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團隊編輯
面對壓力是日常生活中避無可避的事情。適當的壓力可以幫助人體產生積極態度,提升行動力;但當壓力過大,大腦可能對壓力場景產生大量負面記憶,從而破壞個體面對類似場景時的感受。
試想一下,當你不擅長或者很害怕上臺公開演講,面對臺下眾多人的目光時,會說話發抖、感到頭暈目眩。這種巨大的壓力會讓大腦深刻地記住這段記憶,甚至可能讓你在遇到需要任何要與多人交流的場景時,感到緊張和語塞。而更嚴重的症狀則可能出現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患者中,許多遭受過災難、嚴重事故的個體可能會被正常的生活情景所刺激,例如煙花、發動機響聲都會引起劇烈的精神刺激,警覺性提升,導致患者過度焦慮和痛苦。
圖片來源:123RF
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看,PTSD患者經歷的是一種由壓力誘導的厭惡性記憶泛化,這代表記憶不再具備特異性,任何事件都可以觸發這段負面記憶。最近,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和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者合作破解了這種厭惡性記憶泛化形成的原因,他們發現內源性大麻素在此類記憶形成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透過抑制特定神經元的大麻素結合受體,可以恢復小鼠對危險記憶的特異性,這為PTSD治療帶來全新的治療思路。
據研究團隊發表於《細胞》的論文,特定記憶的形成往往與一類“印跡”(engram)神經元有關。在記憶形成和回溯時,與記憶相關的這部分神經元就會活躍起來。而作者在分析經受過應激條件的小鼠大腦時發現,這些小鼠有著更廣泛的印跡形成,這是導致應激創傷後障礙的根本原因。
研究中,作者設計了一系列特殊的實驗,實驗組小鼠會首先經過皮質酮注射或者束縛條件來觸發應激狀態。隨後,這些小鼠會被置入一個特殊空間中,然後播放一段中音調的聲音。待它們休息一陣後,小鼠會繼續進入另一個空間,在這裡它們會聽到高音調的聲音,同時腳部會受到電擊。對照組小鼠除了不觸發應激之外,其他流程與實驗組相同。
實驗結束後,所有小鼠都放置在了全新的環境中,作者重新依次播放了兩種不同音調的聲音。結果顯示,對照組小鼠只會在聽到高音調時發生僵持,而實驗組小鼠無論聽到哪種聲音都會僵持住,這說明它們的記憶無法區分中性事件和恐懼事件。
▲應激刺激後,小鼠會無法分清中性事件和恐懼事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者分析了兩批小鼠的印跡神經元,他們發現對照組小鼠的印跡神經元群較小且範圍受限,而實驗組小鼠的印跡神經元不僅數量多,範圍也更廣。在神經元中,有一類抑制性神經元專門負責參與控制印跡範圍,但遭受應激的小鼠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通常,這些抑制性神經元會釋放 γ-氨基丁酸(GABA)來嚴格控制印跡神經元群體,然而在應激刺激下,小鼠大腦中會釋放出大量的內源性大麻素,這些大麻素會與抑制性神經元中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阻止GABA的釋放。作者發現,內源性大麻素水平越高,抑制性神經元釋放的GABA就越少,這代表著它們的控制能力在迅速削弱,從而造成了印跡範圍擴大和記憶的非特異性。
除了找到這一新機制,作者發現或許已經有手段能恢復這種印跡異常。一種用於靶向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藥物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還可以發揮降低內源性大麻素水平的作用。在使用這類藥物後,即使小鼠經歷了應激,也不會產生類似PTSD的症狀。“隨著研究對記憶形成機制的深入瞭解,未來或許能為那些被記憶困擾的精神疾病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Paul W. Frankland博士表示。
參考資料:
[1] Stress disrupts engram ensembles in lateral amygdala to generalize threat memory in mice. Cell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0.034
[2] Stress can disrupt memory and lead to needless anxiety — here’s how.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24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724-4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覆“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免責宣告: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