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2023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取得這一成績殊為不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二季度開始,GDP(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出現了連續三個季度跌入負值的情況,這反映了經濟中存在的通縮壓力,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盈利和政府稅收等名義經濟指標的修復,導致宏觀和微觀體感之間的溫差。
通縮的壓力來自於多個方面,作用因素包括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下行和國內豬肉價格大幅下跌等。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後,核心通脹水平儘管仍然為正,但其中樞水平由疫情前的2%左右下跌到了0.6%。核心通脹率的低水平,反映了經濟在疫情之後所呈現出的非對稱復甦特徵,即生產端的復甦比需求端的復甦要來得更早、更快。
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國內豬肉價格有望企穩回升,幫助經濟走出通縮壓力。但是,內需不足所導致核心通脹低位執行的現象大機率會持續,要如何有效應對這一問題?
首先,是要加大財政對內需的支援力度。透過利用中央財政的空間,一方面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尤其應儘快化解近來出現的企業賬款拖欠狀況;另一方面,財政支出也應注重對消費和服務業提供支援,比如參考香港發放有時限的等同於現金的消費券;另外,也建議加大對重點人群的社會保障安排,以及對於公共服務的投資。
其次,當下恢復內需的另一個關鍵,在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尤其是穩定房價的預期。
最後,在低通縮的環境下,可以適時推動水電煤氣等資源產品的進一步市場化價格機制改革,並以政府提供的短期補貼作為輔助。透過推動資源產品價格市場化,進而傳導至其它經濟部門,幫助通脹水平儘早回到合理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