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國劇市場,已經今非昔比,古偶“哀嚎遍野”,年代劇成香餑餑。
閆妮、蔣欣主演的《小巷人家》,細水長流的敘事,平凡而不平淡,很沉浸的歲月靜好感,有望成下部“電子榨菜”。
正午陽光率領一眾養老劇,集體聲援,給新劇的熱播再添把火,加速“爆”。
前幾集,老演員穩定發揮,小演員驚鴻一瞥,給這部劇的出圈踩了一腳油門。
若保持這樣的質量,絕對封神劇集,來年拿獎大熱門。
可成年演員們是個“變數”,容易翻車,皆流量,模樣是漂亮,但演技不精,率先登場的範丞丞,就被吐槽,木訥,呆呆的,演得是學霸,卻沒有書卷氣。
搖頭晃腦,呲著牙,一種街溜子般的流氣。
跟閆妮對戲,她眼中噙淚,欲落未落,是做母親的堅毅與剛強。
鏡頭給到範丞丞,眉眼波瀾不驚,就勉強擠兩滴淚,證明演技的機會就這樣白白浪費。
還有一段,是筱婷,在爺爺跟前受委屈,捱了一巴掌,圖南就淡淡的說句:早知道不買餛飩。
這刻,情緒該是複雜的,心疼、愧疚、震驚、無力……但通通沒在範丞丞的臉上看到,眼神空、表情木,一股不知從何添的窩囊勁,明明圖南童年時期是機靈的。
觀眾埋怨他毀劇,不冤。
正午陽光的劇,配角的選擇,總有驚喜,像是演婆婆的遲蓬,劇拋臉。
像是演領導的劉均,演啥像啥。
還有位臉熟的女演員,起初沒認出,再看有點臉熟,卻想不到名字。
最後在她左唇處腦補顆痣,模糊的記憶立馬清晰,就是李倩。
她在戲裡,演繹的是張阿妹,家庭裡後媽的角色,懂得盤算,很精,偏心自個閨女。
姍姍夾塊肉,都得被她窒息的凝視。
僅有的鐵飯碗名額,挖空心思的給自己女兒。
至於珊珊的前途,就隨便:提早賺錢,趁早嫁人。
明明軟糯糯的面容,眼神卻是極其銳利的狠,壓迫感強,一種淡淡的刻薄。
就住對門,也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宋瑩跟黃玲的閨蜜情裡,卻容不下張阿妹,也就逢年過節湊起嘮嘮嗑,面子上說得過去的交情。
因為她倆,打心眼裡看不慣張阿妹對姍姍的“算計”。
每到飯點,黃玲和宋瑩的小院裡是和和氣氣的溫馨,很美好。
而張阿妹家裡,氛圍壓抑,都藏著心眼子,不像個家。
劇播後,有的觀眾覺得張阿妹“毒”,愛搞事情的攛掇,自私冷漠,太現實。
氣人程度,能跟黃玲那愚孝的老公掰掰手腕。
有的觀眾卻非常包容人性之複雜,成年人就得領悟現實的規則。
張阿妹的做法乃人之常情,口糧緊張、資源匱乏,緊著自個閨女沒錯,歸根結底是爹不作為,懦弱沒用,愛得不堅定,禁不住枕邊風整宿的吹。
更多討論度,則集中在演員身上。
飾演張阿妹的李倩,幾年沒見,變化驚人,尤其那顆標誌性的痣,被去掉後,辨識度驟降,泯然眾人矣,跟隔壁董晴傻傻分不清。
印象裡,瞳仁圓圓、眉眼彎彎,笑意直達眼底,如同春日暖陽,明媚、熱烈。
生動詮釋何為古靈精怪,渾然天成的“甜”。
能被記住的角色,很多,像小泥巴,圓臉甜妹,五官柔,美而靈動,眉飛色舞起來,神態很自然。
演得是丫鬟,卻比女主也出彩。
宋玉致是李倩最水靈的時候,眼睛很亮,臉頰粉呼呼的,清新如朝露。
內地演員,跑到TVB混,竟絲滑融入,沒有割裂感,還豔壓一大片。
小梳子,則是鉛華洗淨的質樸美,18歲正是年華時。
那雙葡萄似的黑瞳仁似乎能映出藍天上最白的雲,嬉笑間自有一股嬌憨姿態,不用演就能窺得少女的青春盛放。
李倩嘴邊的痣,在一個個角色深入人心後,成獨特標誌。
早年,觀眾就對她這顆痣展開“辯論”。
有的覺得錦上添花,那顆痣隨著嘴角起伏,平添一份靈性,舔舐而過,帶著誘惑,小虎牙露出,更是極致的俏皮。
不喜歡的,就踩一腳說是媒婆痣,顏色深,存在感強,能把目光都聚集在她嘴上,髒髒的。
猛瞧以為是隻蒼蠅落在那歇腳,很耽誤追劇。
當這顆痣,悄無聲息的在李倩臉上消失後,又是一波各說各有理的討論。
有的覺得臉變得無瑕疵,更漂亮。
另一些人責難她糊塗,痣即本體,防偽標“痣”。
把它去掉,跟內娛流傳線包裝的花瓶們無異,想點痣,該早點行動,都是因為痣記住她,現在把它去掉,等於砸飯碗。
有也好,心一橫把它去掉也罷,都沒影響李倩表演的含金量。
她有老天賞飯吃的天賦,不受限,早早就放棄少女感,順應歲月流逝,就缺少大紅的際遇,觀眾是替她急,李倩倒是淡薄名利,“輕盈”得活著,深刻的說:沒有野心是不是就是我的野心。
更多精彩八卦內容,盡在,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