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皇家富貴,江南有細雨煙雲,那廣東有什麼呢?除了粵菜、祠堂,廣東還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的重鎮,而廣東美術館則是全面展示和收藏中國近現代美術的重要機構。今年5月,隨著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啟用,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正式對公眾開放。如果想要全面感受嶺南文化,感受廣東的“性格和特點”,那麼廣東美術館非去不可。
座標:廣州
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
館長:王紹強
藏品離我們年輕人遠嗎?
這家新開的美術館以豐富的館藏著稱,它擁有四萬餘件藏品,是當之無愧的嶺南藝術高地。喜歡逛館的小夥伴都知道,只有博物館才在拼館藏,而作為一家美術館,有如此豐富、專業的收藏系統,實屬罕見。也因如此,如何持續、有效地發揮這些豐富藏品的價值,特別是面向一代代成長和變化的觀眾,就成了美術館存續的首要問題。
Q
廣東美術館有哪些新舉措,拉近藏品與年輕觀眾的距離,發揮藏品的新價值?
一館兩區的格局,為美術館藏品發揮其價值提供了全新的方式。首先,透過專業的修復和保護讓藏品重新發揮價值。第二,透過藏品的數字化管理啟用傳統藝術資源。第三,進一步深化藏品活化與利用。我們將創新展陳方式,提升觀眾互動體驗,同時加強美育教育,跨界融合拓展藏品價值,讓藏品故事走進大眾生活,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發揮藏品的全新價值。
Q
新館成立,是否也會有新的收藏計劃?
自建館以來,我們的收藏工作就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根據“沿海性”與 “當代性”的學術方向,我們將收藏的重點放在廣東美術、中國近現代美術、中國當代美術、海外華人美術和國際美術等幾個方面,開展收藏工作。新館的建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立足本土、輻射灣區、關注全國、面向國際的平臺,這為收藏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收藏和學術方向是我們不能輕易更改的根本,我們將在原有方向的基礎上,繼續按階段、分專題、有序地規劃我們接下來的收藏,並根據學術路線,推出更多自主策劃的館藏精品展覽,讓這些庫房裡的珍品真正地活起來。
【藏品活化】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除了豐富的藏品外,在2024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的開館藝術季上,八場不同主題和形式的大型展覽同時開幕,令人應接不暇。為什麼“老牌美術館”越來越“新”?相信這與館長風格也有些關係,館長王紹強同時也是一位重要的藝術家,創作主題涉及對中西文化間的研究、重構,創作材料也多種多樣。創作上的風格或者思想,多少也影響到美術館的風格。
“新時代 •新跨越—廣東美術館新館系列大展
之“城市鏈:風起南方的藝術實驗大展
Q
新藝術”層出不窮,廣東美術館如何做到“臨陣不亂”?
學術團隊機制的構建保證了我們藝術判斷的嚴謹性和前瞻性。不管是具有國際性和探索性的學術品牌展覽,還是具有探索性的青年藝術家和策展人扶持專案,都是在這樣的機制下發揮其影響力和價值的。
Q
藝術家、館長,在身份變化中如何保持熱情、取得成就的,同時又能達到工作的平衡?
正是因為有著這麼多身份的變化,得以激發與自然、文化、歷史、哲學等相連結的藝術層面上的思考,而這些作品也成了人生不同角色的濃縮與昇華,使得我在對傳統文化以及對當代價值的理性思考中,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當代“人文山水景觀”。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在獨處中思考,在工作中兼收幷蓄。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本身,在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和源泉,讓兩者相互促進。
作為廣大觀眾的一員,眼下還年輕的我們終於被美術館納入了考慮的範疇。適合年輕人的地方從不應只是吃喝玩樂的場所,還有我們的文化生活—讓腦子不時開竅的美術館。針對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廣東美術館將會有更多關於新媒體的內容,不只是新的展覽,還有與觀眾趣味相符的文化內容、藝術作品。面對新的社交和生活方式,有著教育經驗的王紹強館長有很多想法。
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展覽現場
Q
廣東美術館會有何新動作?
接下來我們計劃在豐富館藏的基礎上,與國際知名藝術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引進世界級藝術展覽;同時深化打造自身學術品牌,進一步加強品牌的國際影響力;設立專項基金和展覽計劃,扶持廣東及中國本土藝術家的創作與展示,促進本土藝術的國際化發展,讓廣東美術館成為國內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Q
你覺得一個美術館要如何融入青年人的生活?
年輕一代在數字化、影像化的語境中成長,他們對前沿的事物、對影像的感受有著天然的敏感度。廣東美術館一直在探索和實踐,透過場域的打造、視覺體驗感的提升以及新媒體傳播等方式激發心靈的共鳴,與年輕一代對話。
“新時代 •新跨越—廣東美術館新館系列大展
之“未來觸感:沉浸式數字藝術大展
北上廣深的精神食糧足夠充足,展館扎堆,再厲害的美術館也只能成為這藝術海洋裡的一朵小浪花。但在距北京高鐵21分鐘的廊坊,新繹美術館的開館卻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整個區域的氣場,像一場巨浪,將旁邊的夢幻紅樓戲劇幻城以及大劇院都卷挾其中,整個街區都因它而散發著一抹學術氣息,沉穩、深邃。
座標:廊坊
美術館:新繹美術館
館長:張子康
如果你是一箇中重度藝術愛好者,那一日遊會推薦你一個新的去處——北京邊上的新繹美術館,一日遊下來保你收穫累累,享受到無與倫比的知識與精神之樂。
和夥伴們聊起今年藝術圈的大事件,新繹美術館是不能避開的存在。它是實打實的廊坊新地標,總建築面積有三萬多平方米,具象一點,這相當於1/2個三里屯太古裡,3個北京UCCA當代藝術中心,如果連同母體建築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一起算,這個數字將達到27萬平方米,約等於兩個北京的藍色港灣。
不只是建築大,從藝術專案的體量規模、專業度、藝術家參與數量,也怎一個“大”字了得!
今年4月,新繹美術館開館就推出了3場重磅展覽:“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雙個展”“時間的銘刻: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經驗和轉變”“新繹·青年藝術年度國際專案:青年藝術家提名展”。10月,新繹美術館舉辦了首屆新繹國際藝術雙年展,強大的藝術家與策展人陣容、突出的國際化特點是本屆雙年展給人的直觀印象。展覽雲集了來自全球24個國家的91名國際藝術家的重磅作品。參展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展陳區域超20000㎡,眾多作品首次亮相中國。
宋冬,《一刻》,新繹美術館展覽現場
這一切的落地和館長、新繹美術館的創辦人張子康密不可分,他將新繹美術館的學術定位聚焦在了國際化、當代性的大方向上。張子康摸爬滾打的戰場曾是出版界,後轉做專業美術館運營。在結束今日美術館任期之後,張子康於2012年赴任新疆文化廳副廳長,兼任新疆畫院院長,兩年後擔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2017年擔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他被譽為“中國民營美術館第一人”。 自2004年張子康出任中國首家民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館長算起,他已經有20年的美術館工作經驗。 20年的實踐,張子康對新時期美術館建設也有了新的思考,他用兩個字——“智識”概括他的思想結論。 他將美術館定位為“智識場所”,希望給觀者更多的是“知識和眼界”,能讓觀眾看到知識的前沿發展脈絡、人類未來世界的意象。
為什麼要把美術館建設成這種系統性的智識場景建設呢?“這對美術館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正是在這種場景下,藝術發生了碰撞,激發和形成更具創新的思想和新的藝術認知,對於大眾來說也獲取了超越其傳統認知範圍之外的新內容。所以說美術館是建立整體思維的場域,在這個場域裡思維不斷被推動、連線、放大、產生。”
而今很多年輕人將美術館當成在社交網路展示自己,拍照的打卡地,對牆上的畫、地上的裝置不肯給予一點思考,眾同仁精心為你烹飪了一場滿漢全席,你拍個照走人,這種現象任哪位館長看了都扼腕嘆息。部分觀眾的下沉,並沒有耽誤張子康的上升,張子康說:“與展覽館的模式不同,美術館品牌形成的過程中,更加顯示出一種號召力和啟示。不管什麼樣的展覽,美術館始終是在以自身專業性的高度吸引觀眾,而非某一個展覽。”你看,這場角力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他野心勃勃,要以學術為美術館建基,以專業的影響力來獲得社會資源,學術方向的分化或者說研究方向上的明確,就是他對美術館的定位。
袁可如,《螺螄殼裡做秀場 》,新繹美術館展覽現場
看到學習、專業這些詞彙先不要有壓力,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們普通觀眾來說,看一場好的展覽,開闊眼界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美術館也是這樣,她的自覺是引入國際化藝術資源,並在美術館進行有效的落地、連線。“學術上的這種連線,關乎到美術館教育體系的建設,以及場景的認知。如果高階的資源引進之後,沒有好的學習場景進行連線,觀眾也不會對美術館和展覽產生有效的認知。”在這裡,張子康將體現專業性的認知系統歸納為“智識場景”。美術館透過智識系統,開放藝術邊界,鼓勵跨學科研究,不斷產生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和展覽形式。
美術館也確實卷出了新高度,怎麼說呢?總要有一些人先進入上升通道!
有了這樣清晰的理論系統加持,新繹美術館的工作自然也呈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呈現方式不僅僅是展覽,形式也不僅僅是作品和空間之間的關係。美術館實際上是在展覽中建造文化價值,然後以商業的方式擴充自己的資金體系,繼續投入到自身運營中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這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才能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購買,“這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對藝術的尊重,他能獲取一些創意性的思維和認知。所以說美術館應當抓住自己綜合的社會資源優勢,而非簡單地充當一個平臺。商業與博物館形成緊密的連線,形成更強的整體效應。品牌價值越高,長遠性也就越強,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規律。”
如果你來廊坊以新繹美術館為原點一日遊,你在它的周邊會發現一眾大型文旅機構,如文化公園、戲劇公園、絲綢之路藝術中心大劇院等。為了顯得不那麼突兀,新繹美術館重新思考了運營策略。以首屆新繹國際藝術雙年展單元之一“無垠聲境”為例,從藝術的型別上看,這一單元可以和周邊的文化型別相呼應,但展現的卻是基於當代藝術視角下的聽覺藝術的發展,對智慧和想象力的深刻致敬,作為一種知識的連線, “美術館不消解周邊文化的專業性,不趨同,也能共同生長。”這是張子康所要說的“整整齊齊”真正的意思,是“互補、互促”的精神。
對外拉齊了顆粒度,對內也異曲同工。在每一場展覽之前,他都會與策展人“在大的共識和主題之下,進行充分的溝通,同時在不干涉專業和創造力的前提下,積極推動策展人與地域的連線,推動它更多的創新”。
近期一場“班味十足”的展覽,掀開了新繹美術館發起的青年藝術家提名專案的序幕,“他們活躍有創造力,尤其是對數字化發展的當下來說,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和知識來源。我們希望用經驗給他們服務”。這些專案正在啟用這個美術館,使之不斷地獲得更多可能性。擺脫對單一力量的依賴,社會資源正是美術館能夠獲得多元生命力的保障。
zzyw(汪洋 & 漆貞貞)、李茜霖、劉宗鷹、李驕陽
《下海》2,新繹美術館展覽現場
胡偉,《父親:“明天不要再去跟老闆叫板,先想想他到底要什麼。”》,新繹美術館展覽現場
新繹美術館,“班味劇場:如何更好地工作”,展覽現場
這樣一家有高度,有理想的美術館,你完全不需要擔心展覽的質量,屬於“閉眼進”系列,因為它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已經遠遠高出了一個觀眾對它的要求,腳踏實地地令人心安,進去便是驚喜。
策劃、編輯-原曉
新媒體編輯-錦鯉
採訪、文字-安亞飛
場地攝影-白峰、蘭卡威
部分圖片提供-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