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訊息●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一邊是“產能過剩”的市場呼聲,一邊是大規模擴產,通威股份(600438.SH)有著什麼樣的逆勢擴產邏輯?
2023年末,通威股份宣佈,擬投資280億元建設鄂爾多斯市綠色基材一體化專案。
此前的2023年,通威股份曾三次宣佈投資建設,合計擬投資365億元。
通威股份的主業分為兩大板塊,即農牧飼料和光伏。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水產飼料企業,也是全球光伏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高純晶矽產量、光伏電池出貨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
2023年下半年,市場的呼聲是,光伏產能過剩。那麼,通威股份為何敢逆勢擴產?
在2023年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曾表示,未來光伏行業的潛力、增長空間還很巨大,產業過剩會在短時間內重新取得平衡。
通威股份稱,在高純晶矽環節,公司產品生產成本已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投資擴產,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鞏固公司在高純晶矽業務領域的世界級龍頭企業地位。
645億投建是無序擴張嗎
逆勢之下,通威股份繼續大規模擴產。
2023年12月26日,通威股份釋出公告,公司擬與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綠色基材一體化專案投資協議書》,就公司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準格爾經濟開發區投資 280 億元,建設綠色基材一體化專案達成合作。
專案包括年產 50 萬噸綠色基材(工業矽)、40 萬噸高純晶矽專案及配套設施。專案分兩期建設,每期建設工期預計 15—18 個月,其中一期建設 20 萬噸綠色基材(工業矽)、20 萬噸高純晶矽專案(預計一期專案投資額合計約 130—140 億元),二期建設 30 萬噸綠色基材(工業矽)、20 萬噸高純晶矽專案。其中一期專案力爭2025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
高達280億元的投資,通威股份堪稱是大手筆。
其實,2023年以來,通威股份類似的大手筆不少。2023年2月8日,通威股份公告,擬新增投資60億元在四川樂山建設年產12 萬噸高純晶矽專案及相關配套設施。6月7日,公司公告,擬投資105億元在四川成都雙流區建設25GW太陽能電池暨20GW光伏元件專案。8月22日,公司又宣佈,投資200億元分別在四川樂山峨眉山及五通橋區建設16GW拉棒、切片、電池片專案。
從上述公告來看,2023年,通威股份合計投資建設達645億元,且基本上都在三年左右建成。
2023年11月15日,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當前中國光伏行業確實存在一定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風險,但總體屬於行業發展正常範圍。
資料顯示,2023年前10個月我國光伏製造端矽料、矽片、電池、元件的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根據機構的報價,2023年年底多晶矽的價格較2023年年初下跌了約65%,矽片價格的降幅約45%,電池片下跌55%左右,元件降幅在44%附近。
那麼,在此情況下,通威股份屬於無序擴張嗎?
光伏是典型的週期行業,過去20年,中國光伏行業富豪不乏隕落者。但是,行業週期波動,既有風險也有機遇。
2006年,通威股份進入多晶矽行業時,正值矽料高景氣週期,高毛利吸引了大批擴產者,但通威股份按捺住了衝動,1000噸的產能指標,好幾年才建設完成。
2013年,歐債危機、歐美“雙反”接踵而至,國內光伏市場哀鴻遍野。此時,通威股份逆勢前行,收購合肥賽維100%的股份,掌握了中游電池片、元件製造技術能力。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多晶矽料產能過剩、價格下行,創近10年最低點。行業內企業人人自危時,通威股份又反其道行之,在樂山、包頭擴產。
底部週期擴張,通威股份在2021年開始的光伏新一輪熱潮中成為率先產能釋放的公司,坐穩了全球矽料龍頭地位。
如今,通威股份的高晶矽產量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產能過剩並非傳聞中嚴重
通威股份逆勢大擴產,除了複製此前的反週期擴張策略外,公司還認為,產能過剩沒有傳聞般嚴重。
誠如傳聞,歷經近兩年的行業大規模擴產,光伏行業確實存在產能過剩現象。
光伏行業人士稱,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其實是結構性過剩,並非全面過剩。傳聞的過剩,與媒體報道有關,而媒體報道,往往是提前預警,提醒行業謹慎擴產,以防範週期風險。此外,媒體報道的過剩,是根據光伏企業披露的投資擴產計劃來計算,事實上,真正的實際產能並沒有這麼多。如N型TOPCon等新興電池技術是有門檻的。不是簡單依賴裝置採購,對工藝要求極高,需要持續動態最佳化,不同企業爬坡速度和良品率差別很大,階段性有效產出會遠低於外界認知。
在該人士看來,現階段的產能過剩,主要是擴產太快引發的,是屬於階段性的。從全球範圍來看,光伏行業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在2023年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上,劉漢元曾表示,未來光伏行業的潛力、增長空間還很巨大,產業過剩會在短時間內重新取得平衡。
包括晶科能源等光伏巨頭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是低端產能過剩,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
從光伏製造業看,技術的迭代主要透過矽基材料的科技創新驅動。從PERC取代BSF,TOPCon、HJT取代PERC,P型到N型的取代,也就兩年時間。因此,擁有更低度電成本優勢的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
此前,工信部曾明確指出,光伏存在產業短期內過熱過快擴張、中低端產能過剩風險。隨著“製造端”進入壁壘和“市場端”競爭壁壘的不斷提高,光伏行業優勝劣汰、產業整合或將成為行業的主基調。
通威股份敢於大手筆擴產,與自身的能力有關。在擬建設綠色基材一體化專案的公告中,通威股份披露了箇中緣由。公司稱,上述專案建設,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高純晶矽業務領域的世界級龍頭地位。公司在高純晶矽環節已經建立了深厚的競爭優勢,市場佔有率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產品生產成本已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併成為主要的 N 型矽料市場供應商。內蒙古擁有電價、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等綜合優勢,可以在未來進一步助公司提升成本優勢。原本就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透過擴產,規模化提升,更有利於降本。
持續擴張先進、低成本產能,加速先進技術的迭代升級和落後技術產能的出清,這就是通威股份逆勢擴張的主要邏輯。
當然,行業週期性波動,通威股份也不得不警惕,需要保持足夠的現金流 。
今年2月6日,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透過,准許公司根據公司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有效期內擇機一次或分期發行規模不超過 100 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DFI),2023年8月16日,公司收到註冊通知書。2月5日,公司發行了規模為5億元的第一期綠色超短期融資 ,利率僅為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