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正式開售後,再度吸引市場目光,哪些企業能夠躋身其供應鏈成為焦點,更有聲音寄望其登陸中國後,能掀起一波新的消費熱潮,給低迷的消費電子賽道注入強心針,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Vision Pro雖然風頭正勁,但無論對於供應鏈企業還是消費市場的刺激或許有限,畢竟MR產品不像手機,在十幾億的使用者群體中“分蛋糕”。
能否撬動“果鏈”
2月4日,隨著 Vision Pro第一波線下銷售開啟,多方測評影片紛紛上架,從測評結果看,Vison Pro給使用者的觀感與此前市場評論一致,一方面是眼球追蹤、懸浮視窗等技術經驗驚豔使用者,在VR、MR領域可謂開風氣之先,但另一方面,產品過重的問題也難以忽視。
與此同時,Vision Pro產業鏈上游企業也成為市場焦點,在iPhone 15影響力不盡如人意的背景下,Vision Pro無疑成了“果鏈”概念的新支柱。雖然蘋果官方並未給出供應商名單,不過多家券商機構研報透露,在大陸地區供應商中,負責組裝代工的有立訊精密,模組供應商有高偉電子、鋰電池暨電源管理系統供應商包括德賽電池、揚聲器模組供應商則為歌爾股份。研報稱,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供應鏈提供了Vision Pro的64%零件,但除立訊精密外,皆為提供10美元及以下的零件等。
至於附加值更高的零部件,蘋果還是更依賴三星、索尼等傳統夥伴,在Vision Pro上除了採用蘋果自研的M2晶片以外,三星、SK海力士、鎧俠等晶片大廠也提供了ROM、RAM儲存晶片,而機身上的1.3英寸矽基Micro OLED螢幕則由索尼、LG提供。
雖然國內企業在Vision Pro中“出力不少”,但自去年6月Vision Pro首次正式亮相後,這些企業的股價並沒有預想中的節節攀升,例如兆威機電在去年5月初便達到了約102元/股的高位,如今則回撥至約52.5元/股,立訊精密的股價自2022年的約51元/股高位滑落後,一直低位震盪,如今約25.6元/股。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一狀況並不奇怪,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Vision Pro在國內選定的供應商,大多數都是蘋果傳統合作夥伴,為iPhone等產品代工多年,對於這些企業而言“果鏈”已不是一個新概念,自然也難以刺激股價,更重要的是,螢幕、晶片等高附加值產品仍主要由國外企業供應,對於國內供應商而言,Vision Pro難以稱得上一劑強心針。
刺激或將有限
“果鏈”企業之外, Vision Pro自身命運如何更值得關注,雖然其一開售便遭瘋搶,各路炒家層出不窮,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其發售量較少有關。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Vision Pro註定是一款小眾產品,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擁有12億以上的龐大活躍使用者群,只要有約0.007%的使用者願意嚐鮮,就可以令其開放預購後迅速售罄,然而開放預購48小時後,Vison Pro出貨時間仍維持不變,或許說明在核心粉絲與重度使用者積極下單後,需求迅速滑落,沒有更多的“果粉”跟進。
不過也有樂觀的聲音稱,Vision Pro的前景依舊可期,畢竟現在尚未全球發售,待其登陸世界其他市場,尤其是中國後,銷售額、量才會充分釋放。蘋果CEO庫克也曾被問及Vision Pro何時在中國上架,當時其表示“還未確定具體時間”。而郭明錤則預測稱,Vision Pro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之後才在中國開售,正式時間有可能在今年底。
雖然國內有不少使用者翹首以盼,但從整個虛擬實境產業環境看,今年對蘋果來說或許不是良好的進軍時機。洛圖科技資料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國內XR裝置的全渠道銷量為12.6萬臺,同比下降36.7%,市場規模的下跌主要來自於VR產品市場。VR線上銷量為2.9萬臺,同比大降49.8%;銷額為1億元,同比下降48.1%。
丁少將認為,Vison Pro登陸國內後預計將會掀起一陣熱潮,但能延續多久並不好說,其中關鍵在於,iPhone雖然吸引力不如以往,畢竟是必備品,蘋果是在十幾億的使用者的基礎上分蛋糕,Vision Pro的使用者基礎,很大程度上僅依賴VR使用者和蘋果粉絲,對於Vision Pro給國內消費電子市場帶來的刺激,不能估計得過分樂觀。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