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首日票房戰況激烈,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口碑發酵登頂,《唐探1900》差評不斷屈居第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上映後增速放緩被前兩名拉開差距,劇情故事線等不斷惹爭議。
《封神第一部》獲取了26億票房,打造的“質子團”更是成為了金字招牌,引得無數觀眾二刷三刷成了封神“脛骨”。然而在第二部上映後,不少觀眾有了欺騙感,認為《封神2》太失望了,沒有《封神1》帶來的驚豔感,沒有起到三部曲起承轉合的作用,變成了一部普普通通的打仗片,而“質子團”等群像高光不再,只突出了。
而姬發與鄧嬋玉的愛情故事也被嫌棄太多餘,無人想看,導演烏爾善也因此被吐槽。鄧嬋玉是殷商大軍的一員,姬發是西岐的領袖,兩者是對立陣營。在《封神2》中,導演魔改了兩人感情戲,讓他們萌生了愛情,有網友調侃是殷商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槽點無數。在原著中,鄧嬋玉和姬發都有自己的官配,鄧嬋玉是,姬發是邑姜。
關於兩人的感情戲,有網友認為是部分網友“性緣腦”,把戰友情想象成愛情。但是影片中的細節曖昧並不是網友腦補,有“鄧嬋玉嫁給姬發”的臺詞,有兩人篝火牽手跳舞的情節,怎麼看都不是簡單的同事關係。雖說打仗片加點愛情能調味,但是不合適的兩人硬湊真的毫無CP感,還破壞了鄧嬋玉大女主的意境。
而關於這段感情的描寫,《封神》電影編劇曹昇以前也回覆過相關評論,稱兩人不是愛情,嘲諷愛情有什麼好寫的,只是一種奇特的感情。但影視劇的呈現就是給了觀眾愛情的感覺,導演和編劇可能得反思一下自己的功力為什麼會讓大眾誤會。
特效大片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執著特效忘記刻畫人物劇情,但《封神2》的特效5毛都沒有,粗糙至極,殷郊的三頭六臂特效一看就是瑕疵品。其實《封神1》部分鏡頭就很粗糙,但劇組“賣慘沒錢”,如今第二部還這樣,網友自然不包容了。
此外,導演烏爾善的男凝視角一如既往地遭到批判。在第一部上映時,他便遭到了大量吐槽,但票房亮眼,只是沒想到他沒有吸取第一部的經驗,第二部還是在玩這些惡趣味,不少觀眾對此感到不適。
比較明顯的畫面有“姬發當著鄧嬋玉脫衣服”、“聞仲扇鄧嬋玉大嘴巴子”,“楊戩被西岐女生以送酒為由強吻”,整個鏡頭語言表達都讓人不舒服。
如今《封神2》的口碑走向還不穩定,沒有徵服第一部的觀眾,票房上自然就很難佔優勢,只能看後續的表現吧。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