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種地吧 第三季》因為人數驟減一下上了好幾個熱搜:
此前,節目組就因為各種操作引起了粉絲們極大的不滿。
現在第三季連十個人都湊不齊更是讓大家覺得這群像BE了。
而且《種地吧》第一季的成功就已經讓不少人看到了“種地”這個賽道的潛力。
所以紛紛開始模仿,雖然《種地吧》的競品不少,但是還從未有能超越的。
比如之前的女生版本——《燃燒的月亮》。
播的時候沒掀起什麼風浪,倒是捱了不少罵。
還有被網友們評為宛宛類卿的《島嶼少年》。
這兩個綜藝,如果說《島嶼少年》是宛宛類卿,那《燃燒的月亮》就是完全照抄。
而最近芒果也新出了一檔種地綜藝——《我在中國當農人》。
《種地吧》競品這麼多,又趕上第三季少人這個風口浪尖,《我在中國當農人》一播就有網友辣評了:
在這檔節目中,來自六個不同國家、不同職業的外國友人們組成了一支“跨國新農人創業團”,他們來到中國常德桃花源,深度體驗中國鄉村生活。
要不說芒果做綜藝很超前呢,別人還沒敢想呢,他們節目都錄完播出了。
扒一扒嘉賓履歷,天吶,沒有芒果哪兒能看見混血國際男模給大家種地看啊,這不禁讓伊姐感嘆,種地賽道還真是人擠人啊。
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種田文化,老外來了都得體驗一把。
看過《種地吧》和其競品綜藝的應該都能想到,這《我在中國當農人》的套路,天崩開局+衣食住行全靠自己,肯定一樣都不能少。
伊姐覺得這對老外來說可能有點難度,畢竟種田基因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但是對老外來說不一定。
這檔綜藝目前只播了一期,但是六位外國友人湊在一起確實還是有看點的。
節目組要求他們找到要住的地方,地盡在眼前,但是看不懂字。
說起來這幾位中文還都挺好,都在中國待了很多年。
有人能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甚至還有中傳播音生。
結果聽不懂方言,能看出來真的在盡力理解了。
不出意外地,他們需要自己打掃房間。
生鏽的廚房、需要自己拼的床……看到這環境,雖然臉上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內心慌亂,實則笑料百出。
拼床的時候發現床柱子長短不一樣,結果隊友“一腳”解決問題。
他們還需要自己在這裡賺錢繳納房租。
而且是零啟動資金創業,導演組不會提供幫助,他們也不能使用自己的資金。
感覺這六位外國人可能覺得天都塌了吧,更難為人的是,他們需要開墾一片長滿雜草的荒地。
要不說洋相還得洋人出呢,看到雜草的時候,肖恩來了一句:“這不是米飯嗎?”
老天,他甚至分不清水稻和雜草啊。
在這個節目裡,大家很明顯就能看出外國人做事的思維和咱們不太一樣,他們更喜歡直接表達,甚至直接的讓人覺得很強勢。
其實伊姐覺得這節目除了好笑之外,還是有一些值得吐槽的點在的。
比如,他們去幫老鄉幹活,需要接待60位客人,給他們做飯。
有人在幹活,而有些人卻覺得沒事幹,去了“健身房”。
最終結果是餐晚了40多分鐘,而且味道還不是很好。
咱們不能確定這段是不是有什麼劇本,因為確實不太合理,怎麼會讓毫無經驗的六個人直接就給客人做飯呢?第一次做,多少應該有人看著吧。
但是不得不說,這幾個人心態是真的好,出了各種狀況,還能淡定解決,並且儘可能不影響大家的心情。
而且這節目目前短短一期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長,似乎剪輯得沒有那麼流暢,有很多地方的銜接好像有點生硬。
但總體來看,這檔節目更重要的是宣傳當地的風土人情,帶動地區發展,就像在節目中老鄉說得一樣:
伊姐認為,這也正是種地綜藝應該有的立意,而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流量。讓外國人來中國體驗種地,是一種文化交流的方式,中外文化交流也一直是芒果很擅長的事。
至於這檔節目之後是怎樣發展的,其實還有待觀察,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