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隨著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3年業績預報,踩雷信託產品的資訊也隨之浮出水面。
繼1月29日、30日、31日連續三天跌停後,先鋒電子2月1日在開盤幾分鐘內便再度跌停,後雖開啟跌停,但股價一直處於低位震盪。截至2月1日上午收盤,先鋒電子股價再度下跌9.10%,報11.49元/股。
連續三日跌停的背後,與公司釋出業績預告稱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降76.66%-84.14%密切相關,而影響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則是公司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發生逾期兌付,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所致。
同樣遭遇信託產品難兌付的還包括微光股份、金房能源和等。這3家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業績預虧、預減公告中分別提到踩雷中融信託、國民信託等信託產品。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至少有30家A股上市公司信託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涉及金額超20億元。
在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看來,接連發生信託產品兌付問題對信託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金融機構存在的基礎就是信用,信用培育很難但破壞起來就很簡單。”喻智感嘆地對記者說道。
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信託產品
上市公司因購買信託產品“踩雷”早已不是新鮮事。不過,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因密集披露年度業績進而“拔出蘿蔔帶出泥”。
先鋒電子的連續跌停只因近日釋出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在報告期內,公司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發生逾期兌付,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所致。公司2023年度預計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3000萬元至-3500萬元。
早在2023年先鋒電子半年報中曾提到,公司共有5筆合計1.6億元的中融信託產品的購買記錄,其中兩筆資金已收回,有三筆資金未到期。
在2023年8月21日,先鋒電子公告稱於2022年8月15日至17日分別使用閒置資金3000萬元和2000萬元購買了中融信託的裕嘉1號和匯聚金1號,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2%和6.1%,截至8月22日上述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或者僅部分兌付的風險。
同年8月23日晚間,先鋒電子再發聲,公司於2023年2月22日使用閒置資金購買3000萬元的中融鴻榕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全資子公司浙江昇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購買了1000萬元,資金來源都是閒置自有資金,產品期限為2023年8月22日,預期年化收益率6.60%,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或者僅部分兌付的風險。
合計計算,先鋒電子共踩雷信託產品達9000萬元。
無獨有偶,1月30日恆銀科技釋出公告稱,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28億元到-1.83億元。上年同期,恆銀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2億元。
在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中,恆銀科技直言公司購買國民信託的“國民信託·慧金8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逾期。該產品到期日為2022年12月20日,截至目前已逾期本16999.15萬元及剩餘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
具體來看,2021 年 7 月 13 日,恆銀科技購買了國民信託的“國民信託·慧金 8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金額為 1.7億元,期限 18 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11%。委託理財的具體資金投向是向天津致融建築材料銷售有限公司發放貸款,用於借款人日常生產經營週轉。
恆銀科技稱,與融資人多次溝通無果,2023年3月30日恆銀科技委託國民信託起訴天津致融建築材料銷售有限公司、融創華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金易晟輝置業有限公司、天津星耀投資有限公司、福建萬合鴻業建設有限公司,北京金融法院已受理,相應的抵押房產已由北京金融法院查封保全,截至2023年末該案件尚未開庭審理,預計該項投資累計減值50%。
與之對應的,業績虧損預告發布後,1月30和31日兩天恆銀科技股價累計下跌近17%,其中在1月31日股價幾近跌停,截至31日收盤,股價報5.4元/股,當日跌9.09%。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微光股份釋出2023年度業績預告。
微光股份在公告中稱,報告期內,公司購買的部分中融信託產品出現未按期兌付的情形,使得理財產品的整體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基於謹慎性原則並結合客觀現狀,董事會作出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的決策,對相關理財產品的未來回款情況進行初步預測,並確認了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合計2.04億元。
2023年全年,微光股份盈利1.05億元-1.35億元,同比下降56.16%-65.90%。
同樣踩雷中融信託的還有金房能源。公告顯示,2023年度,金房能源購買的“中融-圓融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共計1.7億元人民幣,預計年化收益率5.8%,產品期限6個月。截至目前產品已逾期、尚未兌付,基於謹慎性原則,金房能源對該信託產品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19億元。
為何多家A股上市公司會頻繁“踩雷”信託產品?金樂函式分析師廖鶴凱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上市公司依然頻頻“踩雷”信託產品,這和當下上市公司購買的產品不是同一類目。“一是有部分業務問題是信託公司不負主動管理責任的單一信託,信託公司本身也只是業務通道;二是受到這幾年地產業務影響這幾年涉及的部分業務逾期;三是個別信託公司的資金池業務出現問題導致。”
“當下上市公司更傾向於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廖鶴凱補充到,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信託產品依然會獲得上市公司的認可的。
超20億元信託產品無法兌付
大多數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做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資產收益、最佳化財務結構和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上市公司對於信託產品青睞的高峰期在2018年,彼時有99家上市公司購入信託產品,金額合計超380.22億元。
然而近幾年,這一資料呈波動下降趨勢。
2021年,上市公司認購信託產品金額達315.37億元。進入2022年,上市公司認購信託產品金額縮減至164.96億元。
以認購日期作為統計標準,Wind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已有超50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信託產品,合計認購金額近150億元。其中,海信家電、鹽湖股份、迪阿股份認購信託產品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約為34.3億元、24.2億元、12.9億元。
不過,在受到行業強監管持續加碼和相關信託資產質量惡化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之下,上市公司購買的信託產品頻頻“爆雷”,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受到拖累。
據Wind資料顯示,2023年以來,至少有30家A股上市公司信託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涉及金額超過20億元,其中近20家上市公司投資的是無法兌付的中融信託產品。
整體上述逾期兌付的信託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區間高達5.6%-7.2%,遠高於同期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等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而隨著頻繁發生的信託產品違約和延期兌付,也引發投資者甚至是上市公司對於信託產品是否安全產生疑慮。
“對於手握大量現金的上市公司而言,量力而行適當的投資理財(投資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有助於實現財務增值和風險分散。”廖鶴凱如是說,當前上市公司進行閒置資金的現金管理整體趨於保守,以標的穩定性為優先考慮因素,這一態勢在部分業務風險暴露、投資市場形勢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下還會持續較長時間,符合市場預期。
對於信託行業而言,“上市公司購買的信託產品主要還是看中信託產品收益高、相對安全。但出現兌付問題對信託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喻智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眼下信託產品出現兌付難題,一方面信託公司展業會更加謹慎,強化風控;另一方面,因兌付問題的存在和發酵,投資者可能會存在較明顯的避險情緒,對信託行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在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看來,伴隨我國資本市場從新興市場向成熟市場不斷發展,信託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也需要建立與之匹配的投研能力、配置能力、產品能力和風控能力,穩步提升資產管理信託的專業化管理能力,在大資管市場中發揮差異化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