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江
從朝鮮戰場調任越軍作戰局顧問
1953年4月,正在朝鮮戰場擔任中朝偵察部隊聯合支隊副支隊長的茹夫一接到志願軍總部命令,要他前往越南擔任軍事顧問。
茹夫一,山西人。早年投身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後進入延安抗大學習。抗戰勝利後,隨軍進入東北。
5月19日,茹夫一進入越南北部叢林,就任越南人民軍總部作戰局(相當於作戰部)顧問,成為中國軍事顧問團參謀長梅嘉生的主要助手。
1953年夏秋之際,茹夫一協助越軍作戰局編制作戰計劃,編寫戰鬥教材,對未來旱季作戰反覆商討。當年11月,越軍總部決定,將越南西北山區和寮國的上寮作為下一個戰役目標。
11月19日至24日,越軍總部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確定下一步的戰役計劃。中國軍事顧問團成員韋國清、梅嘉生和茹夫一參加了會議。會議的第二天——11月20日清晨,法軍統帥納瓦爾根據預定計劃,向越南西北接近寮國邊境的小鎮奠邊府空降作戰官兵1827人。空降法軍與奠邊府的越南人民軍的兩個連展開激戰,到中午以亡11人,傷52人的代價攻佔奠邊府。越軍有115人犧牲,4名傷員被俘。但是法軍未能全殲奠邊府越軍。
法軍佔領奠邊府後,向那裡迅速增兵至1萬人,並構築堅固堡壘,企圖在大量殺傷進攻的越軍後,實施反擊,取得戰役性勝利。
面對突然出現的敵情,越軍總司令武元甲和中國顧問團團長韋國清都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戰機,而且與越軍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完全一致。於是,軍事會議立即決定,集中越軍主力向西北開進,在戰役中殲滅奠邊府之敵。
參加會議的茹夫一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由於這個會議內容屬於機密,他便將這幾天的日記並在一起了:“1953年11月21日至24日:幾天來,主要參加友方作戰會議,在會議中聽取友方各部隊彙報。這個會議,準備達一週,開會四天,個別交談兩天,共六天。主要解決了作戰方向和作戰方案(方向:西北和平原;方案:攻堅和運動戰)。會議中,和友方個別交談了出發前的一些準備和上寮作戰方案問題。會議期間敵情變化:奠邊府敵突然空降4個營,其意圖尚不能真正判明。”
茹夫一的建議,使奠邊府戰役推遲了一天
1953年12月,越南人民軍集中四個主力步兵師共4萬多人,長途奔襲,於1954年1月初,將法軍精銳部隊1萬餘人包圍在奠邊府。隨後,越軍炮兵師歷盡艱辛趕到前線,其中包括中國援助裝備的重型榴彈炮團。
越軍作戰局跟隨越軍副總參謀長黃文泰先一步到達前線,茹夫一也隨後跟來。
1954年1月中旬,越軍剛剛達成對奠邊府之敵的包圍,越軍前指和梅嘉生曾考慮採用“速戰速決”的作戰方式,乘敵立足未穩,即集中兵力火力,從多個方向插入敵防禦中心,分散敵的抗擊力量,中心開花,外施壓力,將敵殲滅。
1月下旬,武元甲、韋國清來到前線後,經過分析,認為敵軍已經構築了穩固工事,做好了戰鬥準備,而越軍重炮團還沒有抵達戰場,倉促投入戰鬥,勢必遭受重大損失。因此將“速戰速決”之計,改為“穩紮穩打”之策:越軍要將敵人死死圍困,爭取時間將重炮拉入奠邊府周圍陣地;越軍進攻部隊則實施塹壕作業,將戰壕直抵法軍前沿。
為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越軍主力三○八師於2月間實施了上寮戰役,攻入寮國東北部,掃除那裡的法軍,解除了奠邊府越軍的後顧之憂。三○八師於3月初回師奠邊府。
鑑於三〇八師連續作戰,越軍總部將奠邊府首戰的任務賦予三一二師,戰役突破口選在興蘭高地。興蘭高地是奠邊府東北前沿的咽喉要地,控扼著至關重要的第41號公路。打下興蘭高地,奠邊府機場就完全暴露在直瞄炮火之下了。
偵察兵出身的茹夫一,對於陣前偵察極為重視,決定親自抵近偵察。3月7日,茹夫一在越語翻譯阮世元陪同下,和三一二師首長一起抵近興蘭高地,進行觀察。休息兩天後,茹夫一又於3月10日抵近獨立山高地進行觀察。
對獨立山作抵近觀察之後,茹夫一給梅嘉生打了一個電話,提出兩點意見:一是建議發起攻擊日再推遲一天,讓部隊再作一天的戰前檢查。因為這是攻堅戰,首戰能否獲勝至關重要。二是興蘭高地和獨立山高地不要同一天打,而是先打興蘭,再打獨立山。這樣,還可以把越軍的山炮集中起來使用,作為步兵衝鋒的伴隨火力。
韋國清、梅嘉生同意了茹夫一的意見,將奠邊府戰役進攻發起日推後一天。
法軍拼命反擊,越軍損失慘重,幾乎要退出戰鬥
1954年3月13日傍晚,進攻奠邊府的戰役打響了。奠邊府戰役第一階段相當順利,越軍大大壓縮了法軍陣地。第二階段作戰計劃的指導思想是乘熱打鐵,將奠邊府東面的五個山頭作為主要作戰方向:以三一二師、三一六師兩個師進攻。這五個山頭是奠邊府的東部屏障,如果站到了這個屏障上,距離法軍司令德卡斯特萊的核心指揮部不過千米之遙,用步槍就可以打著。
在第二階段作戰將要發起之時,中國軍事顧問們的心情甚佳。此前,越軍對中國顧問提出的塹壕戰法還多少有些猶豫,覺得費力耗時,得不償失。對越方的猶豫,從朝鮮戰場過來的茹夫一和徐成功感到惋惜,勸說最多。對此,三一二師顧問董仁則另有一番見解,他主張茹夫一和徐成功不必著急,塹壕戰在攻堅戰中的奧妙一戰即見分曉,他說:“等一仗打過,越方自己就會把塹壕戰的問題解決好。”
果然,奠邊府北部兩個高地的戰鬥為塹壕攻堅戰鋪平了道路,越軍各師師長不需中國顧問再提醒,紛紛把挖塹壕當成了克敵制勝的法寶。中國顧問遂將更多的精力用於下一階段作戰。
在1954年4月的奠邊府戰役第二階段作戰中,茹夫一參與研究作戰計劃,協助編制了炮兵火力的組織方案,多次協助越軍作戰局擬訂和釋出作戰命令。在此期間,他留下的日記是對奠邊府戰役的最好紀錄。
4月10日日記稱:“黎明,炮聲隆隆,為敵對C點的連續進攻。兩次均被友方擊潰。而第三次則呈現相持局面,不願再行組織反擊。如此,則C、D等點亦無法鞏固,第二階段作戰所造成的優勢和取得之有利陣地,亦將無法鞏固。餘以此理由陳之再三,始見納。”這段日記所指即是法軍拼命反擊,將東部山頭奪回一半。越軍頑強防禦,但損失慘重,幾乎要退出戰鬥。
雙方相持難下,戰鬥極為艱苦。茹夫一向越軍指揮員指出,這是戰鬥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堅持。越軍採納了中國顧問的意見,咬緊牙關苦戰法軍,結果雙方各佔一半山頭。
奠邊府戰役全勝後,茹夫一不忘及時總結作戰經驗
經過將近兩個月苦戰,法軍陷入絕境,先是失去了機場,後來連空降場也保不住了。5月1日,武元甲向越軍發出總攻擊的命令。三一二師顧問董仁指揮剛剛從國內趕來的一個火箭炮連,向敵轟擊。三一六師顧問徐成功指揮六名中國工兵挖出了一條直插入敵主陣地大碉堡下的地道,在那裡堆滿了炸藥,引爆後炸燬了那個對越軍威脅最大的碉堡。法軍終於喪失了鬥志,紛紛投降。
5月7日下午,越軍發起最後一次衝鋒,三一二師的一支突擊分隊直插法軍司令德卡斯特萊的司令部,將其生擒。奠邊府戰役以越軍全勝而告結束。在戰役後期,茹夫一都是在作戰局指揮部度過的。這天,茹夫一在日記中寫道:
5月7日:兩個關鍵性的據點均在早晨解決。敵之反擊均被擊潰。河東之敵準備收縮至河西。敵似乎已處於絕望狀態。下午,敵四面八方分批投降,芒青街內亦高懸白旗,友軍分批進街受降。
從去年冬季12月開進以來,至今5月7日為止之冬春戰役即告一段落。
由於置身指揮部軍務繁雜,茹夫一到戰役結束後第七天才得以親身進入法軍防禦縱深實地觀察。滿眼是越軍戰士以及被俘虜的法軍士兵,滿山遍野的帳篷五顏六色,道路兩邊堆滿各種武器和彈藥。他來到了法軍統帥德卡斯特萊的地下掩體,這是一個掘進式隱蔽部,鋼板、木料、泥土覆蓋,內以沙袋分隔為指揮所和臥室,極為潮溼,牆壁上掛著降落傘布隔潮防塵。茹夫一仔細觀看了越法兩軍反覆爭奪的山頭陣地,回憶作戰部署,總結經驗。
奠邊府戰役的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越法兩軍的力量對比,直接推動了正在舉行的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7月間,實現了戰場停火。1954年10月10日,越軍三〇八師進入河內。
在和平到來的日子裡,茹夫一協助越軍進行了戰役總結,協助越軍作戰局長何文樓完成了新的部隊編制計劃後,於當年9月8日離越回國。當年12月底,茹夫一又返回越南,繼續協助越方進行軍事部署和部隊整編。1955年6月,茹夫一陪同越南軍事代表團訪問中國,完成任務後留在北京,結束了在越南的使命。茹夫一回國後先後擔任成都軍區參謀長和成都軍區副司令員。
本文為《黨史博覽》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