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路打拼到春晚舞臺,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你還記得那個一聲"夥計"就能把全國觀眾逗樂的嗎?
今年69歲的他,早已不再出現在大眾視野。
說實話,魏積安真的很難被超越。
不是因為他演技有多絕,而是他活出了另一種傳奇。
誰能想到,這個在1991年首次登上春晚舞臺的"土裡土氣"的大個子,憑著一股韌勁,硬是在春晚舞臺上紮根了21年。
更牛的是,他從不靠搞怪耍寶博眼球。
演啥像啥,演誰是誰。
《鄉音》裡的"夥計",《男家屬》裡的大老爺們,《面試》裡的店長...
這哥們特別有意思,每次出場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有人說,他就是個配角命。
配角怎麼了?
人家從文工團小兵一路爬到總政話劇團臺柱子,實打實的演技派。
我跟你說個有意思的事兒。
1990年,魏積安連中兩元:
一邊拿了梅花獎,一邊搶到電影男主角。
這哥們火了之後,也沒飄。
該演啥演啥,從不挑戲。
《炊事班的故事》裡演個副站長,演得比正主還出彩。
你以為他就這樣了?
錯!
這哥們還是個情聖。
1981年,23歲的魏積安遇到了北京總政歌舞團的董貞瓊。
人家姑娘又漂亮又有文化。
魏積安看對眼了,愣是憋到演出結束才敢表白。
兩年異地戀,愣是熬出了真愛。
再後來,為了家庭,他硬是從新疆調到南京,又從南京調到北京。
一步一個腳印,把生活過成了詩。
再看看現在的綜藝咖,天天上節目秀恩愛。
離婚的時候,比結婚還熱鬧。
魏積安這種"悶聲發大財"的老藝術家,早就看透了。
從2012年春晚之後,他就選擇了淡出。
有人說他過氣了。
我看未必。
人家是真明白:該退的時候就退,該歇的時候就歇。
別看他現在不露面,兩年前的豫劇《大河安瀾》進京,他還去捧場了。
看完戲,一番點評,字字珠璣。
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該有的樣子。
別看現在娛樂圈什麼都講究快。
快出圈,快爆紅,快賺錢。
可是慢慢來,一樣能成功。
魏積安用半輩子時間告訴我們:
演員不是非得靠炒作,好好演戲才是王道。
生活不是非得轟轟烈烈,平平淡淡也是真。
如今的他,陪著老伴兒,帶帶孫子。
這才叫活明白了。
想想也是,人這一輩子,名利夠用就行。
剩下的時間,還是得留著享受生活。
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