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怨婦的背後,曾經都是一個少女。
麥琳,也不例外!
在《再見愛人4》的節目中,麥琳說年輕時拒絕了富二代的追求,可是為了愛她毅然選擇了。
如今現實的柴米油鹽,與夢幻浪漫的愛情生活完全不同,這讓麥琳心裡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所以,她才會對李行亮說:
“我年輕的時候還是很多人追的,追我的人都還挺有錢的,我早就已經可以實現現在我們想要的生活了,我都沒有要。”
“我二十多歲就已經有人足夠給到我,超越我現在擁有的一切物質上的東西,我沒有選,我還是選了你。”
“我們倆結婚的時候,裸婚,什麼都沒有,當時任何一個追我的,可能我直接就是富太太生活了,或者我一切財務都OK,或者至少深圳幾套房吧。”
“那些我都沒有要,我就是喜歡他,純粹的喜歡他,我節約,我賤些,我就喜歡那個節省,我不喜歡過富太太生活……我不是因為愛嗎?”
是什麼讓一個曾經讓富二代如此迷戀的女孩,變得如此擰巴。
如果曾經的富二代看到如今的麥琳,又會有何感受呢?
近期,網路上疑似有網友扒出當初追求麥琳的富二代。
富二代的朋友在評論區說,當富二代看到《再見愛人4》的節目後,只說了4個字:
“心疼麥麥!”
或許,當初那個青春、陽光、活潑的麥琳永遠停留在了意中人的心中。
但時過境遷,麥琳已經不是當初的麥琳了。
1
得不到的,永遠是白月光
當初的麥琳,或許真的收穫過佳人的青睞。
隨著節目的播出,網友們也好奇當初的那個富二代到底是誰?
如今,麥麥口中的富二代追求者找到了。
一位網友表示她的富二代朋友當年確實追求過麥麥,而且是非常用心的追求,專門去雲南訂花跟麥麥表白,用情很深,不過麥麥拒絕了這個男生。
隨後網友調侃該富二代現在是不是鬆了一口氣?
但出乎意料的是,富二代看到節目的資訊後卻表示“心疼麥麥”!
這4個字,足見麥琳在富二代心中的美好形象。
雖然已婚生育兩娃的麥琳身材樣貌都發生了變化,性情也變得有些怨婦的模樣,但在富二代的心中,依然心疼麥琳這些年受的苦。
由此可見,是不是當初富二代對麥琳用情之深,才讓富二代懷念至今呢?
也或許,得不到的,永遠都是白月光?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白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初戀是每一個男人一生念念不忘的白月光,是存在於男人想象中未得到的最美好的情愫。
不管曾經的那個她如今變成什麼模樣,她永遠自己心中的那個她。
世間的愛戀,未得到和已失去都是心中最大的遺憾,所以白月光與硃砂痣就會成了男人心中永遠的美好與永遠的心痛。
2
柴米油鹽,耗盡了感情
麥琳選擇李行亮,相信就是單純的愛。
而李行亮選擇麥琳,也是因為曾經麥琳有令人著迷的魅力。
在婚姻的前期,確實能感受到李行亮對麥麥也是相當滿意的,誇她漂亮可愛為娶到她而感到自豪,而且十分肯定麥麥對他的付出和幫助。
在一段麥麥和李行亮給大女兒辦滿月酒的影片中,李行亮曾這樣說過:
“我這個媳婦大家都看到了,漂亮而且又可愛,但是呢這個媳婦有個毛病就是有點傻,她傻呢主要表現在挑老公這個方面。”
“當時還沒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在深圳,20、21歲,可年輕可漂亮了,很多高富帥小鮮肉,各種的在追求她,結果呢她選了一個顏值最低資產最缺乏的這麼個人,而且呢不管我在做什麼在什麼地方,她都一路穩穩的跟著我。”
足見,當初的麥琳,確實有著吸引異性的魅力。
只是,在和李行亮走進婚姻的柴米油鹽之後,兩人被瑣碎的生活和矛盾,慢慢地消耗了曾經那些濃烈的愛。
自卑的麥麥開始執拗而略顯瘋狂的索取李行亮的愛,而李行亮在迴避逃離和內疚討好之間不斷搖擺。
節目中的麥琳,被網友們貼上“怨婦”、“強勢”、“自卑”等標籤。
可是,每一個怨婦背後曾經都是一個少女。
所以,不要去指責怨婦,也不要說怨婦不可愛。
好的婚姻會把女人變成孩子,不好的婚姻只會把女人變成怨婦。
如果可以當賴寶寶,誰又想當母老虎呢?
成年人的愛情,終究要回歸到是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
在週而復始平淡且重複的細碎日子之中,女人要學會自洽,更要學會找到自我。
不要讓一地雞毛、柴米油鹽、迴圈的爭吵,耗盡夫妻僅有的那點情份。
正如楊絳說:
“無論什麼關係,情份被消耗殆盡緣份便走到了終點,沒有誰對誰錯,最後所有的錯都應該歸咎在自己身上,然後禮貌地退場。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從此,山水一程,再不相逢,願來生,不見,不欠,不念。”
是啊,當熱情這東西耗盡後,只剩下疲乏和冷漠!
【分享女性人物故事,每一種人生都有它可愛的模樣!】
(本文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更改或刪除,謝謝!)
作者:宛沐子,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階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專案管理、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平臺簽約作者、二孩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