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錦州銀行(00416.HK)宣佈將被國資背景的大股東遼寧金融控股集團全面要約收購,若後續交易順利完成,錦州銀行將從港交所退市。這一案例的出現,可能引發市場對於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重新考量。
近年來,在港上市的部分內地中小銀行股價長期處於極低估值區域,甚至成為跌破1港元的“仙股”,伴隨極低股價的另一現象則是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在此背景下,錦州銀行推出的重組退市方案,也為一小部分在港上市中資銀行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
流動性問題是困擾港股市場的一大難題。儘管市場體量龐大,但投資者結構單一、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比例顯著失衡,導致大量股票缺乏足夠的買盤。尤其對中資銀行股而言,由於受多重因素影響,其在港股市場的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多數中資銀行的估值被嚴重低估,與A股市場相比,其股價普遍偏低。
錦州銀行的重組退市方案,既可以視為改革化險的階段性工作安排,也可以視為國資背景的大股東面對當前市場環境的一種應對策略。當前該行極低的股價疊加低迷的交易量,導致該行從股權市場有效融資的能力幾乎喪失,透過國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要約收購退市,可以擺脫種種限制,併為可能進行的業務調整留出空間;同時,國有持股的大幅提升也有助於該行後續立足於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主責主業,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對於其他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而言,錦州銀行的重組退市方案或許會成為一個風向標,引發部分面臨類似境遇的銀行進行效仿。不過,退市並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對於這些銀行而言,關鍵在於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應對金融市場的複雜變化。一方面,隨著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將加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數字化浪潮的推進也對傳統銀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面臨困境,但部分中資銀行已經在積極尋求變革。例如,一些銀行透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數字化轉型等方式提升自身實力。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率,也將為其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估值奠定基礎。此外,隨著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中資銀行也有望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也應看到,類似於“私有化”退市的案例並非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退市後,銀行仍需面對市場競爭和監管壓力。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自身實力,銀行的長期發展仍將面臨挑戰。
對於投資者而言,錦州銀行的重組退市方案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股的機會。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投資者不僅要關注銀行當前業績和市場表現,更應關注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戰略規劃。在此基礎上,透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投資者有望在這些銀行中找到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
總而言之,錦州銀行的重組退市方案,是一小部分港股中資銀行所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面對市場的複雜變化和激烈競爭,中小上市銀行需要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投資者而言,深入挖掘具有潛力的上市銀行股,將有助於實現長期的投資回報。
責編:戰術恆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