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28日訊(記者 閆軍)備受爭議的融券迎來“加強版”監管,繼去年監管最佳化融券制度,對私募機構融券保證金由50%提高到100%之後,證監會再次出手。
此次調整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明天(1月29日)實施;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實施。隨後,中證金融公司通知,暫停轉融通借入證券實時可用。
事實上,在去年10月最佳化融券制度,提高融券保證金、限制上市高管和核心員工融券出借,並對大宗套利等藉助融券非正當獲利方式進行監管之後,已經對限售股出借進行了實質性的限制,此次明確全面暫停出借是從監管制度上的明確。
從行業討論反饋來看,即將在一個月後實施的融券T+1政策影響或更為深遠。這條新規意味著,自3月18日起,融券不能實時賣出,融券多空策略由T+0只能變成了T+1。
多名券商資管、私募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對量化私募衝擊或最大,先是要多付一兩天券息,理論上要增加成本,更為重要的是融券多空高頻策略將被極大地限制。
“對全市場多空和日內多空的高頻量化影響比較大,對策略影響至少達三成,日內多空策略更為集中體現在小票、妖股上,根據以往的T0交易,當天拉漲停,融券賣空,就當天鎖定了利潤,第二天不論漲跌都不虧錢,隨著T+1的實施,這一部分利潤則無法鎖定了。”某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個半月的時間應該給量化私募調整策略。
在瞭解到新規後,已經有私募第一時間調侃:融券多空策略失效,超額會受到影響,考慮業務要向固收轉型了。
不過也有量化私募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早已經不用中證1000、中證2000之外的小票做多空了,所以預計影響不大。
這一新規在市場上引發熱烈的討論,盤面效果上,市場期待政策實施後,日內封板率會大大提升。不過亦有投資人士認為,在最新的融券新規之下,大宗交易、打新和定增套利資金可能會因為無風險套利做不了,而選擇陸續離場,當前市場上量化與套利資金相對活躍,未來這一部分受限可能不利於市場的流動性。
融券T+1約束了誰?融券多空高頻量化最受限
融券T+1新規限制了誰?首當其衝的就是量化私募,尤其是融券多空策略的高頻量化私募。
一直以來融券被冠以“做空”的名頭,量化也一直表示很冤,自己明明是中性策略,並沒有裸做空,但是市場一跌,投資者的情緒矛頭總是容易指向量化。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眾情緒容易把市場下跌的鍋甩到量化頭上,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融券制度的不公平性,量化機構的確具備優勢。儘管從制度上來講,機構、量化、散戶都可以在市場上借券,但是顯然,量化私募對券源的需求量大,交易多,換手率高,為券商帶來的收益更高,因此券商在融券借出上自然向量化機構傾斜;
二是高頻量化交易在小票、妖股上的操作的確擾動了股價,比如日內多空策略中,私募當日低位買入,高位融券賣出鎖定利潤,有些股票一反彈就被打下來,很難看到封板的情況。“量化私募一般喜歡選擇小票在於波動大,日內有超過5個點的波動就可以利用融券來操作,增厚利潤。量化在小票上的高拋低吸不能左右整個市場的走勢,但是體現在一些小票上較為明顯。”
三就是量化理解有門檻,策略黑匣子導致外部對此知之甚少,量化收益相對較好,容易“神化”量化交易。
瞭解這一層融券與量化的糾葛之後,再來看融券T+0策略的影響,就能理解這道緊箍咒加在了誰頭上。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融券T+1之後,量化私募的日內多空策略影響明顯。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舉例,部分量化私募在日內多空策略上還分化一些“尾盤策略”等,比如在尾盤拉昇起來的股票,如果沒有明顯的利好,第二天大機率是低開,量化私募可以在當天高位就賣出手中的券,第二天低開再把股票買回來,這就可以鎖定利潤。“這種利潤雖然不多,但是日積月累能夠增厚收益。”
“融券T+1,會明顯降低融券使用效率,對融券多空會影響很大,未來融券不僅需要多付一兩天的券息,更大的影響還在當天不能賣出融券,收益或受損。如果實時融券多空都轉成預約融券,那預約融券也很難做了,很多策略會失效。”滬上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不過也有部分量化私募表示,因策略線不同,對自家業務影響不大。“日內高頻喜歡在中證1000、中證2000之外微盤上操作,我們主要做中低頻交易,收益來源隔夜或者更久。”一位量化私募負責人表示。
公募量化不受影響,個別專戶有涉及
近年來公募量化發展如火如荼,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率,那麼新規是否影響公募量化?從受訪人士反饋來看,極少數公募專戶產品可能會受到影響,公募因不可進行反向交易未受影響。
有公募量化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募量化中沒有融券多空策略,公募量化產品中對沖策略不多,而且主要是以股指期貨作為對沖工具,因此幾乎不受影響,但是個別公募的專戶產品中有相關策略,可能會受到此次新規的影響。
財聯社記者獲取一家公募量化專戶中融券多空策略產品推介材料顯示,該產品採用融券多空對沖策略,市場中性策略的增強版,可以在保持Beta中性的同時,在多頭端和空頭端同時獲得Alpha。這份資料表示,採用融券多空對沖策略相對於股指期貨對沖的中性策略更有優勢,因為股指期貨空頭純粹是起對沖作用,並且要承擔基差成本。
該公司表示,在融券多空對沖策略裡,買多和賣空均能增厚產品收益,在券都可以融得到的情況下,空頭端的alpha要超過多頭端的alpha。
隨著融券T+1新規的實施,這種賣空鎖定收益的策略或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