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九
編輯|司徒夜
“我希望有一天世界電影史的手冊裡會寫成龍的名字,我要做一個在歷史名人堂裡的人。”
年輕時許下的願望,成龍早已實現。
他的名字,是一個傳奇,更是一個時代。
但是翻看成龍近幾年的微博,卻瀰漫著一股可怕的氣息。
這種氣息,讓人扼腕嘆息,也讓人不寒而慄。
難道屬於一代人的時代真的要過去了嗎?
01一個傳奇的時代
6歲習武,17歲勇闖影壇。
發誓要將中國功夫推陳出新,走向世界。
因為成龍的出現,一種新的電影型別——動作喜劇橫空出世。
他的《警察故事》系列、《A計劃》系列等,開創了動作喜劇的先河。
不過,之所以稱他為傳奇,不僅是因為他是先驅。
更是因為他對待電影的態度。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精彩打戲背後,是成龍一次又一次的“以身犯險”。
他的電影中,不靠特效來營造緊張感,全靠自己的血肉之軀。
《警察故事》中,為了追上犯罪分子,成龍用手中的雨傘傘柄勾住疾馳的公交車。
這個場面,看得人心中一緊,生怕他掉下來。
畢竟從飛速行駛的車上掉下來,可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
而且除了要搭上公交車,還要躲避旁邊駛過的車。
電影中還有另一個精彩鏡頭。
成龍站在商場的四樓,要隨著燈柱跳下去。
這個鏡頭不僅可能因為高度受傷,也有可能因為觸電受傷。
所以劇組工作人員高度重視,提前準備了二十多天。
開拍時,特技師不放心,特意往成龍的口袋裡放了幾張報紙,希望起到緩衝作用。
但他擺擺手,就把報紙丟到了一邊。
從燈柱滑下去之後,他的手掌直接破皮腫了起來。
一旁的女演員——林青霞和嚇了一跳,抱著成龍痛哭。
不過即使自己受傷,他也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畫面。
《A計劃》中,他從15米的鐘樓上一躍而下。
《醉拳2》中他身處火堆的畫面,不是特效,都是真火。
拍完之後,成龍身上的衣服已經被點著,需要用滅火器緊急滅火。
電影《龍兄虎弟》中,有一幕是他要從山上跳到一棵樹上,再從樹上落到地面。
這個鏡頭拍了兩次,導演覺得已經可以了。
但他覺得落地不夠輕巧靈活,所以要求拍第三遍。
第三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那棵樹突然折斷,成龍直接墜地,腦袋還磕在一塊石頭上。
當時在場的很多人都覺得他這次可能挺不過去了。
《我是誰》中,他在鹿特丹大樓這一段,恐高的人隔著螢幕已經不敢呼吸了。
正是成龍一次又一次地“捨生忘死”,才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鏡頭。
也讓中國電影在世界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成龍所創造的時代中,不只有他。
02微博中的“逝去”
在成龍身後,是同樣“捨生忘死”的成家班。
成家班由成龍一手建立,無異於他的“孩子”。
對於成家班,成龍說:
“我對他們的愛就像家人,他們就是我的世界。”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離別似乎成了人生的常態。
2014年,成龍發文:“昨天還在一起,痛!”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不過網友都猜測可能是成家班的兄弟。
2015年,正在片場拍戲的成龍,又收到了成家班兄弟離開的噩耗。
“我會永遠記得跟你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言語之間,我們發現成龍也開始感知到:
年紀越大,面對的離別越多。
2016年,又是一次無聲的告別。
這時候,成龍已經有了更深的感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人生,竟然到了要不斷告別的階段。”
而這個“告別”,近幾年一直在持續。
從成龍的微博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真的一直在告別。
2017年10月24日,成龍的經紀人、香港電影界的“巨星推手”陳自強離開人世。
連成龍自己都說:“沒有當年的你,就沒有現在的我。”
這樣一位重要的人離開,對成龍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然而陳自強離開不到一個月,他的另一位好友方逸華也離開人世。
方逸華是邵逸夫的第二任太太,也是邵氏電影公司的“大姐大”。
成龍初入香港影壇的時候,受了方逸華不少照顧。
2018年,成龍“送走”了金庸和鄒文懷。
鄒文懷給了成龍Jackie Chan這個名字。
前面提到過成龍在拍攝《龍兄虎弟》時從高處摔下,腦袋磕到石頭上。
是鄒文懷緊急聯絡一名瑞士的醫生,成龍才活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龍告別的人越來越多。
僅最近5年,他在微博上就告別了11個人。
有導演陳木勝、李行、元奎。
也有演員廖啟智、楚原、王羽、鄭佩佩、李麗麗。
還有一些其他領域的傑出人物:劉家昌、鳥山明、黃永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成龍的微博正在見證一個時代的落幕。
這一代人記憶裡的人物,正在一個一個逝去。
難道時代真的改變了嗎?
03時代的落幕
有多少人是看著成龍的電影成長起來的?
成龍對於我們,不只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演員。
更是一種青春的象徵。
近期大S 的逝世,也給很多人以一種“時代落幕”的感覺。
她主演的偶像劇,陪很多人走過了青春懵懂的時期。
她的突然逝世讓網友感慨:
“她是第一個過世,讓我覺得我的童年時代徹底告別的明星,甚至感覺死亡開始逼近的恐懼感!”
當陪伴我們長大的人開始離開,我們才逐漸意識到時代的“火炬”確實悄悄傳遞到了下一代人手中。
而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美好的回憶。
成龍今年也已經70歲。
近幾年有不少人唱衰他的聲音,說他拍爛片,說他已無票房號召力。
雖然他的創作力有所下降,但他對待電影的態度卻幾十年如一日。
2024年上映的《熊貓計劃》,成龍的敬業讓多少年輕演員汗顏。
七十歲高齡,仍然堅持不用替身,親自開著摩托車衝破玻璃。
在花絮中,即使露出疼痛的表情,嘴上也一直說著“沒事”。
成龍曾經說過,他羨慕李小龍的謝幕方式。
如果有一天生命戛然而止,是不是就能給觀眾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在某一天突然消失,可能我永遠不會這麼做,但我只希望當時機來臨時,會知道該停下這一切,也希望觀眾在評價我時不要太苛刻,就好。”
結語
我們應該慶幸,曾帶給我們無數經典作品的成龍還在。
他給我們的不只是冰冷的回憶,還有鮮活的畫面。
未來成龍的微博裡,可能還會繼續告別新的人。
屬於我們的時代也終究會落幕。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
部分參考資料:新京報|從輟學頑童走上巨星之路 成龍:一生相當於別人十輩子
新浪網|中國電影百年名人堂:成龍--永遠的中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