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特朗普衝擊波正在席捲全球,但“反特朗普交易”也開始了!
今天,多家官媒報道說:歐盟同中國正接近就取消對華加徵的進口電動汽車關稅達成解決方案
這是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臺的採訪時透露的。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是10月31日落地的,到現在還不到1個月,但就可能取消了!
這絕對是一個戲劇性大逆轉!
今年10月30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祭出了“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其中將被徵的稅率是17%,吉利汽車是18.8%、上汽集團是35.3%,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徵收20.7%的關稅;特斯拉將被徵收7.8%的關稅;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將被徵收35.3%的關稅。
這個稅率,比拜登政府祭出的100%關稅要低很多。
對此,中國堅決反對。
隨後,雙方開始了談判。現在接近於達成協議。
那麼,為什麼中國和歐盟能迅速達成協議,而且有望取消加徵的關稅?
主要是兩個因素:
第一,歐洲車在中國市場份額比較大,尤其是德國車,所以不希望跟中國翻臉;
第二,即將舉起關稅大棒,歐盟也面臨著被加稅10%的可能,甚至還會影響歐洲各國的軍費、北約的地位等。歐盟和中國都不希望兩線作戰,雙方都希望在1月20日特朗普上臺之前達成協議,並進一步改善中歐關係,以制衡特朗普。
下圖是最近5年,各車系在中國市場的佔比。
國產車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23年突破了56%,今年將突破60%。
國外四大車系中,歐洲車(主要是德國車)份額仍然非常高,去年接近20%。德系的BBA(賓士、寶馬、奧迪)更是中國中產的摯愛。
所以,德國最不希望看到歐盟跟中國爆發汽車關稅大戰,那樣只能讓德國最受傷。德國是歐盟的長子,或者說是第一大支柱,德國的堅決反對,讓歐盟在汽車關稅問題上不像美國那樣堅定。
下面兩組數字,可以充分說明德國汽車業對歐盟決策的影響力:
1、汽車業是德國製造業的一哥,也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全行業(包括車企、供應商、銷售商、零配件)增加值佔德國GDP的7%到8%,超過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
2、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費來源。以2021年為例,當年德國向歐盟預算淨貢獻了251億歐元,是第二大會員國法國的一倍多,相當於第三大國義大利的8倍。
近年來,全球汽車市場整體銷量增長乏力,成為典型的紅海市場。
市場內部正在發生一場鉅變——新能源、智慧化等概念崛起,尤其是中國(比亞迪、吉利等)和美國()的車企快速搶佔市場,讓德日韓傳統的燃油車企業遭遇了巨大的挑戰。
以賓士、寶馬、奧迪為例,最近釋出的三季報顯示,三家企業的營收分別下降了6.7%、15.7%和5.5%,利潤則都出現了超過五成以上的跌幅。
BBA們當然不想在這個時候,失去中國寶貴的市場的份額。
另外,小院高牆也無法提升企業競爭力。他們希望透過跟中國廠商的競爭、合作,來不斷提升自己。
應該說,在這一點上歐洲人比美國人聰明。
特朗普之所以要對全球都加稅,主要是美國燃油車在全球市場份額越來越低,無論是日本人、歐洲人、韓國人還是中國人,都不太喜歡美國燃油車了。所以,只能破罐破摔,關門搞內迴圈了。
特斯拉雖然表現不錯,但特朗普不喜歡新能源,他喜歡傳統能源。
歐盟是在什麼前提條件下,取消對中國車加徵關稅的?目前還沒有看到權威釋出,估計有以下成果:
中國更多的車商到歐洲投資建廠,增加歐洲的就業機會;中國適當降低歐洲車的關稅,不對歐洲生產的大排量燃油車加徵新的關稅;或許還有降低新能源車的政府補貼等內容。
最近我多次提醒大家關注兩件事:第一,是中國高層會議提出,要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第二,是最近對新能源、光伏等行業降低了出口退稅。
這些措施,都是在回應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的訴求,降低中國優勢產業“卷”的程度。它還意味著,中國正在建設國際貿易統一戰線。先是歐盟,接下來還會有日韓。
上圖是中國主要貿易順差來源地,其中來自歐盟的順差在去年佔比為26.7%,今年前三季度佔比為26.3%。
官方資料顯示:2023年,中歐貿易額高達7830億美元,中歐之間幾乎每分鐘就有約150萬美元的貿易往來。所以,中國對歐洲、歐洲對中國,都極為重要。
尤其是在特朗普捲土重來,對歐洲不那麼友好的情況下,歐洲和中國牽手就變得順理成章了。相信中日、中韓關係,也會有進一步的改善。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到底會打到什麼程度?我的預判是:
1、這一輪談判,比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更容易達成協議;
2、目前中國商品輸入美國的平均關稅是19.3%,特朗普揚言加到60%,最終很有可能低於30%。個別品種會超過100%,但品種會很少。
3、中國會加大對美國商品的採購,比如天然氣、石油、黃豆、玉米等。
4、人民幣可能會在貿易摩擦中貶值到7.5到8之間,然後在達成協議之後回到7.2甚至7.0附近。
5、中國股市會在這期間波動性增強,甚至可能一度逼近3000點。但隨著協議達成,中國宏觀政策發力,還會逐步走好。但時間點不確定,要看雙方談判程序。
上述預判是基於理性做出的,但特朗普的理性不同於常人,所以變數比較大。
另外,為了應對特朗普衝擊波,中國的宏觀政策會進一步發力,明年3月兩會之後,大機率會有新一波增量政策集中出臺。未來兩週內,央行可能有一次大力度降準,春節前後有望降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