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驢媽媽有困難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外界不太清楚而已,圈內不少人都知道,尤其是一些與驢媽媽方面有合作的業者,涉及保證金之類的款項估計也很難拿回來了。”一位從事旅遊業多年的業者2月1日這樣感嘆。
1月31日晚間,網上有傳聞稱“圈內訊息,目前,驢媽媽旅遊網的官網、App、小程式等已不能正常使用,微信公眾號已停更數月。據悉,目前驢媽媽絕大部分員工已經解散。無法預訂產品,僅剩數名員工。可惜了!!”
隨後,驢媽媽方面獨家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的確遇到資金難題,公司被起訴,導致賬號和域名被封了,對企業運營造成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採訪瞭解到,曾經在門票銷售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的驢媽媽,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遇到資金難題,而大量的“三角債”最終導致部分合作夥伴拖欠飛驢灣20多億款項,與此同時部分銀行抽貸、斷貸或變相收貸飛驢灣5億多元。儘管疫情對於旅遊業者都有影響,但驢媽媽的“三角債”嚴重程度是少見的,這或與其大量的門票業務以及自身管理有關。
平臺暫停運作
第一財經記者登入驢媽媽公眾號、App和小程式等平臺後發現,其App和小程式暫時無法正常訪問,而公眾號有好幾個,有的公眾號已經停更數月,有的公眾號則在2023年12月依然在更新。
涉及開展業務的App和小程式無法運作對於驢媽媽而言是比較“致命”的,畢竟這是現金收益來源。隨後第一財經記者又查詢了驢媽媽旅遊網官方網站,發現該網站也已經無法開啟。
據瞭解,驢媽媽旅遊網是景域驢媽媽集團旗下的品牌。
第一財經記者登入景域網站,目前該官方網站可以開啟。根據官方介紹,景域驢媽媽集團是以旅遊網際網路服務、旅遊規劃設計、旅遊IP投資、景區投資運營管理、智慧旅遊等為主業,是旅遊科技+產業鏈集團。旗下擁有奇創旅遊集團(旅遊規劃設計、文旅專案投資建設及運營、奇創網路科技、山海經科技、犀奇數字科技)、景域鯨魚旅遊集團以及驢媽媽旅遊網等眾多板塊。
細分來看,奇創旅遊集團是為景區和目的地創造旅遊產品和場景,用運營前置的思維來做規劃和建設,以IP內容和IP品牌為先導,聚焦景區、旅遊綜合體、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示範區、旅遊度假區等標杆專案的落地策劃,投資、打造和跟蹤運營,同時旗下酒店板塊擁有網紅酒店帳篷客、歌璞、歌遙、歌笙等眾多IP品牌。上海景域鯨魚旅遊集團是集團旗下規投建運銷一體化實施部門。景域數字科技集團是系統化為文旅全產業鏈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
驢媽媽旅遊網是OTA平臺,有一站式電商服務平臺“飛驢灣”、定製遊品牌“驢途定製”以及自駕遊品牌“驢色飛揚”等。
此次涉及平臺暫停運營的正是驢媽媽旅遊網這塊業務。而記者點選景域、奇創旅遊集團和帳篷客官方網站均能開啟。
鉅額“三角債”的背後
或許在外界看來,驢媽媽的平臺停運非常突然,但在業內看來其實並不意外。
驢媽媽其實一直都是景域系銷售與現金流所在,而驢媽媽的優勢業務是門票分銷。“驢媽媽最初的優勢就在於景區門票,多年前OTA市場還在價格戰的時候,驢媽媽、同程、攜程等都在努力比拼低價門票,市場上甚至還出現過1元門票這類極端促銷手段。而驢媽媽曾經使用過這樣的促銷。”有接近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公開資訊顯示,多年前,驢媽媽旅遊網站的兩款促銷產品,只需1元便可購買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海長風海洋世界門票。
“這樣的促銷說明兩點,第一是需要企業貼錢的,相當於一筆營銷費用;第二就是該OTA企業必須有很好的景區資源。景域是做景區規劃的,作為關聯企業,驢媽媽方面自然會在各大景區門票方面具有優勢。因此在一段時間內,驢媽媽可謂是‘門票之王’,尤其是其對於全國景區做了一些榜單和推薦等,在當時都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上述接近人士透露。
“私有化後,表面看起來,景域系麾下業務都在正常運作,但實際上多年以來的問題在加劇。比如與上下游業者以及貸款方之間的債務隱患。我們就和驢媽媽做過生意,大家分銷景區門票等,這很容易會產生拖欠款,比如我們去包銷一些景區門票時,會自己墊付一些費用,如果後續銷售不錯,那麼資金可以正常流轉,但如果滯銷或者出現其他問題,那麼我自己的款都回不來,也就會拖欠驢媽媽的款項。其中多年來會有很多糾紛,就看大家是不是可以協商了。另外,驢媽媽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問題,有些管理人員的權責並不十分明晰。”長期從事景區門票分銷業務的李偉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類似李偉這樣的合作伙伴並不在少數,尤其是疫情3年的衝擊,洗牌了一大批中小型旅遊企業,李偉的公司也在這幾年舉步維艱,而這就造成驢媽媽的資金危機。
驢媽媽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年疫情給文旅行業、企業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合作伙伴和有的公司拖欠飛驢灣20多億款項,一時難以收回。”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飛驢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飛驢灣”),此前的名稱是“”,也是此前在新三板掛牌的“景域文化”,承載著景域系的核心業務。
那麼,同樣是做OTA模式,為何攜程、同程、途牛和飛豬等平臺並未演變到驢媽媽如此窘迫的境地呢?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OTA資深人士表示,驢媽媽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為OTA,飛豬是背靠阿里系的,主要看阿里系對其如何運作;去哪兒主要做交通出行比價等,各大航司等上下游操作還是比較合規的;攜程、同程和途牛等模式類似,但他們與驢媽媽不同的是,他們的業務有很大比例來自“機票+酒店”,尤其是攜程的收益在這幾年依靠線上直播帶貨有所起色,同程和途牛也有類似新嘗試,大型航司與品牌連鎖酒店同樣運作相對良好。“而驢媽媽把太多業務放在門票,加上分銷模式等,會遇到不少類似李偉那樣的糾紛,而驢媽媽在其他業務板塊並沒有很大的亮點,這就導致一旦其主業出現大量拖欠款問題,則企業整體的資金就陷入困境。”
真正壓倒驢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貸款方。
“合作伙伴拖欠20多億款項,一時難以收回,這就造成驢媽媽難以還貸;此外,部分銀行抽貸、斷貸或變相收貸,規模約5億多元,直接造成驢媽媽現金流動困難。之後,部分銀行起訴驢媽媽主體公司,這就導致驢媽媽賬號和域名被封了,對企業運營造成影響。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樣子。”驢媽媽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天眼查和企查查等平臺顯示,一段時間以來,有近10家銀行向“上海飛驢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訴訟,並申請財產凍結、強制執行等。
第一財經記者登入中國裁判文書網看到,有多項與飛驢灣相關的案件,其中,《上海閔行支行與上海飛驢灣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上海飛驢灣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原告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閔行支行借款本金29,937,500元;被告上海飛驢灣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閔行支行截止至2023年5月23日的罰息381,893.75元、期內利息的複利1,617元及以29,937,500元為基數,自2023年5月24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按雙方簽訂的編號為31010120220001143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的約定計算方法計付的罰息。2023年2月17日,上海驢媽媽興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更名為飛驢灣國際旅行社公司。2023年2月15日,上海景域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飛驢灣文化傳播公司。”
驢媽媽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一直在積極與各方溝通方案,力求儘快解決問題。
至於目前驢媽媽的員工狀況,其官方並未給出說法。有接近人士表示,應該不至於如傳言中所說的“僅有數人”,部分員工還是在崗的,當然也有離開者。
誰來拯救驢媽媽?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景域系下屬的幾大業務板塊中,奇創旅遊集團主打的旅遊規劃還是能正常運作的,帳篷客這幾年也在陸續發展和運維。
多年前,隨著驢媽媽的壯大,其也進行了一系列融資和業務擴張,比如其獲得過江南資本和紅杉資本等投資者的注資。2015年,驢媽媽還獲得錦江國際集團5億元戰略投資,當時的願景是助力景域集團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旅遊O2O一站式產業鏈集團。
輝煌時期的景域文化於2015年12月22日在新三板掛牌,成為“中國自助遊O2O第一股”。公司的主營業務由線上和線下兩大板塊構成,線上板塊依託驢媽媽旅遊網,以自助遊為核心;而線下板塊則依託景區規劃、設計、營銷傳播等業務,構建服務於旅遊目的地的運營體系。
之後的景域文化一直頗受資本方青睞。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景域文化獲得華策影視、小村資本等機構4.6億元投資;當年7月對旗下子公司上海驢媽媽興旅國際旅行社和景域旅投分別增資3.5億元和1.4億元;9月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等投資機構宣佈擬10億投資景域,成為其新股東。
然而,好景不長,新三板市場之後整體成交金額不斷走低,景域文化考慮後在2017年決定退市。退市前,景域文化相關公告表示,董事會允許公司管理層花費不超過4.8億元參與上海市虹橋西商務區某31畝地塊的競拍。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景域已經出現虧損,卻還在耗費巨資進行投資建設,這在業界看來,景域系已經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而一直以來,景域系還在做各類投資。根據景域官方資訊,其麾下奇創專門成立3家創業公司,開發虛擬數字人、數字資產、AR、VR和MR、XR等技術產品服務。而此類服務是需要不小的研發投入的。
從以上情況來看,景域的輝煌時期似乎已經過去,而持續分散的投資使得景域本身也難以有足夠的資金去貼補給驢媽媽。
“值得注意的是,鉅額‘三角債’之下,被起訴的驢媽媽賬號和域名被封,這更是斷了驢媽媽的現金收益,形成惡性迴圈,更難以還債。現在除非借貸糾紛雙方能協商,讓驢媽媽先恢復經營,獲得一些現金流,或者有其他投資方願意注資給驢媽媽,否則驢媽媽未來的處境會更加艱難,甚至可以說已經處於‘生死邊緣’。”旅遊酒店行業高階經濟師趙煥焱分析。
(文內李偉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