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從小,我們就會聽到這樣的評價——
“這孩子內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或是“這孩子外向,將來一定吃得開”。
這套話術就算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也奇蹟般地全國統一,一內一外之間就拿下了一個人性格的最終解釋權。
圖源:《人生切割術》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內向/外向的標籤延伸成了“社恐”和“社牛”,其本質是將性格簡化成兩種扁平的類別,來校準對於一個人的情感、交際和工作等方面的判斷。
而在真實的世界裡,具體、鮮活的人似乎也在逐漸被內向/外向所結構化。換句話說,內向/外向可能是最流行最普遍被人接受的人格分類理論了。
然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劃分內向/外向的知識體系本身是問題重重,並展現出了合理化階層構造的傾向!
此時一定會有人說,內向外向的劃分人格的方法是科學客觀地研究出來的人格心理學知識,怎麼就被說成是合理化階層構造了?
事實上,內向/外向並不能算是嚴格可證偽的科學陳述,它僅僅是在一種世界觀之下,被人格心理學家所構建出來的知識分類體系罷了。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客觀的上帝,更沒有人規定什麼是正確的、客觀的標準,必須要按照某種既定框架去分類和認識人。
每個時代、每個團體、每個人評價人的尺度都是不同的。比如,亞里士多德就曾經論述過所謂自然奴隸:有些人的靈魂天生缺乏遠見卓識,天生需要依賴別人,這些人都是自然奴隸,需要得到擁有更智慧高貴的人的靈魂的支配。再比如,有人會把人分成值得交往的和不值得交往的,他的區分標準是「那個人會不會經常請自己吃飯、會不會經常自己忙」等外在行為指標。
學校需要努力學習的人,戰場上需要勇敢殺敵的人,基督教希望信徒虔誠順從地信仰上帝......就像我們會按照交朋友這個需求來制定區分人的標準一樣,內外向的區分也是基於一種價值判斷。因為,如果讓需要虔誠信徒的教會和需要高尚靈魂的亞里士多德主導人格心理學,那麼他們就不一定會用內向/外向的指標來劃分人。
圖源:《心之石》
那麼,當前主流的《人格心理學》教材是站在誰的角度,什麼立場上,為什麼要把人格劃分為內向/外向了呢?
被廣泛用作大學心理學系教科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蘭迪·拉森和戴維·巴斯編寫的《人格心理學(第2版)》中有很多關於內向/外向的話語,其中重點介紹了五因素人格模型。這個五因素之中的第一個向度,就是外向性。文中提到:外向者喜歡聚會、喜歡交談,表現為他們經常參加社交活動,能夠使枯燥的聚會具有活力;外向者對其所屬社會的影響大,通常處於領導地位;外向者更快樂;還特別強調外向者認識女性的時候更大膽。
圖源:《今天開始世界屬於你》
而內向者則跟「害羞、羞怯」這種特質形影不離地出現。可能作者自身也覺得對外向者描述得太好,特意另外強調說外向者也是有劣勢的,就是太過於喜愛冒險而容易出車禍等意外。
實際上,人格心理學家在這裡是在用一種人格在先、外在行為在後的邏輯來展開論述的。但是,我們在這裡並不能完全判斷,一個人是先外向才具有領導地位,還是先具有領導地位之後才外向的。而且,也無法弄清楚共同變數的影響,有可能所謂外向性的性格和領導地位等外在行為,都受到個人所佔據的社會階層的影響,並不能直接把所謂外向性和領導地位說成是因果相關。
事實上,有權力的上位者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會被追捧,也當然更有可能喜歡參加聚會、能更自如地暢談。即使所謂很內向的人,很多人在熟悉的人面前也是喜歡說話的。如果在生活之中總是獲得正反饋,那麼必然也更有可能變得自信了吧?
當然,生物遺傳性不能被否認,人的性格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人的性格是先天后天共同塑造的,如此之後,性格會形成一種階層分佈的狀態。
圖源:《唐頓莊園》
法國社會學家布林迪厄透過大量調查證明,上層階層更有可能具有所謂外向、自信的性格。由於這個世界上的上層階層從小習得的生活教養、文藝操守、生活禮節都被我們整個社會當作是高階的,並對此心馳神往。
長期浸泡在這種環境之中並總是得到正反饋的他們,在生活之中顯然更有可能會具有自信大膽的性格特質,這當然也會促使他們更加願意主動認識異性。因為他們知道,大家大機率會對他們的愛好、生活品味、財富產生羨慕。而如果一個人物質條件貧瘠,他也可能會預測,喜歡的異性大機率不喜歡他。在成人前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中,一直浸泡在這兩種環境中的人,請問誰更有可能外向呢?
圖源:《繼承之戰》
事實上,布林迪厄透過調查發現:最害羞拘謹的階層是急於想要往上爬的中產階層,他們會表現出更加謹小慎微、害羞寡言等特質。因為對於想要往上爬的中產階層來說,如果他們想要脫離自身階層,就要去修改自己從小以來習慣的各種吃穿用度和生活習慣。如此,他們每時每刻都要用上層階層的標準來審視自己、要求自己。他們內心中住著一個嚴厲高標準的他人,督促他們異常勤奮地習得各種所謂“高雅”文化,生怕自己露出低階層的特徵而受到他人鄙視。
圖源:《凪的新生活》
下層階層反而更無所謂,因為很多真正的下層早已在早期的教育階段就被“淘汰”了。他們身邊都是類似的、從小就沒怎麼想要往上爬的人群,進而他們普遍沒有明顯嚮往高雅文化的傾向,反而會嘲笑那些試圖往上爬的中產階層,會說他們「裝、向權力者獻媚、附庸風雅」等等。
而且,在五因素模型中談到了外向者喜歡聚會、交談、更加自信地和女性聊天等特徵。這裡想當然提到是和“女性”聊天而不是“異性”,說明作者下意識地把典型的外向者想象成是高地位男性。並且,只有在現代歐美文化之中,才更需要在聚會上主動去認識人,其他文化裡很多都是直接排定坐次並一一介紹,比如,伊斯蘭世界根本不需要也不必要主動和女性搭訕。
圖源:《凪的新生活》
人格心理學家用歐美社會標準得出的這種性格分類模型,試圖應用在所有文化社會的人格分類之中,導致大量論文中對歐美文化和其他非西方文化之中的人格特質進行比較,特別是日本頻繁出現,並得出大量日本人更內向、更消極等結論。而如果用其他角度去描述日本人,實則也可以是合群、謙虛、內斂等積極的詞彙。在這套理論體系中,低自尊的內向者往往也更容易是女性。
所以,這個所謂的外向性是按照歐美現代文化為標準,以有領導地位的有錢中年男性為視角而排定的人格次序。整個人格向度的評價角度也是以這個典型的權力中心視角來認識世界的。實際上,在《發展心理學》的教科書之中,描述青少年為叛逆期、中年女性為情緒無法控制的更年期等案例,也是相同構造的產物。
其實,社會中對很多自然事物的描述也是帶著價值觀的。比如百度百科之中對火星的描述:“火星既稀薄又寒冷,遍佈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顯然是人類中心主義或者地球中心主義的描述,為什麼說人家稀薄又寒冷、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呢?顯然,我們對火星的認識是處處以地球為參照的。而很多人實際上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以為我們對火星的認識是客觀的。
事實上,這本《人格心理學》教材中也是一樣。在歐美話語場中誕生出來的它,隱含了以歐美上層階層為參照系的對世界的描述和認識,並且佔據科學客觀的名義傳播到了全世界。
圖源:《我的解放日誌》
人格心理學顯然受到自然科學——例如把銅和鐵拿來進行比較分析並確定性質的研究方法——的強烈影響。這種研究方法或許適用於自然科學的探索。但如果拿這些來研究人類,天然就會忽視人的社會性。因為自然世界中的銅和鐵等元素不會每時每刻相互影響性質,而人與人之間是天然相互影響的。人格心理學家把人從社會場域之中單獨拿出來,對人格本身進行分析比較,相當於把個體之間出現的差異像確定自然性質一樣,還原成個體內心本性和本源的差異之上。這種方法論極容易忽視社會場域對個體心理的影響。
這種在歐美流傳很久的本質主義思維認為,人類性格的表象必然是不變的性格內在本質的產物。他們覺得,人與人之間表現出來的行為差異,必然是來自於某種不變的本質。如此,被這種本質主義思維支配的《人格心理學》把白人&黑人,中國人&美國人,男人&女人成組進行各種比較對比後,就會不斷髮現各種群體的本質差異,進而在社會話語層面建構種族性別秩序,不斷強化兩類群體的刻板印象和對立。
圖源:《我的解放日誌》
人格差異也是如此,內向者和外向者之間二分法式的不斷比較,歸咎於內/外向本質的思維已經在人與人之間鑿出了無法逾越的身份鴻溝。
而且,由於人格心理學憑藉著客觀科學的名義,佔據了社會話語中可以規定正確概念的權力。也可以說,自從心理學誕生之後,我們看人類心靈的視角都被心理學的概念所“矯正”了。如此,心理學中內向/外向的性格劃分已經成為當代社會主流觀念的一種了。幾乎所有人都在被人格心理學家不斷重複的內向/外向人格分類體系強烈影響著。這就導致內向/外向的分化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隱性的社會等級身份。
圖源:《今天開始世界屬於你》
很多人直接被定義為內向後,失去了大量機會;很多人在應聘時被性格測試劃定為內向後,被不適合工作的理由拒絕。而被拒絕和受社會打擊的所謂“內向者”會將要受到的打擊都歸結於個人性格。他們被社會引導去羨慕那些自信、外向、喜歡社交、到哪裡都受歡迎的人,覺得是他們天生性格好。於是他們拼命讀心理學相關書籍,想讓自己變得外向。但由於人越是排斥自己的性格,就越會陷入害羞拘謹的狀態。這樣重複幾輪後,他們會不斷確證自己性格本身就有問題的結論。
圖源:豆瓣讀書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心理學書籍中,對外向者的描述更加積極,而對內向者的描述則使用了更多消極的詞彙。外向被認為是“更好的”,不然也就不會大量出現《內向者的優勢》這種書了,而幾乎不會出現“外向者也有優勢”等諸如此類的書來安慰外向者。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煩惱自己是外向者,內向者卻對自己的標籤產生不適和痛苦。
如此,社會把資源分配引發的性格表現,以完全歸咎於個體內在穩定人格的方式,完成了心理性的支配,達到了奴隸制中亞里士多德宣揚的「有些人天生靈魂高尚智慧」一樣的效果。區別只是,一個在藉助形而上學或宗教,一個在藉助所謂科學的權威罷了。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然而按照社會學的角度重新思考後,我們也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是“命運決定性格”。我們看到的他人的性格,也是他命運和處境的產物。
誠然,成長環境、生活方式或許對於人的性格存在影響,但過分放大性格的細節,反而讓自己被固定的思維框架所湮沒。我們需要的是:拒絕、看透、超越內向/外向這種知識體系本身,整體性地反思《人格心理學》的思維和歸因模式。
人為歸類的性格不應該成為事業、生活的阻力,內向/外向對性格的單一評價也不應該成為一個人身上的固定標籤。跳出框架、打破有偏見的思考模式,或許會發現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