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 月 30 日訊息,據 Toms Hardware 今日報道,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宣佈,其 Aurora 超級計算機現已全面投入使用,並正式向全球科學界開放。Aurora 早在 2015 年就已公佈,但因多次延遲才終於完成。它能夠提供超過 1 FP64 ExaFLOPS 的模擬計算能力,並能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提供 11.6 混合精度 ExaFLOPS 的效能。
據IT之家瞭解,Aurora 原定於 2018 年完成,但由於停產了 Xeon Phi 處理器,專案進展受阻。隨後,因英特爾 7nm 工藝的延遲,Aurora 的開發經歷了多次推遲,最終推遲至 2023 年才完成。
儘管硬體在 2023 年 6 月安裝完成,但系統直到 2024 年 5 月才真正達到了 Exascale 效能,且在此之前,系統僅對少數選定研究人員開放。據 HPL-MxP 基準測試,Aurora 能夠實現 11.6 混合精度 ExaFLOPS。
它由 166 個機架組成,每個機架包含 64 個計算節點,總計 10624 個計算節點。每個節點配備兩個 Xeon Max 處理器和 64GB HBM2E 記憶體,並搭載六個英特爾資料中心 Max“Ponte Vecchio” GPU,所有裝置透過液冷系統進行高效散熱。
Aurora 擁有 21248 個 CPU,110 萬個 x86 核心,配備 19.9PB 的 DDR5 記憶體和 1.36PB HBM2E 記憶體。它還配備了 63744 個 AI 和 HPC 最佳化的 GPU,總共配備 8.16PB 的 HBM2E 記憶體。系統使用 1024 個節點,配有 220PB 的儲存容量和 31TB/s 的頻寬,並採用 HPE 的 Shasta 架構與 Slingshot 互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