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討論了中國的廣義貨幣M2過去70多年的發行情況,並將其與海外5大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印度、英國)做了個簡單對比;另一篇,則是透過分析過去20年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來討論中國到底印了多少錢的問題。
今天,我們將把視角放到國際對比上,從廣義貨幣和基礎貨幣兩個方面,來對比中國和世界其他3個主要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的差異——其他的國家,不管是廣義貨幣還是基礎貨幣,其發行規模,都遠遠不能與這四大央行相提並論。
基礎貨幣(本文以“央行資產負債表”代替)是真正的由央行“印”出來的錢,而廣義貨幣,則是基礎貨幣經過在社會上流通擴張而形成的、全社會名義存款的總和。
先來看一下,自2002年以來四大經濟體各自以本幣計價的廣義貨幣供應量變化。
說明:根據各國央行資料彙總,中國和美國的廣義貨幣以M2統計為準,而歐元區和日本的廣義貨幣則以M3統計為準。
自2002年12月到現在,四大經濟體廣義貨幣變遷情況如下:
美國,5.8萬億美元→20.8萬億美元,3.6倍;
歐元區,5.8萬億歐元→16萬億歐元,2.8倍;
日本,1000萬億日元→1600萬億日元,1.6倍;
中國,18.3萬億元人民幣→292.3萬億元人民幣,15.9倍。
毫無疑問,過去20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增長了近16倍,遠遠高於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幾乎是日本廣義貨幣增長的10倍之多,以至於,當前人民幣廣義貨幣M2,若折算成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歐元區的廣義貨幣總和。
但是,如果檢視一下過去20年美、中、歐、日經濟規模的變化,就會發現,這個廣義貨幣增長的差距,是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從2002年到2023年,各國以美元計價的GDP變動見下表。
美國,11.1萬億美元→27.6萬億美元,2.5倍;
歐元區,7.2萬億美元→15.5萬億美元,2.2倍;
日本,4.2萬億美元→4.0萬億美元,縮水為原來的90%;
中國,1.5萬億美元→17.4萬億美元,11.8倍。
說明:2023年的GDP,透過各自以本幣計價的三季度年化GDP根據當前匯率折算為美元而來,資料來源為世界銀行。
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相比2002年擴張了10倍以上,而美國和歐元區都僅僅擴張至原來的2.2-2.5倍,以美元計價的日本經濟規模甚至出現了收縮。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張,當然需要更多的貨幣,所以,中國廣義貨幣M2相比美國、歐洲和日本,擴張速度快了那麼多,是可以接受的。
進一步的,如果不說廣義貨幣,以狹義的“央行印鈔”來看,過去的20年間,到底哪個國家的印鈔機更強勁、放水更多,這就必須要檢視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了。
自2002年12月到現在,全球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變遷如下:
美聯儲,0.76萬億美元→7.78萬億美元,10.3倍;
歐元區,0.8萬億歐元→6.94萬億歐元,8.7倍;
日本央行,125萬億日元→750萬億日元,6倍;
中國,5.1萬億元人民幣→44.1萬億元人民幣,8.6倍。
很顯然,真正的“央行印鈔”的倍數,四大經濟體其實差不多,美聯儲印得最快,歐央行和中國央行接近,日本印鈔倍數最低。
和剛才一樣,如果進一步考慮過去20年各自以美元計價的經濟規模增長,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央行在真正的印鈔方面,其實是最為剋制的一個經濟體——相比較之下,經濟規模基本沒有增長的日本,央行資產規模居然也擴張了6倍之多。
這就有趣了吧?計入經濟增長的話:
在廣義貨幣擴張速度上最快的中國,真正的央行印鈔,反而是擴張最慢的;
在廣義貨幣擴張速度上最慢的日本,真正的央行印鈔,反而是擴張最快的!
這也意味著,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過去20年間,四大經濟體中,中國央行“印錢”的效率是最高的,而日本央行印錢的效率是最低的,美國“印錢”的效率位居第二,而歐元區則位居第三。
然而,很可惜的是,這種邊際上的效率改變,在2021年發生了翻轉。
以GDP/央行資產負債表,來表徵1元的央行基礎貨幣能帶來多少元的經濟增長的話,中國的貨幣效率一開始明顯低於其他三大經濟體,但自2008年以來在邊際上不斷改善,而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央行,雖然以前印鈔效率較高,但自2008年以來,在邊際上一直在變差。
然而,這種中國越變越好、西方越變越差的趨勢,在2021年發生了翻轉,中國央行印錢的邊際效率開始停滯,與此相對,美國、日本及歐元區的央行印錢的邊際效率,在2021年到達谷底之後,重新開始恢復增長。
說明:2023年的GDP,透過各自以本幣計價的三季度年化GDP而來,本表格資料來源為各大央行網站及世界銀行,經本人計算整理。
最後,回到文章的題目上,有人可能想要知道,經過當前匯率折算後以美元計價來看,到底哪個經濟體過去20年印鈔最多?
以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來看,2004年到2013年,中國曾經有10年時間位居全球印鈔規模第一,但是,經過美聯儲的QE3和2020-2021年的無限QE,美國再度變成世界上印鈔最多的國家,歐元區略低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分居第三、第四。
說明:根據美聯儲、歐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日本央行的資料彙總,然後用當前的匯率進行折算。
按照當前的匯率折算為美元,相比2002年底,過去20年各大央行的總印鈔規模是:
美國:7萬億;
歐元區:6.7萬億;
中國:5.4萬億;
日本:4.3萬億。
不管這些央行們印得多還是少,最後,送給大家一張最有意義的圖表——
過去120年,世界上最重要的幾種信用貨幣,以黃金評估的價值變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