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左小蕾(經濟學家)
股市漲漲跌跌,牽動了億萬人的"心"。本來股市漲跌實屬正常,但一舉跌破底線,且多年在某一點位漲跌,似乎有違常識。其間政策也多次在低點出手,組合拳也力度頗大,但在短暫推高股指後,遭遇新一輪投機套利行為把股指打回原形以外,組合拳並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覆使用類似的方法,浪費政策資源的同時,加劇了股票短期炒作的操作習慣,無疑加大資本巿場長期投資風險。
市場對股市長期不振有很多抱怨,簡單歸結為政策和監管當局的指責較多,但很少有關於"為什麼"股市長期不振的問題的討論,也沒有什麼樣的政策才能解決股市長期不振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短期推高股指,治標不治本的討論,所以是時候直面根本問題了。
實際上,要回答股市為什麼長期不振,首先要回答股市"靠"什麼上漲,換句話說,即回答股票價格"憑"什麼上漲的問題。正確答案是,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每股收益率在業績支援下上漲,投資價值顯現,投資人用手投票,股價就上漲了。
如果大多數上市公司都能實現可持續的業績上漲,投資人有長期收益率增長回報的預期,投資風險可控,更多的投資人就會用手投票,股市整體就呈上漲態勢了。
下一個問題是,上市公司業績如何上漲呢?這本是一個不靠譜的問題,但為了正確梳理股市不漲的問題,這又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雖然上巿公司分屬不同的行業,經營不同的領域,只要上市公司融資以後,應該專注主營業務的經營,資金流向公司發展的各項任務和專案上,兌現招股說明書或者增發說明書的承諾,實現公司的業績成長,真實披露公司經營狀態,向市場釋放和展示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強的預期,資訊充分對稱,有效市場一定會使公司的價值,在股價上顯現岀來。
那為什麼股市沒有出現上述描述的良性迴圈呢?那原因應該歸就於一些參與主體在按照規範的要求運作中出了差錯。比如過去時有上市公司高管上市後離職套現的報道;有轉移資金用途的報道;最近有些公司爆雷主營產品不能按時交付,但出事的高管都是在手握重金的虛擬投資領域;用公司股票質押貸款再投資股市賺取非經營收益的操作似乎也非常普遍。這是舉例,並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是這樣的行為表現。
但是這種行差踏錯的行為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且按照健康規範的機制和觀念投資股票屢屢受挫,投資者行為就會被扭曲,博奕價差的投機套利行為就會取代價值投資理念,在以散戶為主的市場上,400%的換手率產生的一致行動效應,使股票市場失去了持續增長的動力。所以,不能實現資本巿場護航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初衷,是毀掉資本巿場發展的基石。
所以,股市直按融資是工具,集公募助力上市公司做大做強,並給公募投資人帶來預期的回報,才是資本巿場最大的成功。活躍股市交易的措施,對股市成長來說只是治標不治本,且會助長政策套利的投機行為更嚴重。
只有找準股市發展的命門所在,對症下藥,迴歸股票市場之初衷,方能成就資本巿場之力拉動經濟發展的目標。
最後希望市場所有參與主體,理性認識資本巿場現狀,不能急功近利。像人的身體一樣,遇到突發性疾病,可以採取比較急進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高燒,比如心藏猝停。但是亞健康身體的調理,特別是全身心的改善,需要時間也需要正確的方式。股市的健康發展和長治久安,需要所有參與主體的共識和共同努力。
網易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財經智庫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