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4日訊(記者 魏金金)2月3日,中國環境記協、北京化工大學在京聯合釋出《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資訊披露評價報告(2022年度)》(以下簡稱《報告》)。這也是連續第11年對外發布此係列《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資訊披露水平穩步提升,披露指數約為40.57分,相比前一年上漲幅度為1.7%,整體處於二星級水平的發展階段,仍有2/3的上市公司未披露環境責任資訊。
《報告》顯示,5078家滬深股市上市公司中,在2022年度釋出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報告書以及企業公民報告等有效樣本的企業,總數量為1675家;佔所有上市公司數量的32.99%,其中滬市956家,深市719家。
《報告》指出,“雙碳”成為中國企業環境責任資訊披露的又一重要突破點。釋出有關報告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多,且披露水平穩步提升,體現出企業對國家政策認識不斷深化,環境資訊披露意識不斷提高。
《報告》按所有制將上市公司劃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公眾企業、外資企業、集體企業及其他企業共六類,披露水平差距明顯。其中,集體企業披露指數得分最高(47.03分),其次為公眾企業(42.28分),第三為國有企業(42.02分),此三類企業均高於平均分。
《報告》指出,本年度1584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資訊,在釋出有效樣本的1675家企業中,佔比94.57%,相較2021年度披露佔比(83.25%)提升11.32%。按產業分析,第一二產業1177家企業碳資訊披露的平均得分率為33.63%,第三產業498家企業平均得分率為32.26%,第一二產業碳資訊披露質量優於第三產業。此外,滬深兩市碳資訊披露總體水平同比顯著提升。2022年度滬市企業碳資訊披露平均得分率為32.53%,深市企業平均得分率為32.60%,同比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一級指標得分率對比
據悉,本年度《報告》中,五星級企業為2家,四星半級企業為16家。排名前20名的企業首次出現8家第三產業企業,且1家為五星級水平,第三產業環境責任資訊披露日益完善。所有上市公司中,五星級企業均分佈在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四星半級及以上的企業數量為13家,珠三角佔5家,該地區企業的環境資訊披露表現相對較優。然而,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地區多數企業的星級分佈主要集中在一星級與二星級,均有提升空間。
《報告》總結了十年來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資訊披露的變化情況、產業行業間的差異性,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企業的披露狀況,並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一是政府層面應透過健全環境資訊披露制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體系建設,為企業開展全球範圍內的專案合作,提供更為客觀的環境資訊披露標準和方法;二是要健全獎懲制度,透過給予財政、稅收等各方面政策優惠或實施限制企業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促進企業履行環境責任;三是加強第三方機構參與監督和評價;四是持續提高企業環境資訊披露質量;五是上市公司要加強外部交流合作,提升環境責任品牌形象;六是推進科技創新,增強資訊披露精準性,推動產業向數字化轉型;七是企業應將環境責任整合納入戰略規劃,更好支撐可持續發展;八是鼓勵領先企業加強示範作用,引導其他企業踐行環境責任。
(責任編輯: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