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過年回家不用說話,就讓別人知道你混得很好?
相信這個問題已經是很多異地打工人的剛需了,不管是為了自己那一丟丟虛榮心還是為了給爸媽長臉,如何在過年回家期間成功讓親戚朋友們被自己裝到呢?
在上週看一個網飛節目時,我突然悟了:
其實不用說話,更加不用花錢買愛馬仕,只需要在禮儀上做一點點改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一定是:你在外面混得很高階。
屬於是四兩撥千斤的彎道超車了。
其實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樣的,人們很容易從一些細微處的禮儀之中來判斷你來自哪個階級,或是受到的是什麼樣的教育。
《唐頓莊園》中,如何拿酒杯、茶杯都有門道。大管家卡森還有一把尺子,專門用來丈量餐具擺放距離是否合適,左右是否對稱,不然會被主人斥責。
《色戒》中,在王佳芝和易先生初次見面時,王佳芝在喝水後將口紅印留在了杯子上,易先生一眼就已經瞭然。
這部網飛節目叫《Mind your manners》(注意你的禮儀),是一位中國女生何佩蓉(Sara Jane Ho)的節目,主線劇情就是提升“學生”們的禮儀。
畢業於哈佛的她是來自香港的禮儀教師,還曾經在國內辦過禮儀學校,專業度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她的學生們有在美國的亞裔中產/貴婦,對於學習西方禮儀有迫切需求。也有來自美國當地的家庭主婦,想要重返職場;甚至還有想找女朋友的男士,希望提升禮儀不要在約會時跌份兒。
每一集大概20分鐘左右,都會有一個主題,整個看下來資訊量滿滿而且接受起來也不怎麼費力。
看完之後真的感覺收穫很大,很多禮儀細節都是我們平時習慣性忽略的,但看完之後跟著這位老師調整自己的禮儀習慣後,真的感覺吃滷煮都有種在吃佛跳牆的高階感。
在喝東西這一趴,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開頭聊過的口紅印問題。
正確做法是,用嘴唇內部也就是沒有塗口紅的部位去接觸酒杯,並不需要太用力,就不會留下口紅印記。
如果真的不小心留下了,也沒有關係。
就保持在同一個地方繼續喝就好,不要破罐子破摔最後整圈杯口都是口紅印。
如果喝的是白葡萄酒或是香檳,要注意拿酒杯根部,因為握住酒杯的部分會影響酒溫,握根部才像行家。
如果是和好友和長輩約了喝茶,在端茶杯時要注意將碟子一起端起來。
倒茶時如果可以做到先幫對方倒,也是加分項。
之前在綜藝裡,奚夢瑤和何猷君去于謙家做客。臨走時,奚夢瑤才發現茶水沒有喝,她的做法是立馬端起來一飲而盡:“不好意思,都沒有喝茶,感覺是好茶。”
一是喝完了主人的茶,二是誇了主人的茶好,禮儀和情商都贏了。
無論是吃飯還是喝東西,不管當時是站著還是坐著,都要保持姿態挺拔。不要用嘴去夠杯子,避免彎腰駝背。
但只有喝湯時例外,可以微微頷首。
不過喝湯時也有其他講究,不能把湯匙整個放進嘴裡,而是接觸一部分,讓湯滑進口中。
雖然這幾項禮儀已經足夠涵蓋大多數情景,其實依我看來,喝東西的禮儀是很複雜的,尤其是我們中國的茶道,其中可以傳達很多暗語,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深入瞭解一下~
過年回家,難免會遇到和親戚吃飯,或是和朋友聚餐的情況,這時候一點點細微處的禮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讓人對你改觀。
在禮儀文化中,很看重的是用對應的餐具去吃對應的食物。即使是隨意的Brunch,也要注意用餐時的餐具區分。
如果去吃的是中餐,則格外需要注意東方的公/私筷禮儀。
靠碗更近的是私筷,另外一副則是公筷。在夾菜時要用公筷往自己碗裡夾,再用私筷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公筷夾菜時不要在盤子裡戳來戳去,翻來翻去,很容易讓人翻你白眼。
最後,也不要跟親戚朋友吃飯的時候,一時間吃高興了就得意洋洋,用筷子給別人介紹菜色,這在東方文化中也是很不禮貌的一個行為。
和家裡很多人一同出去吃飯,座次也有講究。一般來說中式餐廳又是家族聚餐,圓桌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正對門的就是主位。
讓年紀最大的坐在主位這個已經是商務飯局裡的常識了,但其實家宴並沒有那麼嚴格。如果說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想讓你坐在自己旁邊,也無需過度推辭,大大方方落座即可。
全部入席後,往嘴裡炫飯也有講究。
小倉朋子在《受用一生的餐桌禮儀》中提到過一個“絕景原則”,也就是在食用時儘量不要破壞擺盤的美感。比如在吃一道硬菜時,可以從靠近自己這一側開始舀,儘量保證菜色的視覺美感,能凸顯出食者的自我素養。
不管中餐還是西餐,在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讓流心的食物流在盤子裡,最後和其他的食物混成一坨,也會顯得邋遢~
吃完正餐,也許還會圍在一起吃一些甜品。
在吃糕點的時候,一定給自己拿一張紙巾墊著。接好糕點的糕屑,不然無論是掉衣服上還是掉地上都會給人一種不精緻的印象。
姿態優雅是一個很籠統的事情,包括生活中的各個細枝末節,從說話到思維,再到對自己的接受程度,可以聊的很多。
Sara比較注重的是待人接物時的禮儀,一定要得體。
比如說話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大,很容易給人一種情緒不穩定的感覺。將音量控制在不要超過嘆氣聲的大小就剛剛好~
說話的聲音只是細節,但我觀察到了Sara如何將禮儀姿態融進了自己的每一個習慣裡。長達一兩個小時的下午茶時間,她的後背總是挺直的,脖子也絲毫沒有前傾,整個人看起來就很貴氣。
走起路來也是一個原則,姿態挺拔,鬆弛自然。
因為你留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你正在行走,看似簡單的步伐改變,能讓氣質瞬間上一個臺階。
四字箴言:
而且她還會分享一些如何讓人狀態變好的Tips,比如不要在家中放負面的畫,以及說話一定要直視對方等等。
但真正讓我下定決心安利這檔節目的是這個情節:
學員是一名沒什麼自信的女生,常年用濃妝豔抹和暴露服裝來“武裝”自己,Sara勸她卸妝後,自己也把妝卸掉了。
兩個素面朝天的女生互相鼓勵,平平常常的場景卻讓我很受鼓舞。
她在節目中不止教禮儀,她會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故事,瞭解她們的脆弱,但不是居高臨下的指導,而是把自己和她們放在一起去做到“共情”。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美麗和力量,自信後再談姿態優雅,才更四兩撥千斤。
說了這麼多,很多人會說回家了自然怎麼舒服怎麼來。這點自然沒錯,但中國那句老話“禮多人不怪”中的“禮”,說的其實是“禮儀”。這個東西,有比沒有好,多比少好。
歸根結底,無論餐桌禮儀是否得體,還是姿態是否優雅,都不應該是為了突擊某個場合迅速練成的,而是應該在瞭解後記在心裡,在日常生活中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最終形成習慣,達到“得體”不是演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才是最佳效果。
本文編輯:GOOSE
美術編輯:Ning
分享給更多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