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集團與百濟神州達成相關藥品的獨家授權協議
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
石藥集團12月13日早間公告,已與百濟神州就集團的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2A(MAT2A)抑制劑(SYH2039),以及後續開發的由該化合物組成或含有該化合物的任何藥品在全球的開發、製造及商業化訂立獨家授權協議。
根據協議,石藥集團將收取總計1.5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有權收取最高1.3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該產品的年度銷售淨額計算的分層銷售提成。
除去分層銷售提成,上述合作總金額最高達18.35億美元,按最新匯率計算,約合133億元人民幣。
SYH2039是石藥集團透過AI驅動的小分子藥物設計平臺獲得的臨床候選藥物,有潛力成為一款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抗腫瘤藥物。該平臺透過AI技術分析靶標蛋白與化合物分子的結合模式,對分子成藥性進行針對性最佳化設計,最終篩選得到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小分子MAT2A抑制劑。
目前,SYH2039已經在中國開展I期臨床研究,初步資料展現出了良好的安全性、PK行為和PK-PD標記物相關性。
2024年前三季度,石藥集團收入同比下跌4.9%至226.8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下跌15.9%至37.78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三季度收入與股東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7.8%與51.5%。
中泰國際認為,2024年石藥集團的成藥業務收入將同比下降7%,2025年-2026年為緩步回升。其理由包括:
首先,雖然公司表示2024年獲批的腫瘤新藥伊立替康、兩性黴素B脂質體、奧瑪珠單抗上市以來銷售表現較好,但通常新藥從上市到上量略需時間,而且津優力與多美素集採為2024年3月起在各地陸續執行,因此集採降價對四季度與2025年收入仍將產生影響。
其次,恩必普與玄寧上市已近20年,在醫保控費趨緊及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短期內銷售收入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高。
此外,根據第三季度情況,預計由於維生素C需求下滑及咖啡因價格下降等原因,2024年全年原料產品與功能食品及其它板塊的收入將略遜預期,短期內難以大幅回升。
截至記者發稿,石藥集團股價為4.79港元,跌幅為4.39%,最新市值為557億港元;百濟神州港股股價為108.4港元,微跌0.28%,最新市值為1578億港元。
製作:小茉
編輯:江右
釋出: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