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董小姐“烏龍出局”背後
“過個春節,董明珠就被踢出局了?”有網友疑問道。
2月19日,“格力集團迎來新董事長”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第一,並引發激烈討論,因為在不少網友眼中,算是“半個網紅”的董明珠,一直是格力的“掌舵人”,如今傳出更換董事長的訊息,難免會產生“董小姐”出局的聯想。
但事實並非如此。此次換帥的其實是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其是珠海當地國企,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有90%股份,餘下10%由廣東省財政廳所持。
而董明珠所任職的企業,是A股上市公司格力電器,且從股權關係上來看,雖然截至2023年10月,格力集團仍持有格力電器3.44%的股份,但不存在絕對控制權,因此格力集團的人事變動,不僅沒有網友所猜的“董小姐”被踢出局的窘境,甚至都不會對其產生什麼影響。
不過,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也的確存在一定的歷史淵源。
自上世紀90年代,格力電器登陸A股前,格力集團就已是其控股股東,且長期持有50%以上的股份,直到2006年,隨著格力電器的增發與股改償還對價等因素,才使格力集團失去絕對控制的地位。
其實,即便在一系列變動後,2012年,格力集團依舊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也正是這一年,董明珠才正式從創始人朱江洪手中接過權力的大棒,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一職。不過,由於話語權與戰略佈局等問題,董明珠與格力集團,也一度鬧得不可開交。
而真正改變這一系列麻煩,並讓格力電器徹底擺脫格力集團控制的決定性事件,是2019年的一次混改。
當時,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46.17元/股,合計高達416億元的價格,從格力集團手中拿下格力電器15%的股權(超9億股),成為新晉第一大股東,而格力電器也自此成為無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的企業。
與此同時,格力集團官網披露的“核心企業成員”圖譜中,也沒有了格力電器的身影。
02、三大勢力,都是贏家?
格力電器歷時超過半年的混改,對於“原東家”格力集團、“掌舵者”董明珠以及“金主”高瓴,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其中,董明珠透過一系列新的股權架構設計,實現對格力電器從管理層到董事會,再到股東大會的全方位強力控制,掌握更具分量的話語權,因此也被外界認為是“董小姐”從打工人,向掌權者轉變的標誌,成為混改的大贏家。如今,“烏龍鬧劇”的背後,格力電器其實依舊是董明珠說了算。
此外,在收穫高瓴超400億元的“收購費”後,格力集團也能有更充足的資金,在業務上進行進一步多元化擴張。
2020年,格力集團便與華潤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規模為30億元的產業基金平臺,聚焦投資大健康、大消費、新材料、微電子、網際網路安全及5G等領域方向,隨後又大手一揮,宣佈出資35億元,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合力打造智慧製造產業叢集。
格力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末,集團已坐擁產業投資、建設投資、城市更新、建築安裝、服務運營等五大板塊,資產超過1132億元,且已打造認繳總規模超1065億元、總數達75只的產業基金叢集,累計投資、引進產業專案及珠海本地專案194個,總投資額高達198.3億元。
相比而言,身為“金主”的高瓴,就顯得贏面稍小了。
雖然截至2月19日收盤,格力電器再度微漲2.32%,報36.98元/股,總市值2082億元,並且距離去年年末低點的30.78元/股出現超過20%的回暖。但按照珠海明駿持股16%計算,其當前持股價值為333億元,與最初投資時的416億元相比,依舊存在83億元的價值虧損。
▲(高瓴入局前後,格力電器股價走勢圖。來源/同花順)
不過,由於格力電器向來以“高分紅”著稱,再加上當時條款中儘量不低於50%的分紅限制,高瓴也獲得了不菲的分紅回報。「市界」根據年報統計,僅2019年~2022年,格力電器就進行了7次分紅,照此計算,高瓴同樣可以分到接近90億元的紅利(稅後),因此也已能夠保本。
不僅如此,根據格力電器春節前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營收2050億~2100億元,再度比上年同期的1901.51億元,出現8%以上的增長,且預計2023年的淨利潤為270億~293億元,同樣較上年同期增長10.2%~19.6%。而在2023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的歸母淨利潤就已達201億元。
因此,如果按照50%的分紅比例計算,格力電器去年的分紅將再度突破百億大關,而高瓴也能憑藉每年數十億元的分紅,獲得較為穩定的真金白銀入賬。
作者 | 馮晨晨
編輯 | 陳 芳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