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IPO撤回量創新高。
2月6日,北交所官網披露關於終止對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交所上市稽核的決定。近一週,北交所還披露了鴻輝光通、商客通、聚合科技、華曦達等多家公司終止上市稽核的決定。
截至2月6日,北交所自開年以來IPO終止稽核專案數量達到16家,1月終止稽核量創單月新高。其中,部分撤回專案因業績下滑、經營穩定性等曾遭到監管問詢。
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撤否數量較多主要是前期累積的專案在當前時點的集中消化。另外,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以投資者為本的監管背景下,需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嚴防企業“帶病闖關”,以確保上市公司質量。
撤否專案數量創新高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深改19條”政策陸續落地,疊加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北交所迎來突破性發展,其中轉板制度、直接IPO政策受到市場及擬上市公司較多關注。
券商及擬上市公司佈局北交所的動作也明顯增多,北交所IPO受理專案也隨之增長。Wind資料顯示,自2023年9月至今,A股市場新增IPO受理專案共97家,其中,北交所新增IPO受理專案超過70家。
與此同時,IPO終止家數也在增加。按北交所官網披露日期計算,自2023年9月至今,北交所IPO終止稽核專案共35家,其中,自今年開年以來,IPO終止稽核專案就多達16家,1月終止稽核11家,創單月資料新高。
從保薦機構分佈來看,中信建投證券IPO撤回3家、開源證券撤回2家,其餘包括中原證券、首創證券、世紀證券、一創證券、中金公司、國金證券、華源證券、民生證券、中泰證券、中德證券在內的10家券商各撤回1家,華興證券有1家終止稽核。
具體來看,上述終止稽核的IPO專案中,有15家均屬於主動撤回,僅藍色星際1家為此前中止稽核專案。
公告顯示,北交所於2022年10月10日受理了藍色星際提交的公開發行相關申請檔案,並按照規定進行了稽核。2023年10月23日起藍色星際中止稽核,截至2024年1月23 日已滿三個月,藍色星際未能在三個月內消除中止稽核情形或補充提交有效檔案。根據相關規定,北交所決定終止其IPO稽核。
業績問題頻受關注
在終止稽核的IPO專案中,企業業績增長和營業能力也頻繁受到監管關注,多家IPO終止企業曾因“業績下滑”遭監管部門問詢。
具體來看,比如2月2日終止稽核的鴻輝光通,因2023年業績大幅下滑,在第二輪問詢中被要求說明2023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樣,1月31日終止稽核的聚合科技、1月3日終止稽核的新玻電力,在此前問詢中均被要求詳細說明業績下滑的風險。還有,森羅股份、盛源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上市審批期間,因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業績貢獻的真實性以及業績大幅下滑的合理性等問題遭到監管問詢。
此外,公司經營的合規性及穩定性、技術研發的創新性、銷售業務的真實性等也同樣受到監管關注。
今年以來,監管多次提出要嚴格把控IPO企業的質量。此前,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試點註冊制5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中,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堅決把“帶病闖關”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市場大門之外。同時,發行監管更加嚴格,對IPO企業的質量要求更高。試點註冊制以來,證監會和交易所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出發,持續向市場傳導從嚴監管理念,申報企業和中介機構都切身感受到責任和壓力。
此外,證監會在1月25日至26日召開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壓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堅持“申報即擔責”,對“帶病闖關”的企業,嚴肅核查、嚴厲懲治。
2月6日,北交所釋出訊息稱,近期制定了《推動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行動方案》。其中包括最佳化上市稽核和持續監管,持續提升上市稽核質效,引導保薦機構把好上市公司質量關,防止“帶病闖關”;支援上市公司透過再融資、併購重組等工具增強資金實力、注入優質資產,做大做優做強。嚴格落實退市制度,堅持“應退盡退”,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在嚴監管趨勢下,監管和中介機構都將更加註重IPO企業質量的把控,嚴防問題企業上市,增加上市企業的可投性,這能更好維護投資者權益,也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上述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