箭10星這個網際網路低軌01組衛星任務之後,這也標誌著我國新的一個星座建設了。
但外媒看到我國發射之後,也是帶上了“有色眼鏡”看事情了,那就是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SAST)在升空兩小時後確認發射成功,據SAST稱,是搭載的是衛星網際網路低軌01衛星群,但沒有透露衛星數量的資訊,也沒有透露衛星軌道、衛星質量和製造商等基本細節。
看到沒?又是在說中國衛星發射保密,不過,過後,也是監控到了10顆衛星的出現。
同時,也指出了,儘管星座表面上以民用為重點,但有關該專案的詳細資訊仍然有限,反正就是覺得我國在衛星上的運用,沒有公開,透明。
這不,在該衛星發射之後,的確不用外媒說,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一個星座建設了。
而他們的表述就有點尷尬了,那就是“一個國家,兩個巨型星座”,好像就不能擁有兩個一樣?
有點令人反感,感覺就是隻能自己建設,別的國家就不行一樣,大家都知道,美國在星座建設上,雖然數量不多,但發射的衛星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很多。所以,美媒這種色彩點評,的確有點令人意外。
當然,他們說的兩個星座,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前面說的“千帆星座”(程式碼G60),已經發射3組了,後續我國還有新的星座,可以說不僅是兩個巨型星座一起建,還有更多。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已經向國際電信聯盟(ITU)申請低軌衛星數量總數已達5.13萬顆。雖然說地球低軌衛星總容量約6萬顆,但各國申報數量已超7萬顆。
其中中國的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星座規劃包括“GW星座”“G60星座”和“鴻鵠-3星座”,合計超過3.6萬顆衛星,所以,加起來還沒美國多,結果反而被不一樣的眼神看待了。
但還是那句話,無論如何看,我國繼續好好執行就行,而且話說回來,2025年我國很可能迎來爆發期。
中國衛星發射將迎來拐點,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依照我國現階段的衛星發射速度來看,還是不算快,但是在2025年就有可能迎來一個拐點,因為2025年我國將迎來民營企業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爆發期。
並且多款火箭已經宣佈要在2025年進行首飛,這必然會推動我國航天發射市場的新高度,比如:朱雀三號,天龍三號等等,都在完成相關性的測試任務,而這些民營企業的爆發,將是我國打造網際網路系統的關鍵,這些火箭都是具備可重複使用的。
當然,我國國家隊的可重複火箭也在研究之中,所以,這樣看來2025年將是我國衛星發射的拐點,這些火箭可以在可重複回收的模式之下,實現更快速的衛星發射,其巨型星座、航天發射場和新型火箭方面的進展表明,這一飛躍可能會在 2025 年實現。
所以,非常期待我國在2025年實現可重複火箭的爆發過程,我國網際網路系統的建設,將會在他們的推動之下,實現其轉變。
那為什麼我國要建設這個系統?
其實最為關鍵的一點無非就是建立一個高速網路系統,其次就是面對地球軌道資源的競爭,本身就是採取的“先到先得”的策略,如果我國不快速進行衛星的發射。
當這一部分資源全部被佔用之後,要想再進入這個軌道,這個可能性基本沒有。
所以,只有加速進行佈局,才可以搶佔先機,而且就算是這些衛星未來出現了變故,但是可以佔用軌道,佔用資源進行交換,那也是好事情。
其次還有一個關鍵性的點,該軌道具有重要的軍用價值,從美國的衛星佈局大家都可以看到,雖然對外說是建立網際網路系統,但事實情況呢?
這早就發生了改變了。而且這個軌道對訊號的傳輸,對戰略的影響意義極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要加速建設的原因之一。
只不過話說回來,也只有更有實力的國家才可以進行這樣的任務,所以,就是進行任務發射,才是最為關鍵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