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以"電池為王、資源為王"的狀態,將發生徹底改變。
作為行業龍頭,寧德時代的財報不出意外地依舊耀眼。
2024年1月30日晚間,寧德時代披露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23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5億元-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48.0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385億元-415億元,同比增長36.46%-47.09%。
從賺錢能力來看,“寧王”果然名不虛傳。
雖然去年新能源行業格局發生鉅變,動力電池行業也隨之變化,但寧王目前市佔率依舊保持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競爭對手與它的差距在縮小。比如在國內市場,寧德時代的市佔率與第二名的差距就在逐漸縮小。
近兩年,寧德時代合作的多家車企,也在積極尋找第二供應商或者自己下場造電池,這讓寧德時代更加焦慮。
而“賭性堅強”的寧德時代,也開始開展更多業務,比如在儲能電池領域,去年上半年就有不錯的增長,貢獻了總營收的14.79%;同時,寧德時代帶著技術出海,佈局全球市場。
即便如此,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還是成為了2023年身價縮水最嚴重的企業家。
胡潤富豪榜最新顯示,曾毓群2023年的身價為2243億元,在2022年身價則為3348.2億元,一年身價下跌了1105.2億元。
和曾毓群身價下跌或相對應,寧德時代在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股價為163.26元,而202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股價為217.17元,跌幅為25%,其市值年內蒸發約2327億元。和其高點股價的382.68元相比,市值蒸發超過9600億元。
豺狼在前,虎豹在後
就在寧德時代披露業績預告顯示的前一天,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披露2023年業績: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0億元至310億元。
比亞迪在公告中宣佈自己“在2023年激烈競爭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公司銷量再創新高,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
儘管比亞迪自己也生產動力電池,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廠家,其淨利潤遠不及寧德時代,但步步緊逼的滋味已經讓寧王並不好受。
所以寧德時代在釋出2023年業績預告之後,僅保守地評估了業績增長的原因。
眾所周知,去年電池行業上游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經歷了暴跌。甚至在最低時,低於20萬元/噸。而在2022年11月,碳酸鋰的價格逼近60萬元/噸,2022年的均價為48萬元/噸。
“牽一髮而動全身”,電池行業受到諸多影響。去年2月,寧德時代提出“鋰礦返利”計劃,這被外界視為寧德時代要打價格戰。寧德時代稱,這一行為不是價格戰,而是希望上下游互利共贏,自家雖然擁有一些礦產資源,但不想獲取暴利,希望與長期戰略客戶分享利潤。
綜合財報來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毛利率未受到影響,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
另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榜單中,寧德時代以167.1GWh蟬聯榜首,市佔率為43.1%。但在2021年全年,寧德時代裝車量佔比高達52.1%,到了2022年全年,寧德時代的裝車量佔比就已經下降到了48.2%。
裝車量佔比下滑,意味著市佔率的減少,進而帶來的是整個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的縮減。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從2023年1~11月來看,比亞迪的市場份額為41.1%,超過寧德時代(33.9%),排在首位。
而寧德時代在國內的競爭對手遠非比亞迪一家,2023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7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新能源領域企業的崛起,寧德時代也面臨內卷壓力。
蜂巢能源去年底率先吹響了動力電池價格戰的號角。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表示,“目前蜂巢能源搭載於(丨)的PHEV,哈佛龍系列的電池產品,在2024年將全部進行升級,加量不加價,加速不加價,全面實現快充,實現超長續航。”
2024年,蜂巢能源計劃將製造降本降低40%,採購成本加技術成本降低20%。
花旗銀行也在分析報告中寫道,寧德時代近期面臨著來自二線電池廠商的壓力,後者通常以較低的電池售價面向市場,促使寧德時代透過降價確保其市場份額。
加上越來越多的車企成立了自己的電池工廠,甚至在技術上做出了新突破。像吉利旗下極氪品牌就研發推出了“金磚電池”,蔚來則自研了150度電池包,長安推出了金鐘罩,長城汽車有蜂巢能源等。
換句話說,以往車企們對於寧德時代的電池供應依賴,正在逐漸減輕。
但影響更加深遠的一個趨勢是,一旦車企具備了一定的體量優勢,就開始尋求投資自建電芯工廠。畢竟,在長週期的汽車戰爭中,車企自建電池廠一方面是是出於成本控制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是保證供應鏈的安全以及構建產品的差異性。
對此,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電池頭部企業技術發展相對停滯,行業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在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後續競爭中,整車對產業鏈的控制率將大幅增長,過去以"電池為王、資源為王"的狀態,將發生徹底改變。
寧王的新課題
改變的還有動力電池行業,僅短短一年間,其已經從“少電、缺電、貴電”,到如今的產能過剩、利潤縮減。
從供給端來看,疫情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迅猛增長,再加上受上游鋰電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暴漲等因素影響,動力電池企業加快擴建產能的步伐。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孚能科技、比亞迪、國軒高科、瑞浦蘭鈞、比克電池、贛鋒鋰業等諸多動力電池廠商紛紛擴產。
一邊是供給端的火熱,另一邊則是需求端的降溫。新能源汽車行業去年出現增速放緩跡象,所以經歷產能擴張“大幹快上”後的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如今已供大於求,產能過剩問題浮現。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總體產能出現過剩,但優質產能仍供不應求。低端產能過剩,高階產能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在鋰電行業尤為突出。
對此,企業延緩產能投放進度、採取低庫存採購政策,也是自救的一種手段。
寧德時代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存貨僅為489.1億元,較2022年年底減少了277.6億元庫存。“行業老三”的中創新航小幅清庫,庫存從2022年年底的118.2億元減少至100億元,降低了18.2%。
曾毓群在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動力電池行業已邁入了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新階段。他認為,動力電池產業的前半程,已經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動力電池產業的後半程,是引領市場需求,從有到好,與產業一起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
這也印證了寧德時代的觀點:優質產能一直是稀缺的,不同鋰電企業的產能有明顯不同,差異主要源自企業的技術創新、製造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
事實上,關於優質產能大廠間的拼殺更為激烈。
寧德時代在2022年推出1000公里超長續航的麒麟電池後,在2023年8月又推出了神行超充電池,是全球首個在磷酸鐵鋰做到4C超充的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續航700公里以上。而在2024年,搭載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的車型即將量產交付。
作為應對之策,比亞迪第二代刀片電池會在2024年釋出。其能量密度有望達到180Wh/kg,續航同樣超過700公里,甚至達1000公里。
不僅如此,寧德時代還找好了後路。
“國內外新能源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增長,“雙碳”目標下向清潔能源轉型趨勢明確。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透過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寧德時代在2023年評估業績增長原因中談到,公司新技術、新產品陸續落地,海外市場拓展加速,客戶合作關係進一步深化,產銷量較快增長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畢竟市佔率受到挑戰之後,寧德時代也開始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與許多汽車品牌一樣,業務向海外積極擴張也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
根據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去年2月對外宣佈的合作方案,福特汽車將在美國密歇根州投資35億美元,建設一座電池工廠,並擁有其所有權。寧德時代則提供籌建和運營服務,同時就電池專利技術進行授權。
去年上半年,隨著特斯拉轉戰墨西哥,有訊息稱寧德時代也在籌劃在墨西哥建廠。並且早在2014年,寧德時代就在德國、法國等地註冊公司。根據財報披露的在建工程情況,寧德時代目前還有9個專案正在建設,其中一項為歐洲圖林根新能源電池生產專案。
2023年11月21日,寧德時代還和Stellantis集團宣佈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約定:寧德時代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LFP)的電芯和模組,助力Stellantis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為進一步支援Stellantis集團宏偉的電動化戰略和目標,雙方正探討以對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的可能性。
另據去年上半年財報表示,寧德時代在海外的電池業務收入為656.84億元,已經佔到總營收的34.70%,同比增長了195.15%,毛利率也相比國內電池業務略高,為20.97%,這樣看來,寧王全年海外營收也將更為可觀。
不過,動力電池出海並非一條。
目前,歐盟、美國相繼出臺准入政策,對其他國家的動力電池採取限制措施。根據《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製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資訊;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針對中國鋰電池加收關稅,併為符合電池本土化要求的企業提供補貼。
因此,寧德時代的海外佈局及建廠計劃還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因素,這也將持續考驗其戰略應變能力。
就在去年12月21日,寧德時代在社交媒體釋出了一則影片,大概目的是告訴廣大消費者使用者:包括理想、阿維塔、問界、特斯拉、極氪、寶馬、蔚來等汽車品牌的車型,都在採用來自寧德時代的電池。
這個影片固然有秀肌肉的成分,但如果結合當前行業的現狀,更能察覺寧德時代這樣的世界級動力電池巨頭,也有不為人知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