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遺囑內容終於浮出水面,引發了廣泛關注。
這位曾經一手創辦皇冠公司的出版巨擘,在遺囑中竟然將公司留給了自己的三個子女,而將全部財產分給了兒孫,瓊瑤直到平鑫濤去世後才知道這一安排,心中五味雜陳。
平鑫濤遺囑曝光
瓊瑤在自傳中透露,平鑫濤在離世後才讓她看到遺囑,她感到震驚和不解。
畢竟,這些財產在他們看來,是夫妻共同奮鬥的結晶,如今卻與她無關,書中瓊瑤更是稱平鑫濤“很心機”。
瓊瑤的失落和不滿,也因此在讀者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2019年5月23日,92歲的平鑫濤離世,瓊瑤與三個繼子女的矛盾也隨之升級,直至瓊瑤去世,雙方都沒有任何往來。
這不禁讓人好奇,他們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其實,瓊瑤與繼子女的矛盾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儘管她與平鑫濤共同生活了40多年,但三個繼子女始終對她心存芥蒂。
這其中的原因,還要追溯到瓊瑤介入平鑫濤和林婉珍的婚姻。
想當年,瓊瑤與平鑫濤的戀情備受爭議,林婉珍曾苦苦哀求瓊瑤退出,但瓊瑤卻堅稱自己是受害者,是平鑫濤主動追求的她。
這段三角戀情,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瓊瑤的愛情故事,堪稱一段跌宕起伏的傳奇。
她的初戀,是與大她25歲的老師蔣仁的一段禁忌師生戀。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感情猶如洪水猛獸,不被世俗所接受。
瓊瑤與蔣仁的戀情,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璀璨卻短暫。
據知情人士透露,蔣仁為了這段戀情,不惜與學校決裂,最終被解聘。
而瓊瑤,也在這段感情的風暴中,被迫與蔣仁分手。
這段經歷,雖然痛苦,卻也為瓊瑤日後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她筆下的愛情故事,或許正是對那段初戀的深刻反思和追憶。
在與蔣仁分手後,瓊瑤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與作家慶筠結為連理,並育有一子。
但這段婚姻並未如她所願,平穩幸福。
瓊瑤的成名作《窗外》,不僅讓她在文壇嶄露頭角,也讓她的婚姻陷入了危機。
慶筠認為,《窗外》的內容過於直白,甚至對家庭的隱私有所洩露,這讓他感到無法接受。
離婚後,瓊瑤再次遇到了生命中的摯愛——平鑫濤。
但此時的平鑫濤已是有婦之夫。
這段感情,再次讓瓊瑤陷入了情感的漩渦。
她與平鑫濤的情感糾葛,持續了整整14年。
瓊瑤與平鑫濤的相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
平鑫濤對瓊瑤的才華大為讚賞,不僅為她提供了優越的創作環境,還讓她住在了皇冠出版社的對面,方便隨時交流。
但這段關係卻並非那麼單純。
平鑫濤當時已有家室,妻子林婉珍和三個孩子組成了一個看似完整的家庭。
但瓊瑤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份平靜。
八年的時間裡,瓊瑤與平鑫濤的關係愈發親密,而林婉珍則一直默默忍受著丈夫的背叛。
她在回憶錄《往事浮光》中,字裡行間透露出無盡的無奈與辛酸:
“為了三個孩子,我只能忍受丈夫的背叛,期待著他有朝一日能回心轉意。”
林婉珍的堅韌與犧牲,讓人不禁為她感到惋惜。
但平鑫濤對瓊瑤的偏愛卻日益明顯。
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瓊瑤比較脆弱,需要更多的呵護。
這番言論,無疑是對林婉珍的一種傷害。
為了解決與林婉珍之間的糾紛,瓊瑤創作了《我的故事》,將往日的恩怨情仇公之於世。
這本書的出版,無疑加劇了三人之間的矛盾。
瓊瑤在書中詳細描述了與平鑫濤的相識、相知、相愛過程,以及林婉珍對她的種種不公。
而林婉珍則感到憤怒與不解,她認為婚姻的最大問題並非平鑫濤,而是瓊瑤的介入。
1976年,平鑫濤終於與林婉珍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婚姻。
據說,林婉珍是在無奈之下才簽下了離婚協議。
多年後,她仍對這段婚姻感到釋懷,她認為瓊瑤才是破壞她家庭的罪魁禍首。
而在瓊瑤八十歲生日那天,88歲的林婉珍出版了《往事浮光》一書,書中詳細描述了她在婚姻中的隱忍和付出,以及因瓊瑤插足而導致婚姻破裂的無奈。
這本書的出版,再次將這段陳年往事推向了風口浪尖。
長達十多年的爭吵和妥協,讓林婉珍受盡了委屈。
而這一切,都被三個孩子看在眼裡,給他們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因此,他們始終無法原諒瓊瑤,即使瓊瑤與平鑫濤共同生活了這麼多年。
平鑫濤去世後,瓊瑤與三個繼子女之間的平衡被徹底打破。
瓊瑤對遺產分配的不滿,更是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她認為皇冠公司是夫妻共同經營的財產,如今卻全部留給了平鑫濤的三個子女,這讓她感到十分不公。
除了遺產分割問題,網友還猜測瓊瑤與繼子女之間的爭吵點可能還包括平鑫濤的插管問題、插足婚姻等上一輩的恩怨。
早在平鑫濤重病纏身的日子裡,醫生們提出了一項關鍵性的治療方案——插管治療,以此來維持他的生命。
但這一提議卻遭到了瓊瑤的堅決反對。
她堅定地認為,平鑫濤在清醒時早已立下遺囑,明確表示一旦陷入病危,不得采取插管等極端手段來延續生命。
她認為,讓平鑫濤在病床上痛苦地延續生命,遠不如讓他體面地離開。
而平鑫濤的三位繼子女則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應竭盡全力救治父親,哪怕只有一線生機。
“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父親受苦而不作為?”
一位繼子女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表示。
而瓊瑤則堅持認為,平鑫濤在清醒時曾多次表達過對過度治療的反感,她選擇尊重丈夫的意願,讓他以較為體面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這種觀念的分歧,不僅加劇了雙方之間的矛盾,也讓原本就複雜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
在平鑫濤去世後,這種矛盾更是達到了頂點。
但瓊瑤的堅持並未能完全左右事態的發展。
孩子們對父親的病情深感擔憂,他們希望父親能夠得到更多的治療機會。
在孩子們的堅持下,瓊瑤最終妥協了。
而這些複雜的關係和矛盾,讓瓊瑤與繼子女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
結語
如今,瓊瑤已經離世,瓊瑤的後事處理,完全由她的親生兒子陳中維及其兒媳負責,而三位繼子女並未露面,也沒有發表任何形式的悼念文章。
昔日的恩情和美好回憶,都隨著瓊瑤的離世而化為泡影。
這不禁讓人感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回顧瓊瑤的一生,她曾寫下“當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長達16年,卻讓我受盡了委屈……”的話語。
而平鑫濤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將金錢財產留給了原配妻子林婉珍和三個子女,把愛留給了瓊瑤。
這或許是他認為的一種公平吧?
但這份公平,是否真的能讓所有人心滿意足?
這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