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古早美劇《緋聞女孩》的朋友們,或許還記得裡面那個外號叫“攪局娜”的反派女孩喬治娜。
“攪局娜”的扮演者米歇爾(Michelle Trachtenberg),3歲就進入了演藝圈,從小就在好萊塢的片場中客串各種小角色。
直到2007年的《緋聞女孩》,她才憑藉壞女孩“攪局娜”徹底出圈。
作為一部現象級的美劇,《緋聞女孩》橫空出世後,劇裡紐約上東區女孩們的穿搭,立馬成為了各大時尚雜誌和少女們的穿搭模板。
雖然只是配角,但“攪局娜”憑藉姣好的身材和精緻的娃娃臉,也成為了劇中最吸睛的存在之一。
米歇爾青澀的模樣和眉眼中透出的凌厲感,也讓她成為了高中mean girl的代名詞。
之後她在大熱喜劇片《重返17歲》中飾演了主人公Mike正在讀高中的女兒,也是一個差不多的高中小太妹角色。
然而最近,米歇爾卻成為了外網各大版面的焦點。
由頭就是她在IG上發的自拍照。
照片中的她,面容削瘦,臉頰凹陷明顯,和大家記憶中的青春模樣已經截然不同。
隨後,米歇爾的賬戶湧現了許多惡評。
“你的臉看上去被吸乾了、好恐怖,像骷髏……”
還有很多網友在她的IG下詢問她,到底是整容失敗了還是生病了。
她立馬釋出了幾張照片回應:
“最近收到了幾條關於我外貌的評價,我沒有做任何的整容手術,也沒有營養不良,我很快樂也很健康,仇恨者們去反思一下自己吧。”
關於她的容貌變化,已經不是第一次引發熱議。
Michelle的長相面部摺疊度很高,本來就屬於不太抗老的型別。
隨著年紀漸長和愈加削瘦的臉頰,她也逐漸畫風突變。
直到前年她在新版《緋聞女孩》第二季中迴歸,看上去已經像是和當初的那個Georgina差了個輩分。
在前兩天的貼子中,Michelle再次回覆網友:
“你們是不是忘了時間,我現在不是14歲,我已經38歲了,這才是我最真實的臉”。
米歇爾的實誠,迎來了許多網友的聲援:
“20歲和38歲的樣子能一樣嗎,喜歡你坦誠的心態,你真的很棒!”
或許在觀眾的心裡,演員們就應該青春永駐,保持記憶中的樣子。
但自然的衰老,卻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在醫美整形就像喝水吃飯一樣平常的好萊塢,靠醫美和整容維持青春美貌,再正常不過。
可過度的醫美,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在《老友記》中扮演“莫妮卡”的柯特妮·考克斯(Courteney Cox),曾經有著令人驚豔的美貌。
隨著年齡的增長,考特妮因為面容不似年輕時那般緊緻,開始陷入深深的焦慮。
為了能留住青春容貌,她接觸了各種整形手術和醫美專案。
直到她面容腫脹,兩頰凹陷地出現在紅毯面前,嚇壞了鏡頭前的記者。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和她說:你的樣子很恐怖。
她將信將疑地翻出雜誌上自己的照片,凝視了半天蹦出一句:“天吶,太可怕了!”
她在接受英國鏡報採訪的時候說:
“從小我就覺得外表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經常覺得我長得不一樣了,我看起來好老。過去有很多年,我不斷地想追上年輕時候的樣子”。
當發現自己不斷地做醫美,樣子反而越來越奇怪時,柯特妮才終於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
她拿掉了臉上的注射物,不再為外表而焦慮,而是從容地接受自己會老去這件事。
比起皮膚是否如年輕時緊緻光滑,柯特妮變得更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再後來,她已經可以坦然地展示眼角的細紋。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愈加懼怕衰老,我們尋求一切方法讓青春永駐。
彷彿失去了年輕的外貌,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也喪失了滋味。
誠然,誰不向往青春的肉體呢?
但,誰又能抵擋得住歲月的流逝呢。
如今仍然活躍在熒幕的兩屆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今年已經74歲了。
1983年,34歲的梅麗爾憑藉《蘇菲的選擇》一舉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奧斯卡影后。
此時的她,卻非常擔心自己的演藝生涯是不是即將結束了。
畢竟,在彼時新人輩出的好萊塢,青春靚麗的女演員不在少數。
她不確定,當自己的容貌不再年輕,電影圈還能否有她的一席之地。
但誰能想到,這僅僅是她巔峰職業生涯的開始。
她本身就擁有超凡脫俗的演技。
年近40的梅麗爾,逐漸拓寬自己的戲路,嘗試不同型別的角色和劇本;
慢慢的,梅麗爾打破了大眾對於中年女演員只能淪為閒角的刻板印象,在好萊塢殺出了一條血路。
有趣的是,梅麗爾大部分最為人熟悉的角色,都是40歲以後拍的。
1995年,46歲的梅麗爾在《廊橋遺夢》中飾演的小鎮中年家庭主婦,成為了影史經典。
自身的閱歷加之精湛的演技,她把這個角色內心的隱晦曖昧詮釋得入木三分。
而那部讓她火遍全球的《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上映時,梅麗爾已經59歲了。
當梅姨一出場,她強大的氣場和魅力,直接蓋住了安妮 · 海瑟薇年輕貌美的光芒。
這麼多年來,梅麗爾從不做任何的整形手術或是醫美去撫平臉上的皺紋。
她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
“不僅僅是女人,在我們這一行有多少男人也跑去整形,我從不這樣做,我覺得人應該歡迎老年的到來”。
“現在我已經70多歲了,但我覺得我的心態一直還是40歲時候的樣子。”
面對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更加智慧、從容地面對一切,而非生出恐懼。
只要你保持著內心那團熾熱的火焰,無論你是30歲、40歲……那也只不過是新一輪的20歲罷了。
美國著名作家塞繆爾·厄爾曼曾寫過一篇經典散文《青春》,雖然很短,卻在一百多年來鼓舞了無數人。
或許你也曾對歲月的流逝感到惶恐,無論你處於哪個年紀,都不妨讀一下這篇短文。
當你允許一切發生,不再糾結年齡這個數字的時候,你的人生必定更加精彩。
《青春》-塞繆爾·厄爾曼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湧流。
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至靈魂。
人心中皆有一臺天線,只要你從天上人間接受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訊號,你就青春永駐,風華常存。
一旦天線倒塌,銳氣便被冰雪覆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實已垂垂老矣;
然則只要樹起天線,捕捉樂觀訊號,即使80高齡,行將告別塵寰,你也會覺得年輕依舊,希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