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尾
|司徒夜
2025年春晚,將再次作為主持團C位登上央視舞臺。
這是他第六次擔任春晚主持團C位,也是他第九次登上春晚舞臺。
從2002年進入央視時的默默無聞;
到2010年主持春晚時的嶄露頭角;
再到如今的家喻戶曉,備受矚目。
這條路,任魯豫走了整整23年。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夢想成真苦盡甘來的故事,所有人都喜歡聽。
但對於任魯豫來說,這從來不是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悔恨”的故事:
“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話,我不會來北京。”
從河南到北京
1976年,任魯豫出生在河南新鄉一個溫馨的小家庭中。
他出生時,家中已經有三個哥哥姐姐。
因為作為這個家庭中最後到來的小么,他自幼受盡了寵愛。
這一點從他的名字中就能看出來。
任魯豫。
“任”和“魯”分別是他父親的姓氏和籍貫,“豫”則是他母親的籍貫。
“魯豫”這個名字,不僅代表著他父母愛情的結合,也代表著兩地文化的融合。
同時,冥冥之中為他指明瞭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
任魯豫的父母都是老師,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向很上心。
任魯豫的幾個哥哥姐姐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都養成了安靜好學的性子。
但不知怎地,到了任魯豫這裡,就跑偏了。
他不僅不愛學習,還非常調皮搗蛋。
小學時因為貪玩,他還曾經偷偷溜出教室,一個人在校園裡面玩鬧。
任魯豫貪玩的性子,一直到了高中才有所改善。
河南高考壓力大,他在學校受環境影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努力上進”的念頭。
再加上那個時候,他第一次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定下“做主持人”這個目標,對任魯豫來說是“一時興起”,也是“早已註定”。
任魯豫小的時候就經常在家中翻閱詩詞歌賦,朗誦其中的內容。
他長相虎頭虎腦,念起詩來又抑揚頓挫,經常受到鄰居家人們的誇獎。
這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很深的種子。
而這顆種子生根發芽,則是因為他的名字——魯豫。
高中時期,任魯豫無意之間在電視上注意到了一個與自己同名的人。
那是23歲,初入職場的魯豫。
那時候的魯豫大學還沒有畢業,便憑藉著出眾的才能成為了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
她主持的第一檔欄目叫做《藝苑風景線》。
這也是任魯豫當時注意到她的那檔節目。
人總會對與自己同名的人感到好奇,任魯豫也不例外。
看著一個和自己同名的女孩兒,站在電視機裡面自信大方,侃侃而談。
他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如果這個魯豫可以,那我為什麼不可以呢?
從那一刻起,任魯豫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他要成為一名主持人。
有了人生目標之後,任魯豫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他不再貪玩,不再逃避學習。
他開始不斷糾正方言,鍛鍊普通話。
當然,他也沒忘了自己的主業——學習。
高考結束,任魯豫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大學之一——河南大學。
大學四年,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吃喝玩樂,縱情瀟灑。
而是一股腦扎進知識的海洋,沒日沒夜地學習。
別人聚餐派對,他泡在圖書館裡查資料;
別人戀愛約會,他坐在廣播站裡念稿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
大學畢業之後,任魯豫成功獲得了在河南廣播電視臺實習的機會。
眼看多年夢想就要實現,激動之情無以言表。
他滿懷憧憬和期待進入了河南電視臺,暢想著能夠大展拳腳。
但現實,重重地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進入河南電視臺之後,任魯豫的第一份工作是打雜。
河南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每天給人送稿子,遞稿子。
這放到任何一個有心氣兒的年輕人身上,估計都難以忍受。
但任魯豫忍了:
就算是打雜,我也要做最認真最努力的那個。
任魯豫的認真努力,臺裡的前輩領導們都看在眼裡。
他們賞識這個年輕人,也願意力所能及地給予他幫助。
同樣地,他們也不願意看這個年輕人希望落空的樣子。
所以實習期還沒有結束,任魯豫就收到了領導的“預防針”:
“轉正名額有限,你留下來的機會很渺茫。”
領導的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直擊任魯豫內心。
但好在,他從來不是那種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人。
所以沒過多久,他就重振旗鼓,主動找到領導爭取機會。
很幸運,他留了下來,正式成為了一名主持人。
在河南臺的幾年裡,任魯豫積攢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同時,他出色的業務能力和一絲不苟的態度,也讓他平步青雲。
任魯豫在河南臺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卻沒有選擇就此安逸。
2002年,他辭掉河南的“鐵飯碗”,去了北京。
愛情事業雙豐收
剛來北京,任魯豫的落差很大。
此前幾年,他在河南電視臺一直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但在央視,他卻“淪落”成了毫不起眼的“小嘍囉”。
甚至第一天剛到臺裡報道,他就遭受到了巨大的“侮辱”。
那一天,任魯豫坐在辦公室裡等著安排入職。
突然,一個導演急匆匆跑進來。
“你是剛剛從地方電視臺來的那個主持人嗎?”
任魯豫莫名,但還是回覆了個“是”。
緊接著,這位導演就說了一句讓他自尊心極度受創的話:
“你今天晚上能去替走一下臺嗎?”
當時撒貝南正在北大參加研究生考試,沒有辦法及時趕回來。
所以導演就想讓這個“不知道哪個地方臺來的主持人”去代替他走一下臺。
可任魯豫哪裡受得住這樣的落差,當場就拒絕了。
不過後來想起這件事,他心裡還是後悔的:
“其實它對我來說是一次機會。”
錯過了這第一次機會之後,任魯豫在央視蟄伏了兩年。
兩年時間,他一直奔波在各個冷門專案之間。
直到2004年,他才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
2004年,任魯豫與同批進入央視的另一位主持人——董卿,一起主持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開幕式。
這次開幕式讓他們兩個人都受到了極大的矚目。
董卿在主持完這場晚會的第二年,就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但任魯豫卻像一顆流星,只亮了片刻便再次沉寂。
此後六年時間,任魯豫在央視浮浮沉沉,事業發展一直平平。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鐵樹開花,遇見了自己的“真命天女”。
任魯豫的“真命天女”叫朱晶,是一個身價幾十億的富家小姐。
兩人的相遇也非常具有偶像劇的色彩。
當時朱晶因為低血糖暈倒在餐廳門口,恰好被任魯豫撞見。
他這人天生熱心腸,立馬就將人送到了醫院。
兩人因此結緣,慢慢從朋友發展成了戀人。
命運這種事情,有時候就是說不清道不明。
任魯豫曾經因為自己平平的事業與朱晶顯赫的家世,想要逃避這段感情。
但最後當他真正投入到這段感情之後,他的事業反而迎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2009年,任魯豫與朱晶在維也納完婚。
同年年底,他們倆人又飛往維也納度假。
飛機落地後,任魯豫一開啟手機,一連串簡訊飛了出來。
“祝賀你魯豫,春晚劇組報道。”“你在哪兒呢?”“請速回電話!”“任魯豫你給我回電話!”
開開心心準備度假的任魯豫一看簡訊,天塌了。
他立馬回了電話回去,然後著急忙慌定返程的機票。
但那個時候怎麼可能訂到立馬返程的票。
最後他花費將近五萬塊錢買了一個套票,飛回了北京。
2010年,任魯豫第一次登上了春晚舞臺。
從此,他的事業發展像按下了加速鍵一樣,飛速前進。
2010年至今,他先後主持了8次春晚。
期間位置也逐漸從邊緣,過渡到了中心位。
2022年,任魯豫經歷了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
他再次成為了一名父親!
這一年,已經45歲的他愛情事業雙豐收。
有妻有子,有名有利,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在他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過不去的坎兒,有一個忘不掉的人。
親愛的爸爸
2022年,在第31屆金鷹獎的頒獎典禮上。
任魯豫作為“最佳電視主持人”上臺發表獲獎感言。
那時的他,眼眶通紅地說了這樣一段話:
“當所有人都對我的夢想產生懷疑時,親愛的爸爸,你總是讓我去試一試。”
任魯豫的父親,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語文老師。
卻用自己微薄的工資,撐起了一個男孩兒如山高,如海深的夢想。
坐在河大圖書館的18歲的任魯豫,耳邊響起的是他的諄諄教誨;
義無反顧去北京的25歲的任魯豫,腦海裡想的是他的信任支援;
站在春晚舞臺上的33歲的任魯豫,心中記掛的,也是他是否驕傲……
這樣一個好的父親,卻在2018年永遠地離開了任魯豫。
從那以後,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抹不平的疙瘩。
“我要是沒有到北京來,最起碼我可以給他養老。”“我太自私了,青年時期只想自己。”“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話,我不會來北京。”
結語
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部分參考資料:1. 官宣!總檯《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新聞釋出會介紹創新亮點 釋出主持人陣容.光明網2. 央視主持人任魯豫宣佈二胎出生 兩個孩子相差12歲|央視春晚.網易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