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微博
“公主抱”名畫主角走出至暗時刻。
文|林苑
中國常出“神仙眷侶”。不僅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家喻戶曉,在北京冬奧會上摘金的/韓聰,達成史無前例的雙人滑全滿貫,也早已被粉絲們“磕CP”。不過,隨著韓聰進入清華大學任教,“蔥桶”組合無緣再現。
相比前述冠軍,備受冰迷喜愛的花滑冰舞奧運組合——/柳鑫宇,在冬奧後可謂命途多舛。
正像柳鑫宇去年最後一天在社媒寫的:
“2024放下,釋懷、成長、完結。2025歸零,向前,新生,如願。”
“公主抱”,締造名場面
在與2屆奧運金牌得主、花滑GOAT羽生結弦私交甚好的國內名將裡面,30歲的柳鑫宇算是最特別的一個。
1米90大個子,對1米72“柚子”的“公主抱”,早已成為眾多冰迷對北京冬奧會的絕佳記憶。
有趣的是,被“公主抱”的羽生結弦,每每露出嬌羞的小表情,而柳鑫宇則是笑眯了眼。
其實,早在2016年的國際滑聯大獎賽NHK盃賽後晚宴上,就有了“公主抱1.0”版本。那之後,“公主抱”便一發不可收拾,這一互動逐漸成為二人默契之舉,北京冬奧會時已是“公主抱6.0版本”。
後來柳鑫宇在一次直播中評價,“人生最難忘的擁抱,是抱羽生結弦吧,”他透露,其實羽生結弦肌肉含量很高,“抱起來比想象中要沉。”
北京冬奧會後,“羽皇”退出競技舞臺,轉為職業運動員繼續花樣滑冰事業,成績斐然。
我們知道,相較於正式比賽,冰演的市場定製化程度更高,其突出優勢也在於團隊的創作自由度得到保證,演員能夠將更多的個人設想與豐沛情感投入期中。
轉職首年,羽生結弦參與的冰演,便創造了驚人的紀錄,共為行業帶來約6億5600萬元人民幣的整體經濟效應。
繼《GIFT》和融入遊戲世界倫理價值觀的《RE_PRAY》後,2024冰雪季,羽生結弦再度創作、參演並擔任製作總指揮,推出新作《Echoes of Life》,主題為探索自我與生命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羽生結弦冰演票價在同類活動中偏高,如《GIFT》演出前2個月門票便售罄,票價多在人民幣 1020 元以上。
然而,羽生結弦也有煩心事。因為日常生活受到騷擾,又無法保護親人不受傷害,他在公開婚訊百餘天后宣佈離婚。
而創造了中國冰舞歷史最好成績的“馬達引擎”組合,在米蘭週期也遇到了場外難題。
搭檔渡劫
一年前的“十四冬”賽場,王詩玥/柳鑫宇合力斬獲團體與單項冠軍,成就雙冠王。
到了最後一日的表演賽,面對觀眾的歡呼,柳鑫宇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哭出來。他跪在冰面上,深情親吻冰面,然後用手拍了拍冰面。搭檔王詩玥也淚流滿面,兩人緊緊擁抱。
在柳鑫宇社媒賬號被盜事件中,網友猜測是有人故意干擾這對“中國第一冰舞組合”、亞冬會冰舞衛冕冠軍的心態,讓他們在比賽當中發揮失常。
此次事件中受到最大傷害的並不是運動員本人,而是搭檔——30歲的王詩玥。
圖源:BVLGARI
首當其衝,王詩玥的社交媒體被緊急徵用來進行危機公關。是她率先發文澄清柳鑫宇的ins被惡意盜號,所謂自曝都非事實,柳鑫宇已報警。
王詩玥的這條博文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也有網友質疑,“為什麼是你來發啊?你不用替他說,男子漢大丈夫自己出來吧。”
再者,兩人身背一系列品牌合作專案,王詩玥個人商務涵蓋服裝、美妝等多個領域。然而,當時一系列合作機會似乎都受到了某種連帶效應的影響。
因“公主抱”等新聞,“大柳”在羽生結弦粉絲當中的知名度較高,這一龐大的粉絲群體,也開始憂心王詩玥的職業前景,諸如“王詩玥不會退役吧”“玥玥再找合適的搭檔太難了”等疑問不斷湧現。
圖源:王詩玥微博
眾人拷問之下,輿論漩渦中心的兩人如履薄冰。
過去一年間,柳鑫宇在公眾視野中的露面頻率大幅降低,近乎淡出。而王詩玥也只是偶爾出席公開活動,如獨自參加頒獎晚會等。
這種情況使得眾多冰迷心生憂慮,甚至開始懷疑他們是否已有徹底退役的打算。
圖源:毛戈平
再說“結拆對”
在競體圈,雙人、接力等專案對運動員間默契程度的考驗極為嚴苛,這也使得擁有血緣關係的冠軍組合並不少見。
在國際乒壇,法國的勒布倫兄弟在成名後,商業代言邀約紛至沓來。
圖源:任天堂
短道速滑賽場,亦有劉少林、劉少昂這樣的親兄弟,兩人即將首次代表中國,閃耀哈爾濱亞冬會舞臺,他們的表現值得期待。
圖源:首都愛護動物協會
任何運動員想要像一對雙胞胎那樣,達成有如心有靈犀般的“神同步”,都需要長期且艱苦的訓練。
比如,巴黎週期,周繼紅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用全紅嬋取代了張家齊,讓她和陳芋汐搭檔備戰。傳聞稱,在洛杉磯週期,陳芋汐或與盧為配對,全紅嬋或將與小將李汐蕊搭檔。
在花滑賽場,搭檔參賽的難度相較於其他專案有過之無不及。當25歲的李澤恩成為隋文靜新搭檔,雙方想必需要的磨合相當長的時間。
即便運動員之間自幼相識、青梅竹馬,高度契合的默契也是在經年累月的共同訓練與相處中逐漸沉澱而成的。
此前,王詩玥/柳鑫宇接受媒體專訪時被問及“令人羨慕的默契感從何而來”?
對此王詩玥用了生動的比喻:“除了睡覺不在一起,其他時間都在一起。”
圖源:Fabrique
回顧他們的成長軌跡,12歲剛開始組隊,兩人身高都在1米5左右,此後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大柳的身高長得很快。
“馬達引擎” 組合儘管存在18釐米的身高差,但自2005年首次搭檔以來的 20 年裡,他們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彼此間的關係如同家人一般親密,一路走來,歷經風雨,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他們自己最能體會。
至今,柳鑫宇的置頂微博仍然寫著, “是她讓我在冰場上成為更好的自己。”從隻言片語中,不難看出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與默契。這份情感不僅支撐著他們走過了多年的訓練與比賽生涯,也成為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強大精神支柱。
去年11月,新華社曾報道花滑國家隊“青黃不接”的困境:
“年輕選手任俊霏/邢珈寧、肖紫兮/何凌昊,和王詩玥/柳鑫宇的水平相差甚遠。”
鑑於此,“馬達引擎”組合承擔著衝擊米蘭冬奧會席位的使命。
雖然米蘭冬奧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相信這對搭檔一定會全力以赴,爭取在冬奧會上給大家帶來更加精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