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餐飲老闆內參 內參君
淚目、不捨……
又一餐飲品牌退出大陸市場
近日,正豪大大雞排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的訊息,衝上了熱搜榜第二位。
昨天(12月6日)上午,正豪大大雞排官微發文,稱其上海新世界城店將於12月26日停止營業。同時,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門店將陸續於今年12月31日前閉店。
訊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不捨,更有大批市民前往打卡,與品牌說再見。
陪伴了我整個青春,希望它能再回來。當年上海第一家店好像是在四川北路開的,我翹班去排了一個小時,江湖再見吧!一個時代的落幕,正豪大大雞排只能永遠活在歌聲裡了。
據悉,該品牌最初名為“豪大大雞排”,成立於1992年的中國臺灣。如同品牌名稱一樣,其雞排的突出特色就是“大”,甚至出品“比臉還大”,漸漸打出了名氣,積累了最初的消費者。
2010年,豪大大雞排進入中國大陸,後改名為“正豪大大雞排”,彼時的大陸市場,整體呈現有類無品的狀態。
與市面上常見的炸完剪碎方便食用的雞排相比,正豪大雞排XXL的體量無疑自帶差異感。份量大、口味佳、價效比高,品牌在上海的首家門店一開業,就成為了排隊王。甚至有人戲稱其與蟹黃拌麵、阿嬤手作秉承為“上海三件套”。
然而,近年來,正豪大大雞排卻疲態盡顯。餐裡眼大資料顯示,截止到11月初,正豪大大雞排在營門店數為11家,近一年開店數僅有4家。
在大眾點評中,也有消費者表示產品的口味有所改變:“先不說雞排更薄,汁水也不明顯了,就光面粉裹雞皮的那種口感都不在了。”
門店註冊數連年下滑,
雞排品類不香了
事實上,正豪大大雞排的退避,背後是愈發艱難的雞排品類市場。
在企查查,檢索“雞排”相關餐飲門店,共有近5萬條檢索結果,體量相當可觀。但從近十年的門店註冊數量來看,雞排的熱度則有著明顯下降。
從折線圖中可以得知,自2014年起,雞排相關的門店註冊數量迅速提升,到2017年達到頂峰,此後逐漸下降。
從品牌角度來看,斷崖式差距較為明顯。除了正新雞排突破萬店,遙遙領先之外,其餘品牌要突破千店,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競爭加劇、考驗加碼,雞排品牌們也在積極求變。
如正新雞排,就在今年7月份推出了雞排漢堡,週三漢堡日,三個雞排漢堡只要9.9元,價效比拉滿;最近,正新雞排還與極夢島攜手吞吞豚推出聯名新品——燒餅裡脊,優惠價格搭配可愛水豚,不斷貼近年輕人。
反觀正豪大大雞排,在產品端,多年來圍繞“大”字宣傳,但創新力不足,在差異化上大打折扣;在價格上,品牌客單價為22.88元,與同品類品牌相比明顯較高;在營銷創新上,距離年輕消費者較遠,甚至在此次登上熱搜後,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聽說該品牌。
擁有先發優勢,卻沒能將這一優勢延續下來,在市場日新月異的當下,正豪大大雞排也只能被迫退出。
不必過分悲觀
小吃快餐仍大有可為
可以說,正豪大大雞排退出大陸市場,有市場的因素,但更多仍與品牌自身相關。
也因此,餐飲從業者們不必太過悲觀,實際上,包括雞排在內的小吃快餐仍大有可為!
一方面,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泛快餐觀察報告 2024》顯示,2023年小吃快餐品類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率領先於其他餐飲品類,達到了28.1%。2024年小吃快餐品類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另一方面,品牌主動求變。儘管消費降級,讓不少消費者減少了食用小吃的頻次,但整體來看,消費者的需求仍然存在,有不少小吃品牌也在積極佈局“快餐化”,產品好吃、創新力強的品牌仍能在市場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同時,在餐飲下沉、出海浪潮下,小吃快餐品類也湧現出了更多商機。如正新雞排,就在全面復甦後,正式啟動海外市場計劃,讓好產品更好的走出國門。
2024年12.19-12.20,上海,第十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包括西貝、鄉村基、海底撈、外婆家、莆田、呷哺呷哺、霸王茶姬、江邊城外、蘭湘子、金海華、廣順興等60+頭部餐飲企業掌門人、核心高管,齊聚現場,回望舊十年曆程,謀劃新十年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