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 不妨先叫停先正達IPO
龍年春節期間,IPO公司的排隊情況受到市場的關注。網傳稱有超過300家公司甚至多達450家公司撤回IPO申請。不過,這些網傳終究沒有依據,不足為信。反倒是滬、深、北三大交易所釋出的IPO公司排隊情況,讓市場感受到IPO的巨大壓力。
根據三大交易所釋出的資訊,截止今年1月31日,滬、深、北交易所的IPO排隊企業數量總共為635家。其中,創業板IPO排隊企業數量最多,達227家,約佔總排隊數量的36%。其次為滬市主機板,有126家企業待上市,約佔20%。北交所、科創板、深市主機板依次有97家、96家、89家排隊。
按稽核進度彙總,擬IPO企業中超六成企業目前處於問詢階段。具體來看,稽核狀態為已受理的企業共15家、已問詢428家、上市委會議透過132家、暫緩審議2家、提交註冊58家。
上述635家企業如果全部註冊成功的話,按照目前的IPO程序,即便交易所不再接受新的IPO申請,也足以支援兩年的IPO高速發行。再考慮到市場行情的低迷,以及維護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等因素,這635家公司兩年也未必能發行完畢。因此,這635家排隊公司無疑給了目前的A股市場以較大的壓力。
實際上,這IPO的壓力不僅來自於排隊公司的數量,更來自於部分IPO公司的擬募資金額。以滬市主機板擬IPO企業為例,目前上交所主機板排隊企業共有126家,擬募集金額超2800億元。其中,先正達預計募資650億元,位居第一,該公司當前IPO狀態為“上市委會議透過”。位居第二位的是華電新能,擬募資300億元;此外,櫻桃谷等15家公司的擬募資規模低於5億元。這意味著先正達一家公司的募資比100家櫻桃谷還要多。因此,像先正達這種“巨無霸”IPO,無疑成了懸在A股市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投資者不得不對其保持一份戒心,同時也為之膽顫心驚。投資者擔心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會落到投資者的頭上。
所以在高層倡導“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在管理層明確表示要保持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的政策背景下,叫停先正達IPO很有必要。畢竟先正達這種“巨無霸”的IPO,給了市場巨大的壓力。該公司不僅募資金額巨大,是A股史上第四大IPO,其募資規模僅次於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的685.29億元、2007年中國石油的668億元和同年9月中國神華的665.82億元。而且該公司於2023年6月16日就已經在上交所成功過會。再一旦透過註冊,就可以隨時啟動IPO。
也許有人會說,先正達IPO不叫停,而是任其在IPO排隊的隊伍中擱置,實際上並沒有增加IPO市場的壓力。比如,2023年A股市場在對待先正達IPO的問題上就是如此。雖然先正達6月16日就過會了,但後續程序一直沒有進展,並沒有給市場帶來實質性的壓力。
但這種做法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心裡壓力的。畢竟這種“擱置”並不是開誠佈公的,是沒有直言的。因為一旦直言“擱置”,其實也就意味著暫停了。而沒有暫停的“擱置”,沒有公開宣稱的“擱置”,是隨時有可能不再擱置了的。所以這種悄無聲息的“擱置”對於市場與投資者來說,其壓力還是存在的,雖然沒有形成實質性的壓力,但心理壓力一點都不小,這也是不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的。
所以,就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叫停先正達IPO很有必要。不僅如此,在吳清出任第十任證監會主席的背景下,期待IPO市場出現新變化。為保持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可明確規定,A股4000點以下,不發行募資超過百億的IPO公司;A股5000點以下,不發行募資超過500億元的航母股上市,把保持一二級市場的動態平衡落到實處。