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跳水隊最新的合作伙伴,2024年1月19日,高途不僅鄭重其事地舉行了一場新聞釋出會,而且還邀請了不少世界冠軍前來助陣。
期間,陳芋汐還以隊員代表的身份,詳細分享了高途為隊員們提供的英語課程讓他們有了怎樣的收穫。
為了貼合這次會議的主題,陳芋汐還專門準備了英文的發言稿。
而在這次活動過後,不少網友都感慨:“學霸果然是學霸,不僅體育厲害,就連英語也說得這麼好!”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圍觀,陳芋汐的這段發言反而受到了無數的攻擊。
甚至,還有許多網友爆料,這些攻擊陳芋汐的人,很多都是全紅嬋的粉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01 奧運會大火的“跳水天才”
2021年8月,14歲的全紅嬋無疑成為了整個東京奧運會跳水賽場上那顆璀璨的新星。
尤其是在她一次次地靠著絕對的優勢征服了全場的觀眾和評委之後,“全紅嬋”這個名字更是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內心的驕傲。
而在新聞平臺對全紅嬋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地報道之後,大家對於這個年幼的小姑娘,更是充滿了憐愛和疼惜。
2007年,全紅嬋出生在廣東湛江一個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貧困的家庭當中。一家八口人的收入,全部仰仗於離家不遠處的那個小小的果園。
如果哪年遇到天災,讓果園的收入大減的話,全紅嬋一家人就得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作為這樣的家境里長出來的小孩,全紅嬋自然是沒機會學什麼特長,也上不了什麼游泳課的。
但有的時候,人的命運就是那麼的神奇,有些人註定會成為這個世界的佼佼者。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全紅嬋被教練陳啟明發現了她的跳水天賦。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全紅嬋走上了跳水的道路。
這一年的全紅嬋7歲,對於跳水這項運動來說,她的年紀並不算太小。
比如,她的隊友陳芋汐早在3歲的時候就加入到了體育訓練的行列當中。
而她如今的教練陳若琳,也是早在4歲那年就跟在跳水教練的身後,開始亦步亦趨地學習著各項基本功。
因此,在全紅嬋最開始練習跳水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她很難做出來成績。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全紅嬋不僅做到了最好,還在短短的7年時間裡,就順利地走上了奧運會的領獎臺,成為了讓整個跳水界都為之震撼的存在!
而在這短暫且艱難的七年時間裡,除了全紅嬋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勤奮刻苦的訓練外,身邊人的陪伴也是關鍵。
無論是教練還是隊友,都給了全紅嬋堅持下去的勇氣。
因此,每次比賽的時候,媒體的鏡頭都能夠捕捉到全紅嬋和身邊人擁抱的鏡頭。
只是,無論是全紅嬋還是她的教練們都沒有想到,隨著她在奧運會上的大火,她和隊友陳芋汐之間竟然會出現“矛盾”。
02 由來已久的“矛盾”
不同於全紅嬋出生在一個農民之家,2005年出生在上海的陳芋汐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全家人的寵愛和照顧當中。
身為體操教練的父親和在上海體育學院工作的母親更是給予了陳芋汐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她從3歲時,就走上了訓練賽場。
儘管陳芋汐一開始的時候,學習的並不是跳水而是體操,但是早先打下的基礎還是讓她在跳板上游刃有餘。
也正是因為家庭的影響和上海跳水隊對她的扶持,2019年3月,陳芋汐就憑藉著在全國跳水錦標賽上的冠軍頭銜,獲得了進入國家隊的機會。
直到一年之後,已經15歲的陳芋汐才在國家隊的訓練場地裡,見到了13歲的全紅嬋。
儘管彼時的她們年齡上存在著兩歲的差距,從小到大的經歷和生活也存在著巨大的不同,但是,這並未影響全紅嬋和陳芋汐之間的友誼。
那時候的她們,面對著備戰奧運的高壓,陳芋汐會像一個姐姐一樣,照顧全紅嬋的情緒。
而在陳芋汐面對挫折的時候,身為朋友的全紅嬋也會在第一時間送上關心。
但同時,作為兩名優秀的運動員,私下裡的友誼也沒有影響到她們在賽場上的“廝殺”。
不論是曾經角逐奧運會參賽名額的過程裡,還是在真正奧運會的賽場上,亦或者是各類大大小小的比賽當中,身處同一時代的全紅嬋和陳芋汐總是會在跳板和比分臺上相遇。
就連她們的老前輩,陳芋汐的教練史美琴在提到這兩名小將的時候,也忍不住讚歎過:
“沒有競爭是沒有動力的。就像她們出去採訪的時候談到目標,陳芋汐說我要拿兩塊金牌,全紅嬋也會說我也要兩塊。這都是出自孩子特別淳樸而友好的競爭。”
面對這樣的隊友兼對手,全紅嬋和陳芋汐有壓力,但也有快樂。
可是她們沒想到,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跳水這項運動,她們之間的關係也成為了許多網友關注的焦點。
或許是因為全紅嬋更能獲得觀眾緣,因此,每當全紅嬋和陳芋汐比賽的時候,粉絲量更多的全紅嬋總是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認為這是件好事,畢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跳水這項運動。
但是誰也沒想到,隨著全紅嬋粉絲量的大增,她的粉絲群裡還混進來了一些“毒唯”。
每當陳芋汐或者其他人比全紅嬋的分數高的時候,粉絲總會質疑裁判是不是偏袒陳芋汐,進而導致陳芋汐也遭受到了諸多非議。
尤其是在2022年的游泳世錦賽上,陳芋汐憑藉著自身的實力擊敗了全紅嬋,拿下了“女子十米跳臺”的冠軍之後,網友們對於陳芋汐的攻擊更是越來越多。
甚至還有人認為,全紅嬋在隊內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儘管在2022年6月28日的決賽現場,全紅嬋以微弱的差距輸給了陳芋汐,但是結果出來之後,她們還是擁抱在了一起。
到了兩天之後,也就是6月30日的“跳水女子十米臺決賽”現場,全紅嬋和陳芋汐更是憑藉著近乎完美的默契和能力,拿下了這場比賽的冠軍!
如果陳芋汐和全紅嬋之間有矛盾,她們還會興奮地擁抱,默契地奪冠嗎?
到了2023年3月全國跳水冠軍賽當中,同樣的輿論危機再次上演。
原來,在全國跳水冠軍賽的“女子10米跳臺賽”當中,全紅嬋因為207C這個動作的失誤,再次輸給了陳芋汐。
面對這樣的比賽結果,全紅嬋的粉絲們自然不會滿意。他們不僅再次將矛頭指向了裁判和陳芋汐,就連全紅嬋的教練,曾經的“奧運五金王”陳若琳,也被打上了“不會教”的標籤。
面對這樣的輿論形式,不僅陳芋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就連全紅嬋也顯得有些無奈。
畢竟,這時的她們,一個剛滿18歲,一個剛過了16歲的生日。
對於比賽來說,難道勝敗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為何粉絲們在面對全紅嬋和陳芋汐的比賽時,會這麼癲狂呢?
03 不要讓“飯圈文化”影響運動員
原來,在當今的粉絲圈層當中,一直有著“飯圈”的思想。
對於這些粉絲們來說,只要粉上了自己的“偶像”,就要為他們拼盡全力。
無論是應援、打榜還是接機、送機,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至於這種比賽的牌面,更是不能丟的。
一旦自己的“偶像”遭遇了任何“危機”,他們就要衝在最前面,為“偶像”衝鋒陷陣。
儘管這樣的行為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擾,但是對於娛樂圈而言,這些粉絲就意味著極強的購買力,因此,幾乎沒有一個明星會拒絕這樣的“飯圈”。
但是體育不是娛樂,運動員們也不是“明星”。比起這些所謂的“應援”,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比賽環境。
比如,作為“國乒”強將的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就曾公開表示,自己不需要粉絲接機,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個普通人。
而對於全紅嬋和陳芋汐而言,她們需要的同樣也是“做回普通人”,可以贏也可以輸,可以在賽場上發揮最真實的水平,然後走向更高的山峰。
生於同一時代的全紅嬋和陳芋汐在賽場上遇見是很正常的事,而既然參加了比賽,自然會有輸贏。
離開了賽場之後的陳芋汐和全紅嬋也可以去學自己想學的知識,做自己想做的事。
陳芋汐會說英文,能夠用英文流利地完成演講,不也是我們的運動健兒們全面發展的表現嗎?
結語:
對於當今的中國跳水而言,能有全紅嬋和陳芋汐這兩名優秀的跳水運動員,絕對是一件幸事。
同時,我們也相信,在她們未來的人生道路和職業生涯當中,她們都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