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趙本山曾是春晚小品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讓小品更加精彩。他的那些經典作品,如《賣柺》、《賣車》,完美展示了他的才華。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65歲的趙本山,再次回顧自己的人生,內心卻充滿了深深的悵惘。
他一生收了108名徒弟,但最後留在他身邊的寥寥無幾。小瀋陽、宋小寶等得意門生,也紛紛離開了他。提到這些徒弟,趙本山臉上不禁流露出苦澀的神情。
尤其是得知一些徒弟離開後,他們利用自己的名頭來炒作,這樣的情況無疑會讓他的心情非常複雜。
實際上,趙本山曾經被譽為喜劇之神,他的本山傳媒在當年聲勢浩大,眾多優秀演員爭相加入。然而現在,他身邊卻不再有當年的盛況,除了名利,其他什麼都沒有。
這是他最始料未及和最難以接受的事情。
趙本山最為欣慰和引以為榮的弟子是小瀋陽,他來自貧困農村卻具有卓越的表演天賦。因為家境貧寒,他的父母不得不賣掉家當,將他送去劇團學習。
在那裡,小瀋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紮實的基本功,最終贏得了趙本山的青睞。
200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可以說是小瀋陽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趙本山將自己的資源和人脈全力以赴的傾注給這位得意門生。
《不差錢》的出現讓觀眾們十分感動,一個苦孩子一夜成名的故事,讓小瀋陽在夜空中炸開了名氣。
名利雙收的小瀋陽,卻在短暫的成功之後,漸漸迷失在慾望的旋渦之中。師父趙本山曾再三提醒要他謹慎,然而他已經變得傲慢自大。
僅僅一年的時間,他就為趙本山帶來了高達3個億的利潤,這是趙本山當初始料未及的。
隨著越來越多醜聞的爆出,小瀋陽最終選擇離開趙家班並自立門戶,使得趙本山難以挽留。
2001年,趙本山的事業達到最高峰,他在這個時期成立了本山傳媒。身為喜劇巨星的他,立志於利用這個機會,全力幫助、培養更多的演藝人才。
很快,本山傳媒旗下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演員,其中有些人後來也成名了。
此外,趙本山在2004年創辦了一個全國性的選秀活動——劉老根大舞臺,每年會選出最具潛力的喜劇演員。
對於期待在舞臺上一展身手的年輕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趙本山也是其中發掘出不少人才的。
然而,隨著本山傳媒的壯大,其內部運作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特別是演員與公司簽訂的合同,太過不公平。公司可以從演員身上抽取高達75%的分成。
這讓許多演員感到十分委屈,甚至有人選擇直接離開了。
面對如此高額的抽成制度,小瀋陽難以接受,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無需再受到他人的限制。再加上外界的種種誘惑,最終他選擇了離開趙家班,單飛。
趙本山曾經努力挽留,然而終究是來不及了。本山傳媒也由此開始逐漸走下坡路。
賀樹峰的懶散本性逐漸暴露,這給他的演藝事業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導致他在娛樂圈混的並不如意。
趙本山對他失去了耐心,最後決定將他逐出師門。
自從被趙本山放棄後,賀樹峰選擇了退圈經商。然而,由於自身能力有限,他經營的餐廳生意並未如預期般順利,還頻頻傳出負面新聞。
這使得趙本山對這位昔日弟子更加失望,同時也為自己當時的選擇失誤感到懊悔。
張玉嬌是趙本山的一名女弟子。離開趙家班後,她選擇了在網路上直播,並利用趙本山的熱度來提高自己的人氣。然而,張玉嬌卻大肆渲染自己“受害”的經歷,聲稱趙本山欺騙了她和她的家人。
具體地說,張玉嬌的老公曾投資了趙本山的某個專案,結果不僅虧損嚴重,還導致了她和老公的離婚。她指責這都是趙本山的責任,並公開表達了要和趙本山叫板的決心。
張玉嬌的這番言論在網上立刻引發了熱烈的反響,使其本人一躍成為了紅人。
然而,一些冷靜的網友發現張玉嬌的很多言論自相矛盾。她聲稱自己家破人亡,卻依然我行我素;也從未採取任何法律手段來維權。
她炒作的目的並非針對趙本山,而是為了她自身的名利。
面對這樣的情況,趙本山雖然感到憤怒卻也無可奈何。他明白自己的名氣越大,就越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他們不在乎事情的真相,只是借用他的名字來製造輿論,以獲取關注度。
這就是趙本山感到最無奈和最厭惡的地方。
許多背叛師門的弟子在離開後,都選擇了和張玉嬌一樣的手段。這讓趙本山對演藝圈的未來充滿了失望。他們在口頭上表示感謝師父的恩惠,但是背地裡卻毫不手軟地利用師父的名聲謀取私利。
趙本山,一位現年65歲的老藝術家,一直堅持演出。然而,時間和精力的有限性使他不得不面對現實,許多他一手培養的弟子紛紛選擇離開他的團隊。這對趙本山來說無疑是一種無奈的打擊。
小瀋陽、宋小寶等最得意的門生也因各種原因單飛,再也無法恢復以前的盛況。
本山傳媒的昔日輝煌已經不再,而劉老根大舞臺的人氣也在逐步下滑。
近年來,趙本山身邊僅剩下少部分弟子仍然在堅守,大部分弟子在離開師門後選擇了自己的發展道路,甚至還有人利用趙本山的名聲來謀取私利。
每次想起這些,趙本山內心都難以平復。他收的108位徒弟中,很少有人能在他晚年時給予他扶持。這殘酷的現實和孤獨的結局,即使現在的趙本山也很難接受。
這件事情讓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男人,內心充滿了無奈和失望。
趙本山與其弟子間的矛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形成的。
趙本山作為師父,希望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所以才收下了100多位徒弟;而他的弟子們也期待著能在娛樂圈有所作為,紛紛向其拜師。
然而好景不長,在本山傳媒快速膨脹的過程中,內部問題逐漸顯現,尤其是不合理的分成制度直接切割了弟子們的利益。
這一切背後都透露著一個可悲的現實:弟子們貪圖眼前利益,不再甘願任勞任怨;而趙本山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又在潛意識中壓榨他們。
他們複雜的心理活動帶來了悲劇的結局,即使曾經像父子一樣親密,如今也無法避免內鬥的命運。
人心難測,朝夕變化,這就是娛樂圈的真實寫照。我們不應急於猜測責任歸屬,而要反思其中蘊含的歷史啟示。無論是恩師培才與心術不正的弟子,還是權力與金錢的故事,都只是人性的反映。
現在的趙本山已經能夠穩住情緒,不再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
當初收徒的時候,他把他們視作親生子女,希望能培養出一批喜劇人才。然而,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十分失望,許多徒弟選擇離開了他。
他始料未及且深感痛心。
人生總是充滿了挫折和不完美,趙本山也深知這個道理。歷史和現實都充滿了無奈,但是他能做的就是盡力去表演好每一場戲,將喜劇的正能量傳播給更多的人。
至於門下的弟子,他已無法挽回,只能讓他們自謀出路,或是選擇黯然離開。
日子要繼續,舞臺依舊要站。這是趙本山,也是每一個在演藝圈辛苦打拼的藝人,此刻內心的真實寫照。無奈中蘊含希望,悲傷背後是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