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保養品,邏輯上會按照自己的膚質、髮質、需求,尋找對應的有效成分、喜歡的質感。然而真正讓你覺得好用並且繼續用下去的產品,取決於你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
決定保養品的選擇
討厭洗頭vs每天洗頭
曾經與一位親口承認不愛洗頭的編輯,一起工作了四天五夜。除了第一天她長髮蓬蓬飄飄,之後的幾天,全靠髮夾、頭箍把頭髮安頓得“服服貼貼”。最後一天慶功宴前,她終於洗了頭,確切點說,是隻洗了劉海。美容編輯慫恿她去試各種dry shampoo頭髮乾洗噴霧,混合了豐發噴霧與爽身粉的概念,直接噴在髮根,有助吸去油膩,髮型也看起來比較蓬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從幾十元的Batiste、PSSSSST!到兩三百的沙龍品牌Rene Furterer、Klorane;從無香的Blow Pro到薰衣草或茉莉香的Lulu Organics,統統用了個遍。至於她到了非洗不可的時候,就用藥劑配方給頭皮做徹底的深層清潔,洗完再做發膜護理。如此這般把中國產婦坐月子不洗頭的習慣貫徹到日常生活,實在是太奇妙了。
而愛洗頭的人GRAZIA也認識不少,簡直是另一個極端。他們每天洗頭,有時候甚至早晚都洗頭、吹乾,不厭其煩。用的洗髮護髮產品,大都是溫和的,邊洗邊按摩頭皮衝乾淨。不染不燙也不上電卷棒,任何造型劑都不用。最多在髮梢輕拍兩滴護髮油,上5分鐘蒸汽大卷,隨手抓亂wave,就很時髦了。
在愛洗頭的人眼裡,很久不洗頭的人,就算頭髮乾洗後不髒不油,頭皮怎麼可能健康?而不洗頭的人則擔心,那些每天洗頭的人,頭髮大概很快會掉光,或者像老人家們說的會患頭風。事實上,GRAZIA認識的他們不管是哪個極端,頭髮都好好的。大家都不必judge誰對誰錯,也不必試圖感化彼此。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決定了不同的日常保養選擇。
這基本上解釋了,為什麼同一個產品,有人用了驚為天人,另一些人可能完全無動於衷。
你的潔面力度有幾級?
卸妝洗臉,是另一個壁壘分明的世界。比如喜歡將卸妝與洗臉合併,或者洗臉不洗澡的,就非常適合用幹手幹臉按摩潔顏霜,搭配厚毛巾熱敷三遍並按摩,再冷敷一遍。這其實就是按摩院潔面手法的家庭化。因為按摩院不可能把客人的臉按到水龍頭下衝乾淨,只好端一盆燙水在一旁待命。也正因為水溫太高,容易把毛孔撐大並引起紅腫,最後需要冷敷收縮毛孔鎮靜肌膚。
作息始終不規律,也不願意調整?起碼可以讓皮膚“日落而息”
我們都知道中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潮起潮落”的健康養生規律,西醫將類似概念稱之為“晝夜節奏”。但是,對生活在當代digital era的你我來說,作息時間按照日夜分界無疑是一種“極權統治”。改變作息時間,即使是一件對的事,卻未必是快樂的事。我認為,一個不快樂的生活習慣,最終也不會養出什麼好肌膚。這時候就很有必要利用保養品幫忙防範一些已知會造成的肌膚困擾。比如有些工作晝夜顛倒,或者需要輪流坐班的,雖然人的作息打亂了,但皮膚可以透過針對調整肌膚晝夜節奏加強修護的產品,維持住良好的狀態,讓膚色保持明亮。
任何看似不正常的生活習慣都不缺生存之道,正是這個世界繼續運轉下去的魅力。
好產品配好習慣
Philip B. Russian Amber Imperial頭髮乾洗噴霧
比較像洗過一般自然,噴出來溼溼的,幹了以後頭髮蓬蓬亮亮,又不粘膩。
歐萊雅仙氣帽
像浴帽一樣戴在頭上就會散發蒸汽,一邊放鬆頭皮,一邊讓在帽子裡的營養護髮成分更深入頭髮絲。
珂潤潤浸保溼洗髮水
守護健康頭皮必需的“神經醯胺”的作用,保持頭皮滋潤的同時,有效洗淨汙垢和油脂。幫助緩解頭皮乾燥粗糙等不適,泡沫細膩豐富洗後輕盈舒適。
嬌韻詩雙萃煥活修護精華露
由天然薑黃根與高山火絨草植萃雙重核心修護成分,齊下橫掃暗黃疲憊“熬夜肌”,重現肌膚年輕光采。
蘭蔻菁純面霜(新年限量版)
高活性玫瑰精粹,匠心復配專研玻色因與至奢白池花籽油,煥活細胞新生。
嬌蘭新年限定版復原蜜
“升級黑蜂修復科技”甄選黑蜂蜂蜜等5種純淨珍稀蜂蜜,激發細胞間的新生力量,帶來高達9倍的肌膚自我修復力。
雅韓透顏白玉鏡墊粉底液 SPF50+ PA+++
抗皺、美白、防曬,三效合一,肌膚從早到晚”隱隱發光”,24H小時持久妝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