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立春了!有沒有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又是一年。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表示著春天的開始。從此日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都稱為春季, 也是古代所指的春節,生肖屬相一般以立春作為起始點。
中國的節氣對應著四季變化,天氣的變化,農事活動和飲食,這才是最奇妙,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立春這天,南北都有些對應的飲食,總結下來在對應的節氣是對應的食物一是為了應節氣之景,另一個就是為了飲食養生了。
“立春”之後,記住飲食“4吃2禁”,一年安康,順順當當!
1、春 盤
雖然現在春盤在立春之日已經是難尋其蹤,但在舊時迎春,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用一個春盤來迎新春天的到來。
春盤又名五辛盤,早在唐代的時候它就出現在名人的筆下,杜甫的《立春》詩云:“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薛能的《除夜作》詩云:“連夜挽回三百瑞,及時驚動五辛盤。”
春盤究竟是什麼??春盤其實就是cx以涼拌蔬菜為主的拼盤。古時候每到農曆立春,江南人家通常把生菜、鮮果和餅餌等拼置盤內食用,而北方民間則多將蔥、蒜、韭、蓼蒿、芥等辛菜雜和起來吃,意思都是一樣,春盤有著迎新之意。
2、春餅
除了春盤,立春這天民間亦有吃春餃的習俗。清人陳維崧在其《陳檢討集》一書中亦說:“立春日啖春餅,謂之‘咬春’。”在立春這天吃春餃也不僅流行於民間,在皇宮中春餅也會成御賜之物賞給近臣。《歲時廣記》亦載:“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蔔為之裝飾,置奩中。
究春餅的來源應該是起於唐朝,於立春之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為了迎春嚐鮮,古人就想出來用麵皮包著時令蔬菜,捲成餅狀取名春餅,寓意著五穀豐登,春餅也是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
3、咬春吃蘿蔔
立春之時,很多地方在當天需要“咬春”。明人劉若愚《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一個蘿蔔可以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
北方人種植蘿蔔的歷史悠久且品種多,所以在立春之日北方人咬春之風盛於南方。山西《陽城縣誌》載:“民間茹蘿蔔、麵餅,即薦辛,取春生之意也。”吃蘿蔔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蔔又稱為“子孫蘿蔔”。
4、立春吃春捲
南方人立春更偏好春捲。春捲和春餅有點相似,南方比北方更加流行,尤其在江南一帶更加盛行。春捲也是由春餅演化而來的,在南方過春節,餃子反而不如在春捲和湯圓的地位更高。
立春飲食記住“2禁忌”:
忌辛辣每一個節氣有對應的飲食也有在節氣之時的禁忌飲食,春天到來之時,萬物復甦,氣候回暖,此時應當減少辛辣的食物的攝入,因為人體的呼吸免疫力下降,過多食用辛辣食物會引發上火。
忌酸味春季是養肝的最佳時期,酸味食物多吃不利於陽氣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氣更盛,傷及脾胃,所以帶酸味的食物,比如酸湯、酸果、酸菜都要少吃,想吃的話等到夏天吃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