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眾投資理財方式之一的股票投資,已經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投資股票市場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投資者都想在股市中掙大錢,但作為一種投資,有賺就必然有賠,而且賠錢的比例往往比較大。也許有的投資者認為,股市裡賺錢無非是低買高賣,然後重複操作,就可以不斷獲利。這話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確。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往往買的不是低點卻賣在了低點;該賣的時候沒賣,該買的時候沒買。
造成投資失誤的原因就是投資者不知道如何把握買點和賣點。也就是說,投資者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要在什麼時候買,在什麼時候賣,更沒有一個合理的止損和止盈計劃,這在股市中是非常危險的。我們除了要關注賬面上那些時刻變化的數字,更重要的是要關注隨時到來的風險與機遇,也就是關注買點和賣點的提示訊號,只有這樣,才能在股市中做到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實現穩定的獲利。
如果買了一隻股票虧了30%,需要漲多少才能回本呢?答案可不是30%,而是42.8%。比如說你用10元買一隻股票,跌了30%,股價跌到7元了,如果這時股價重新漲30%,只跌到9.1元,你還是虧9%,股價需要漲42.8%你才能解套。因為基數的變化,套得越深,解套的難度越大,如果被套了50%,那麼需要漲100%才能解套,更別提賺錢了。
因而一隻股票虧了30%這後,要想盡快解套,確實需要加倉才行,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股票跌了30%後加倉後繼續下跌,那麼不但不能解套,還會虧得更多。要不要加倉,首先還是要先判斷趨勢,回顧一下2015年時的很多股票,到現在跌幅都在90%以上了。
先做一個假設,原價是100元,你買了1000股,那就是10萬元,當它跌到30%到70元的時候,你補倉1000股追加了7萬元,這時候你一共投入了17萬元,一共持有2000股,現在跌了90%,股價跌到10元,你的兩千股現在一定是2萬元,也就是說你在下跌了30%之後加倍補倉拿到現在,一共虧掉88.3%。那麼你說需不需要補倉?
說到底,一隻股票虧損30%後,有兩種處理方案。第一種是加倉攤低成本,等待個股反彈時減虧或者解套;第二種是忍痛割肉,換股解套。
一、加倉攤低成本,等待個股反彈時減虧或者解套
首先需要掌握補倉的時機。總的來說,短線反彈不宜輕易補倉,因為反彈之後仍將續跌;只有在大盤真正見底之後才適宜補倉。底部的構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均線系統仍呈空頭排列、股價跌幅不深時,想當然地認為大盤往下空間不大而匆忙補倉只能是老套未解,新套又來。對大盤如此,對個股也是如此,只有那些前期已出現一大截跌幅、在大盤創新低而不再創新低的個股適合補倉。
其次,要詳細考察手中的個股,看看其處於哪個階段,有些個股能夠低價碼買進,有些個股則適合認賠出局。
股價走勢有上升勢、下跌勢與盤整三大型別。一浪高過一浪是上升勢的特點,股價的底部與頂部都不斷抬高;下跌勢則與之相反,底部與頂部不斷下挫,走勢一浪低過一浪;盤整走勢則表明股價運動區間保持在一個範圍,高點和低點基本不變。
應該選擇在股價處於上升趨勢或盤整態勢時進行補倉,這樣獲利方有一定把握,若選擇股價呈下跌勢時補倉,只會越補越套。若在牛市末期買了價格過高的股票,在其一路下跌過程中去補倉的話,結果會很慘。
有的投資者也許會認為,這樣的股票也會有波段性的反彈,做一個小反彈也是不錯的選擇。這種想法在理論上行得通,但在實際操作中便會遇到“怎樣確定其相對低位(也就是補倉點)”的問題。
當然,如何判斷這三種運動方式也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特別需強調的是:每種運動方式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股價的這三大運動形式是交替進行的,趨勢總有改變的時候。另外,從牛市到熊市,再從熊市到牛市,都標示著股價運動方式的徹底改變。現在有很多投資者還抱著以前那種跌後必升的習慣性思維,一路補倉,怎麼可能不出錯呢?
二、忍痛割肉,換股解套。
這種解套方法的優點是不受原被套股票的束縛,能有效控制風險;缺點是換股失誤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增加新的風險。具體操作規則有如下幾點:
1、留小換大。小盤股因重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主力選中控盤,導致小盤股股性較活躍,走勢常常強於大盤。所以,小盤股是跑贏大勢和換取手中滯漲股的首選品種。
2、換低不換高。換入股價處於相對低處的股票。低價股很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較低,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較有限,風險較小。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因為離上檔密集套牢區較遠,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導致高價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下低價股。
3、換強不換弱。換入有資金關照、走勢相對強的股票。換股不等於賣出後要立即買入,應在走強時再行介入,以避免再次套牢。弱勢股的特徵是如果大盤下調,弱勢股就會隨著大盤迴落,跌幅往往會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比大盤弱。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是弱勢股,無論是被套還是獲利,都要及時清倉,另選強勢股。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資金的利用率。
4、留下放量股,換出無量股。要換入能上漲的、漲得快的股票,凡是在底部放量的股票,跟隨大盤起伏時往往會弱於大盤整體走勢,即使將來被主力選中,主力在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吸籌。如果主力的股票在底部不放量,只能說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貨,正在想著怎麼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可想而知。所以,換股時要儘量關注底部放量股。
同時,對於特殊情況來說,止損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投資者需注意,止損是一把雙刃劍,有它的好處和壞處。
(1)當股價嚴重低於價值時,不要止損。熊市中經常會出現非理性暴跌,一些具有投資或者投機價值的個股會跌到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低價,此時投資者要有長線持有的耐心,切忌盲目止損。
(2)當個股跌到某一位置企穩後,受到市場主流資金的關注,並有增量資金不斷積極介入,在量能上表現出有效放大時,不要止損。
(3)投資者因深度套牢而虧損過於巨大的,不要止損。因為此時止損為時已晚,不但無法挽回多少損失,還會嚴重打擊投資心態。
(4)不要止損莊家洗盤的股票。莊家臨拉昇股價前,為了減少未來拉抬阻力並抬高市場平均成本,往往會製造股價震盪,試圖把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從市場中趕出,這時投資者要保持信心,不能隨意止損。
(5)上升趨勢中的正常技術性回撥整理時,不要止損。只要市場整體趨勢還未走弱,就能夠堅持以中線持股為主、短線高拋低吸的操作策略。
(6)個股股價的下跌空間有限時,不要止損。經歷過長期的下跌後,股價被壓縮到極低位置,此時再度下行的空間有限,投資者不僅不能止損賣出,還應該考慮怎麼積極吸納。
(7)熊市末期縮量下跌時,不要止損。成交量萎縮,表明下跌動能枯竭,此時止損出局是不明智的選擇。
(8)有恐慌盤出現時,不要止損。恐慌性拋盤的出現常常是股價達到階段性底部的重要特徵,投資者切忌盲目加入恐慌性拋售行列中。
(9)股價接近歷史重要支撐位時,不要止損。這時應以觀望為主,不要急於抄底搶反彈,最好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採取進一步動作。
總之,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需要考慮的莫過於虧損承受力與技術因素,但也只有及時止損才能讓我們避免小錯鑄成大錯,甚至導致全軍覆。
最後,在股市中因犯錯而發生虧損是在所難免的事。英國著名道德家斯邁爾斯曾說過,從失敗中學習到的東西遠比在成功中學到的還要多。贏家和輸家的真正區別在於處理錯誤的態度。贏家會察覺自己的錯誤,吸取其中的教訓;輸家則會不斷重複相同錯誤。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不可怕,就怕只專注於未來的挑戰,不把投資失敗放在心上。我們每個人都明白現今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只有絕少部分人懂得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總結經驗,發財致富。
金融大鱷索羅斯一直是很多投資者崇拜的物件,一生創造出了無窮無盡的財富,但若是盲目崇拜,認為他的每句話都是金玉良言,沒有錯誤,那就完全錯了,索羅斯自己都曾表示“我和其他投資者一樣會犯很多錯誤,但因我的業績,人們都會認為我屢戰屢勝。事實上,這是誤導,我覺得我的不同之處在於能夠先別人一步認清自己的錯誤。”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採取措施進行修正,同樣也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人只有在錯誤裡才能獲得投資經驗。就跟學車的道理一樣,你不跌倒幾次,自己又怎樣才能真正領會騎車的技巧呢。
投資不犯錯,就永遠不可能成功,獲取成功的途徑往往是先失敗,並且學會怎樣利用失敗,且千萬不要忘記敗績,因為那才是德勝之論。成功的投資者不會因失敗而懷憂喪志,而是回過頭來分析,檢討自己以前的投資決策,並從中吸取經驗。
我們都試圖從書本上或演講中學會騎腳踏車是幼稚可笑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犯很多錯誤,然後從錯誤中學習。
犯錯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是金融交易和學習程式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資本充裕的交易者,能擁有較大存活機率的原因;他們有更充裕的犯錯和學習的本錢。若資本太少,在體會市場試圖傳達的教訓之前,投資者可能就破產了。
股市中的錯誤一旦形成,虧損便已成定局,再好的補救方法也無濟於事。所以,要想在炒股中獲利又不承擔任何風險,必須從自己的錯誤裡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用這些正確的經驗指導以後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